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
近期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消息,自4月30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每吨分别降低75元和65元。这次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并非因国际原油市场的波动,而是源于增值税改革。
4月4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下称《通知》),规定自5月1日起降低部分行业和货物增值税税率。除成品油增值税税率由17%降低至16%之外,一些制造业及进口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也分别进行了调整。
税率调整只是此次一揽子增值税改革举措的一部分。进入5月,增值税领域将向市场输送多项改革“大礼包”,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试点、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调整和统一等,都将齐头并进。
减税是近期一揽子增值税改革举措带来的最为明显的影响。按照上述《通知》,此次增值税税率调整,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
此外,按照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新举措还包括将工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界定标准,由过去的年销售额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统一至500万元。这样将会有更多的小微企业选择享受3%征收率计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据官方测算,2018年深化增值税改革预计全年将减轻市场主体税负超过4000亿元。“仅两档税率下调,全年的增值税减税规模,预计就可以达到2400亿元。”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斌说。
这并非是“营改增”全面实施以来的税率第一次调整。2017年7月,我国增值税税率由四档减至三档,取消了13%这一档,将农产品、天然气等的增值税税率从13%降至11%。
支持實体经济发展壮大、兼顾减税与保持财政收支平衡、补部分行业的减税“短板”,都是财税部门实施增值税改革的考量因素。
以这次减税红利广泛惠及的制造业为例,在过去几年“营改增”试点过程中,制造业等原增值税行业17%的适用税率并未作出调整。只是“营改增”后上游企业的抵扣链条全覆盖,制造业企业因此能够享受到更为完整的进项税抵扣,间接获得减税效应。
“所以本轮税率调整方案将减税方向侧重放在了原增值税行业。税率一直保持在11%的交通运输、建筑业,此次下调1个点,也是同样的考虑。”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王雍君说。
“营改增”之后企业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切实享受到减税福利,一方面取决于进项税抵扣、税率下调这些政策设计,另一方面也与抵扣税额的处理方式息息相关。
所谓增值税留抵税额,就是一段时间内,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从理论上讲,企业在进项环节开具了增值税抵扣发票,便可以在销项环节,将税负成本转移给下游企业,并层层流转直到市场终端,因此企业并不真正承担增值税的税负。但在现实运行中,一段时间内企业由于集中投资等各种因素,所产生的进项税额一时来不及通过销项税额转移出去,这时就出现了所谓的留抵税款。
“在实际中,一笔留抵税款可能刚通过销项转移出去,新的一笔进项税款又发生了。留抵税款当期不退,结转下期抵扣。” 一位政策性银行税务人士说,“这样一来,企业的流水账上,相当于总有一笔留抵税款在那里,企业也就变相承担了部分增值税的成本。”
虽然存在种种历史原因,但留抵税款对企业的现实影响已日益凸显。有研究显示,随着“营改增”全面推开,抵扣链条逐渐打通,留抵税额的规模也在快速增加,已经超过万亿元,对企业财务成本的推高显而易见。
正因此,在此前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表示,“要把期末留抵退税逐步引入到我们的制度里面来。”
率先引入到制度里来的留抵退税是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4月27日,税务总局有关人士表示,国家重点鼓励的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内,部分符合条件的企业以及电网企业将纳入留抵退税试点范围,对其在一定时期形成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一次性予以退还。
留抵退税可以直接增加企业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再结合税率下调,可以说是红利叠加。据了解,目前这一政策试点已由国务院批准,税务总局正会同财政部抓紧研究落地办法。
5月增值税改革礼包力度不可谓不大,不过业界仍然对更多的改革举措翘首以待。据记者了解,对于增值税税率简并、更大范围的留抵退税试点,业界呼声较多。
增值税税率三档变两档作为改革方向,已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前,增值税有17%、11%、6%三档税率,各档税率之间的级差较大。“营改增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解决营业税造成的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的税负不公平问题,如果增值税多档税率的问题不能尽快解决,这一改革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张斌说。
“未来还会按照三档并两档的方向推进改革,年内出台税率简并仍然是大概率事件。”一位接近财政部的人士说。
留抵税额退税试点范围的扩大,则是企业关注的另一个焦点。上述政策性银行人士称,该银行从2016年5月“营改增”全面实施至2017年底,票据业务、资管业务等一些中间业务形成的留抵税款已经有几百万的规模。
一家餐饮企业税务人士则表示,店面集中投资成为留抵税额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每年新开店面量比较大,所以有大量前期购买固定资产的项目要进行抵扣。”这位人士说,“如果有退税政策,并纳入增值税改革,对于企业的资金链和企业经营都大有好处。”
本次即将推进的部分行业留抵退税试点,其中财税改革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目标十分明显。有学者认为,除产业激励外,降低企业杠杆率、减少企业融资成本等因素也是财税政策的出发点,因此传统行业的留抵退税也应逐步纳入政策考虑范围。
除了政策设计之外,从“营改增”伊始便一直存在的“开票难”现象,仍在操作层面困扰着一些企业。
“比如西南地区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为地形地貌的限制,乡村公路项目的机械化施工程度很低,人工成本比较高,但我们的劳务公司只能争取到3%税率的增值税专票。”一位建筑工程公司税务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而按照调整后的新政,目前建筑施工类企业的增值税税率为10%。
比税率差距更麻烦的是,在一些情况下增值税专票难以获得。
对此,有专家表示,未来的政策应根据行业特征出台更具操作性的抵扣政策,也应分行业进行更为深入的全链条进项税抵扣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