刘东汉教授辨治脾胃病柴胡用药规律浅析

2018-05-24 00:40:2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疏肝解郁升阳药组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BC.)或狭 叶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性味微寒,味苦辛,归心包络、肝胆、三焦经[1]。其在《神农本草经》云“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头痛,眩晕,目昏诸疾,及夫人热如血室,经水不调,小儿逗疹余热,五疳羸热”,其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之功,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一味药物。柴胡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 迄今为止已报道含有柴胡皂苷、挥发油、黄酮、甾醇、多糖等多种成分。皂苷是柴胡属植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也是发挥药效的重要部分[2]。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解热镇静,镇咳,抗细菌,抗炎保肝,治疗妇科疾病,促进酶分泌,调节免疫等作用[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刘东汉教授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8月1日门诊治疗脾胃病的初诊处方,共纳入199个,门诊地点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笔者在跟师过程中,记录其有关治疗脾胃病的初次诊疗处方。

1.2 纳入标准 以《中医内科学》[4]诊断标准为规范,诊断为胃痛(吐酸、嘈杂)痞满、呕吐、呃逆、噎膈、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等脾胃病者;与处方有关的脉证、药物组成、药物剂量等资料信息完整齐备。

1.3 排除标准 排除上述病名以外的其它处方;排除与处方有关的脉证、药物组成、药物剂量等资料信息不完整或有缺失。

1.4 中药名称规范化方法 中药名、药类和性味归经均按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和《中药大辞典》,若一药数种归经者,按数种归经统计。

1.5 统计学方法 将筛选复方药名录入计算机,用EXCEL建立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药物频次统计 刘东汉教授治疗脾胃病199个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七味药物分别是半夏、当归、黄芪、甘草、香附、柴胡、茯苓用药频次如图1所示,其中柴胡的频次为88。

2.2 柴胡用量统计 刘东汉教授治疗脾胃病的方剂中柴胡的用量为6 g(5次)、10 g(57次)、20 g(12次)、30 g(11次)。如图2所示,可看出柴胡的常规用量为10 g。

2.3 与柴胡相关的药组统计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中“组方规律分析”基于关联规则发现刘东汉教授治疗脾胃病方剂中与柴胡相关的药组频次见表1(支持度为39即表示方剂中与柴胡相关的药组出现次数>39,置信度为0.8)。

表1 与柴胡相关的药组频次

2.4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柴胡关联度分析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发现柴胡的潜在药对(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关联系数≥0.004。见表2。

表2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柴胡关联度分析

2.5 柴胡的核心药组 在表2基础上进一步聚类发现:柴胡的核心药组,及其在核心组合基础上发现有柴胡的新处方。见表3。

表3 柴胡的核心药组

3 讨论

脾胃为人体重要的脏器,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与人体的气血、津液运化密切相关。脾胃病发病的主要病因有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脾胃素虚等。李东垣在《脾胃病》中云:“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3],而柴胡味辛,具有升阳举陷之功,其可以助脾胃之阳气的生发。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刘东汉教授指出,柴胡用量为6 g,其发挥的主要功效是升阳举陷。另外,脾和肝关系密切,肝得脾的滋养则功能正常,如果肝气过旺,则肝木乘土,影响脾土的生理功能[4],所以,脾胃病的治疗从肝论治非常重要。柴胡具有疏肝解郁之功,可调节肝脏的疏泄之功。在治疗肝气郁结所致脾胃病时,柴胡用量多为10 g,其频次为57次,说明脾胃病治疗过程中,柴胡主要发挥是疏肝解郁的功效。而对于外感之邪导致脾胃病或者疾病日久,柴胡用量多为20 g、30 g,主要发挥其退热之功。临床应用此剂量多见于脾胃病日久出现发热症状者,或者其病情危重,口苦吐酸及癌症患者等。在中医方剂当中,柴胡发挥升阳作用的有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陷汤等;发挥疏肝解郁的有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逆散,定经汤等;发挥退热之功的方剂有大、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葛解肌汤,荆防败毒散等[5]。虽然都用到柴胡,但是所用剂量的不同决定其主要功能的发挥不同。

柴胡最常见的配伍为当归、半夏、香附、甘草、黄芪、白芍等药。目前柴胡配伍有一定的规律,在治疗肝气不疏、肝郁脾虚时,柴胡常见的配伍为当归、白芍、香附等药;治疗中期下陷柴胡多配伍升麻、黄芪等药;治疗久病后又发热者柴胡多配伍甘草、丹参等药[6]。基于熵聚类发现的柴胡的潜在高频配伍为当归、橘红、白芍、干姜等,提示柴胡配当归是治疗脾胃病中肝郁气滞、肝郁脾虚之证常见的药对,调理肝气的同时要重视补益中焦脾胃。通过算法聚类出的有关柴胡的新处方:为炮姜、为附子、为香附、为柴胡。柴胡性微寒,附子性辛大热,药性不同,按照常理一般不会配伍应用,参照附子与石膏配伍主要治疗寒热错杂之证[7],柴胡和附子配伍和其可能有异曲同工之妙,临证发挥还有待验证。

炮制对柴胡的功效亦有影响,刘素兰[8]研究显示柴胡生品长于和解少阳、升举阳气;醋制品长于疏肝解郁、行气止痛;鳖血制品长于滋阴制疟、清退虚热,可以养阴截疟;蜜制品润肺止咳、缓和药性。柴胡在脾胃病治疗中作用多,应用广,掌握柴胡的剂量、配伍、炮制,才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280.

[2] 丁锤, 徐莹, 马孝熙,等. 柴胡属5种易混药材的鉴别研究[J]. 中药材, 2016, 39(9):1975-1981.

[3] 舒文将, 姚昕利, 陈宗游,等. 中药柴胡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J].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7, 33(4):268-273.

[4]吴勉华,王新口.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2-63.

[5]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3-4

[6]张美英. 脾胃病从肝论治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 2012,7(7):14-15.

[7]黄煌.张仲景50味药证[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03-104.

[8]王斌, 张腾霄, 马松艳,等. 柴胡的临床应用及配伍规律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2, 23(1):225-227.

[9]邢斌. 附子与石膏同用浅探[J]. 中医杂志, 2005, 46(1):76-77.

[10]刘素兰. 柴胡的炮制与临床效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46(10):62-63.

猜你喜欢
疏肝解郁升阳药组
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疏风升阳治失眠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00
疏肝解郁趁春天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2-12 15:32:36
疏肝解郁法配合耳穴压贴治疗经前期综合征60例
试论补阳还五汤中黄芪与活血药组的配伍意义
疏肝解郁法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地位与价值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16
升阳益胃汤的临床应用
金杰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经验
益气养血安神疏肝解郁汤剂治疗中老年功能性失眠症疗效观察
西南军医(2014年4期)2014-01-19 13:54:16
不同时期RNA干扰水通道蛋白4对早期创伤性脑水肿影响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