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荥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荥阳 450100
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类型,其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导致心脏供氧减少,心肌血液、血氧供应不足,在患者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时而诱发发病,表现出胸闷疼痛、前胸压榨性疼痛等。目前,西医常使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控制凝血因子凝聚,扩张血管,改善患者疼痛及心肌缺血状态,具有一定疗效,但是易产生头疼、头晕、伤及肝肾等不良反应。因此,现代医学多采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效果[1]。血府逐瘀汤为理血中药方剂,主治胸中血瘀、气机郁滞之症。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诊治的13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6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24例,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55.76 ± 3.51)岁,病程8个月至12年,平均病程(10.65 ± 1.98)年,其中稳定性心绞痛4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3例,合并高血压15例,高血脂17例,糖尿病10例。研究组中男43例,女23例,年龄44~70岁,平均年龄(58.43 ± 2.66)岁,病程8个月~12年,平均病程(10.65 ± 1.98)其中稳定性心绞痛4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5例,合并高血压17例,高血脂14例,糖尿病11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血管疾病诊疗标准》和《内科常见疾病中医证治国际标准(草案)冠心病心绞痛》中冠心病心绞痛相关诊断标准[2-3];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者;患有严重肝、肾等系统疾病;患有其他感染性疾病及精神疾病;有过敏史。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13013,生产批号20150410),100 mg,1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73915,生产批号20120618),20~40 mg,1~2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药用:甘草6 g,牛膝、赤芍、桔梗、枳壳、柴胡、当归、红花各10 g,桃仁、川芎、生地黄各15 g。对气虚患者加党参10 g,黄芪25 g,补养气血;痰浊鼻阻患者,加半夏和瓜蒌各10 g,清热涤痰;心阴虚患者,加适量黄精15 g,麦冬10 g,养阴生津;对心阳不振患者加附子15 g、桂枝10 g,强心温阳;心悸心烦失眠患者,加酸枣仁25 g,夜交藤15 g,改善睡眠。药剂煎服,1剂/d,分2~3次服用。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治疗前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1.5 疗效判定 疗效标准参照《临床实用心内科学》中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判定标准[4]。显效:患者胸闷疼痛、前胸压榨性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征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没有改善或加重。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6.97 %,高于对照组的80.30 %,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 (次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6615 23±3 5410 85±2 41#研究组6615 41±3 288 59±1 5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该疾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阻塞动脉血管,造成心肌缺血。冠心病心绞痛的直接发病原因是心肌供血不足,是心肌缺血最具代表性的类型,常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惊吓、寒冷等而发作。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急性反应因子,可直接参与炎症反应及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预示因子[5]。临床上,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是酸性非甾体药物,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内环氧合酶的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常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可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6]。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长期治疗,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心肌耗氧量,同时通过促进心肌血流重新分布,改善心肌血流供应,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作用[7]。西医治疗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疼痛,但长期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易产生不良反应。有研究表明[8],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好,且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
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胸痹、真心痛”等范畴,心脉痹阻是其主要病机,因此应以通络止痛、活血化瘀为主治疗[9]。血府逐瘀汤主治胸中血瘀证,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瘀阻气滞患者,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桃仁、红花均归心、肝经,有活血祛瘀、止咳平喘、利气止痛的功效;牛膝具有逐淤痛经、补肝肾、引血下行的功效;赤芍药性缓和,用于散瘀止痛、清热凉血,与当归、川芎配伍,可用于治疗血滞经闭等症状;桔梗开宣肺气,枳壳归脾、胃、大肠经,破气消积。《内经》记载:“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二者配伍,有通肺利嗝下气之效。柴胡主治感冒发热、胸胁胀痛,归肝、胆经,有疏肝升阳的功效;当归、红花配伍具有调血养血之功效;方中桃仁、红花共为君药,赤芍、川芎、牛膝共为臣药,生地、当归、枳壳、桔梗、柴胡均为佐药,甘草祛痰止咳,调和诸药。有研究表明[10],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疗效,且能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对血府逐瘀汤治疗后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动情况分析发现,血府逐瘀汤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液流动[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疗效较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综上,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明显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龚昌杰, 周亮, 杨德钱.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31(9):875-877.
[2]沈卫峰, 贝政平. 心血管疾病诊疗标准[M].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2:88-92.
[3]蔡光先, 颜旭, 宁泽璞,等. 内科常见疾病中医证治国际标准(草案)冠心病心绞痛[J]. 湖南中医杂志, 2010, 26(4):97-99.
[4]张立生. 临床实用心内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102-105.
[5]庄少伟, 李新明, 胡大一. C反应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0, 37(2):85-87.
[6]张良.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28(28):119-120.
[7]郝贵周, 范锋, 商庆节,等.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的制备及释药特性评价[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6, 47(11):1404-1407.
[8]曹守沛, 顾宁, 宋耀鸿.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6例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 2016, 48(3):37-39.
[9]郑珂, 赵明. 温阳活血法治疗7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信息, 2015, 32(2):92-94.
[10]王立栋.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19):129-130.
[11]蔡兴芬, 陈龙胜, 吴春美.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5, 22(3):31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