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学术不端认知及倾向研究

2018-05-22 08:43张夏恒
荆楚学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不端职称科研人员

张夏恒

(西北政法大学 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2)

在学术研究领域,学术不端是一个突出的话题。国内外学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存在一些差异。美国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在其学术不端行为联邦政策中,将学术不端行为界定为“在计划、实施、评议研究或研究报告中伪造、篡改或剽窃”[1]。许多欧美国家科研资助机构的学术不端行为政策中,也认同“伪造、篡改、剽窃”属于学术不端行为[2]。国内的界定较宽泛,除伪造、篡改、剽窃外,常将违反社会道德、滥用职权、利益输送、滥用经费、重复申报等也认定为学术不端行为[3]。我国教育部于2016年6月16日发布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第二十七条与第二十八条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涵盖了一稿多发、一稿多投、外文翻译发表、不当署名、拆分发表、无效引用等。整体上看,违反相关法律或法规、社会道德、学术规范等行为均可被认定为学术不端行为的范畴。

学术不端行为在我国学术领域屡禁不止,不仅涉及在校研究生、普通高校教师群体,还波及一些知名教授、博导,甚至还有院士。这些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如2016年的董鹏学术丑闻,董鹏发表的700余篇学术论文涉足管理、物流、经济、心理学、文学、电影戏剧评论等领域,其中绝大多数涉嫌抄袭,甚至其身份也存在捏造问题。学术不端行为不仅有损科研人员与所在机构的声誉与形象,还破坏了学术环境与氛围,更会引发较深的社会信任问题。我国高校科研人员是学术成果产出的主要群体,该群体的学术不端认知状态及行为选择趋向将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话题。

一、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早期的文献多关注学术不端的概念与行为解读,如曹树基[4]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何跃等[5]论述了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的辨析关系,常亚平等[6]分析了学术不端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国内一些学者也聚焦不同的科研群体,旨在分析他们的学术不端行为。如赵延东[7]分析了博士毕业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及其成因;李丹等[8]分析了大学生群体的学术不端行为;江利平等[9]分析了高校研究生群体的学术不端行为。

一些学者从期刊角度分析了学术不端问题。如邓瑶等[10]通过对江苏省医学科技期刊的调查,分析了科技期刊学术不端防范措施;郭盛楠等[11]分析了临床医学研究论文中常见的真实性学术不端问题。

在科研人员学术不端行为的实证分析方面,常亚平等[12]采用抽样调研法,分别从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5个城市的2~3所院校,收集到324份样本,实证研究了高校学者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素。江利平等[9]通过对H大学的350名在读研究生进行调研,分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素。

国外学者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早于国内,早期同样聚焦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态度与影响因素等方面,如Rennie等[13]以问卷调研法对美国邓迪医学院本科医学生的学术不端态度进行了分析;Vowell等[14]以美国西南大学的大学生为例,分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素;Hard等[15]调查了教师与大学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理解;Stone等[16]对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意图和理由与学术不端行为密切相关。

国外学者多关注医学领域的学术不端问题。如Hrabak等[17]对克罗地亚医学院医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分析;Hafeez等[18]以巴基斯坦三所医学院学生为对象,分析了不同私立、公立医学院本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发展趋势;McCrink[19]以美国东北部的护理学院学生为对象,重点研究了态度、文化认同与学术不端的关系。这反映出医学领域是学术不端行为的高发领域。此外,也有个别文献对其他领域进行了分析,如Thomas等[20]采用计划行为理论研究了美国商科本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这表明,学术不端行为涉及的领域在不断扩散。

近几年的相关研究在不断细化与深入。Patrzek等[21]认为学术拖延是引发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因素;Harley等[22]认为,惩罚性措施规制学术不端行为已获得一些成效,可以采用提高与学术诚信有关的个人奖励与道德认同感来规制学术不端行为;Hopp等[23]发现管理学领域研究人员认为自我剽窃是可接受的,同时提出同行评审制度需要改变;Liao等[24]通过对比2010与2015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医学研究者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科研群体、学术出版市场的发展与变化,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国内外学者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要么聚焦在医学领域,要么聚焦在个别群体;在定量调研中,部分研究的数据获取方式与样本代表性存在一些不足。已有文献较少分析高校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的认知及其行为选择等方面,这也是本研究的缘由与努力的方向。

二、数据来源

采用网络问卷调研法,通过“问卷星”在线调研平台发放问卷,在十余个科研微信群、QQ群进行调研,辅助红包激励方式;同时,与微信公众号“老踏科研联盟”“期刊投稿指南”联合组织的荔枝微课“学术期刊科普”讲座活动结合,填写问卷可免费获得听课门票。2种方式共获取有效样本852份。问卷共有25道题目,其中6道属于个人背景题,包括性别、年龄、家庭状况、职称、学历、单位情况;19道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程度及影响因素评价等方面。在程度评价方面,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即[1,2,3,4,5]=[很不认同,不认同,一般,认同,很认同]。

852份样本来源除西藏未涉及外,其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涉及,同时还有来自我国的澳门及外国共24份样本。从样本源看(表1),本次调研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覆盖性与普适性,且样本因其自身状况、职业发展等的要求,对学术成果发表与出版需求更强烈,也是学术不端行为潜在的触发群体。

表1 样本背景情况

续表1

三、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分析

(一)总样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分析

从总样本层面看,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学术不端具体行为的认定方面,一些行为普遍被认可属于学术不端范畴,但也存在一些行为只被少数人认为属于学术不端范畴。按照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程度高低排序(图1),剽窃、抄袭、侵占>篡改、伪造资料或数据>提供虚假学术信息>买卖、代写论文>不当署名>一稿多发>无效引用>一稿多投>拆分发表。在诸多涉嫌学术不端的具体行为方面,剽窃、抄袭与侵占被802个样本认为属于学术不端范畴,占比为94.13%;篡改、伪造资料或数据被781个样本认为属于学术不端范畴,占比为91.67%。这两种行为的认可度最高,但仍未被所有样本所认可。无效引用、一稿多投、拆分发表三种行为被少于一半的样本认为属于学术不端范畴,分别是356个、348个、237个,占比分别为41.78%、40.85%、27.82%。可见,虽然这些行为被明确规定或行业默认为属于学术不端,但在我国高校师生观念中的评价差异较大。

图1 总样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

(二)分类样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分析

1.男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程度低于女性

从性别分类层面看,在对学术不端行为认知方面,男性的认同比例普遍低于女性,男性仅在拆分发表、一稿多发方面的认知略高于女性,其他行为方面的认知均低于女性。在篡改、伪造资料或数据;剽窃、抄袭、侵占;一稿多投;无效引用方面,男性的认知与女性虽有差异,但差异不大,可视为二者的认知程度相仿。

2.不同年龄对各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程度类似

从年龄分类层面看,在对学术不端具体行为认知方面,各年龄段的表现程度曲线类似,但51岁以上样本的程度曲线陡峭,即51岁以上样本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认知差异较大;25岁以下样本的程度曲线相对较平滑,说明该样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认知差异较小。通过对具体行为的各年龄段表现看,买卖、代写论文在各年龄段的认知差异最大,为32.84%,即“Max(各年龄段认知程度比例的差额值)”,若差异越大,则不同年龄段对该行为的理解差距大,那么该行为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其次是无效引用(31.85%)与提供虚假学术信息(20.20%);剽窃、抄袭、侵占的分年龄认知差异最小(8.46%);其他行为认知差异相仿,均在10%~15%的区间内。

3.不同家庭状态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程度差异显著

通过细分不同家庭状态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程度,已婚已育样本对各行为的认知程度差异最大(70.36%),已婚未育样本对各行为的认知程度差异最小(51.22%)。从同一学术不端行为上不同家庭状态的表现看,篡改、伪造资料或数据;剽窃、抄袭、侵占;提供虚假学术信息三种行为的分家庭状态的认知程度差异较小,基本保持在3%以下,拆分发表的认知程度差异最大,为17.84%。

4.不同单位属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程度差异显著

通过分析不同单位样本对学术不端行为认知程度的差异,发现重点本科院校样本对学术不端各行为的认知程度差异最小(59.36%),中等专科学校和职业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对各行为的认知程度差异相仿,均略高于68%。通过分析同一学术不端行为上不同单位样本的认知程度差异,不同单位样本在买卖、代写论文;提供虚假学术信息;剽窃、抄袭、侵占;篡改、伪造资料或数据行为上的认知程度相仿,且差异较低,基本保持在3%左右;在一稿多投和拆分发表方面的不同单元样本认知程度差异较大,分别是15.51%、11.41%,其中重点本科院校对这两种行为的认可程度要高于另外两种单位样本。

5.硕士学历的认知程度差异大,其他学历的认知差异相仿

分析同一学历对学术不端行为认知程度的差异情况,发现硕士样本对不同行为的认知程度差异最大(70.36%),其他学历的样本对不同行为的认知差异相仿。分析同一学术不端行为在不同学历样本上的认知差异程度,发现对篡改、伪造资料或数据;剽窃、抄袭、侵占的认知程度差异类似,且较低,均在3%左右;对一稿多发的认知程度差异最大,高达26.92%;此外,对一稿多投;买卖、代写论文;不当署名的认知程度差异也较高,均超过10%。

6.职称不同导致认知程度有差异

分析同一职称对不同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程度差异,发现教授(研究员等)样本的差异最大(72.72%),其他样本的差异程度相仿。分析同一学术不端行为的不同职称样本的认知程度差异,发现对剽窃、抄袭、侵占;篡改、伪造资料或数据;一稿多投的认知程度差异较小,基本保持在3%左右;对一稿多发的认知差异程度最高(19.49%),此外不当署名和买卖、代写论文的认知差异程度也较高。

通过分析细分样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状态,发现整体上与总样本趋势类似,但也存在一些具体的差异点。这些差异点因样本的细分标准而存在,不同细分标准的差异点又表现不同。同一细分样本对不同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也存在差异。

四、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心理学理论提出,态度是个体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备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由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构成[25]。科研考核压力是高校科研人员学术不端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12];在其压力下,高校科研人员会存在一些非理性的决定[26];由压力源-情绪理论,个体压力感知来于情绪压力源,从而易引发消极情绪,甚至滋生不道德行为[27]。此外,学术氛围是一种持久沉淀下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与科研态度[28]。社会学习理论指出,个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人员的行为影响,如周围学术不端现象较多,且自律或他律机制匮乏,则误导科研人员,诱使其潜意识里降低学术道德标准,甚至容忍学术不端行为[29]。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学术不端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并非单一方面的原因,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受到包括个体、组织、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虽然这些因素都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但是哪些是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程度又是多少,已有文献较少聚焦这些方面。

本调查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获取样本的评价,即[很不肯定,不肯定,一般,肯定,很肯定]=[1,2,3,4,5],得分越高代表该因素的影响程度越高,即该因素更易导致学术不端行为。在高校科研人员学术不端行为诸多影响因素中,个人对学术声誉的态度、所在单位职称晋升难度、个人素质(包括学历、职称、写作水平等)这三个因素更易使科研人员产生学术不端行为;周围人学术行为、个人经济收入、个人现在的家庭状态这三个因素在对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率的影响程度方面则居后三位。若只考虑肯定性态度选项的样本数,即所在单位职称晋升难度、个人对学术声誉的态度、社会现行学术治理制度是前三个引发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因素;周围人对自己学术行为的态度、个人经济收入、个人现在的家庭状态则位居影响程度的后三位。

再对影响程度细分,发现很肯定态度选择状态下,影响程度排名第一的因素是个人素质(包括学历、职称、写作水平等),其次分别是个人对学术声誉的态度、所在单位职称晋升难度;排名在后面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周围人对自己学术行为的态度和个人经济收入(两者程度相等)、周围人学术行为、个人现在的家庭状态。肯定态度选择状态下,发现其结果与上述差异较大,影响程度排在前面的因素是所在单位激励性科研考核和社会现行学术氛围,这是与其他状态下显著不同的发现;排在第三位的影响因素是所在单位职称晋升难度,与其他状态的结果相仿;影响程度排在后三位的因素分别是个人素质(包括学历、职称、写作水平等)、个人经济收入和个人现在的家庭状态,其中个人素质因素的结果也与其他状态下的结论不同。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所在单位职称晋升难度、个人对学术声誉的态度、个人素质(包括学历、职称、写作水平等)、社会现行学术治理制度是影响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因素;而周围人对自己学术行为的态度、周围人学术行为、个人经济收入、个人现在的家庭状态对于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则不高。

五、结论

在本次调研中,设置选项“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或考虑,您会选择学术不端行为吗”,以期获取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选择倾向。选择很会的样本有57个,占比6.69%;选择会的样本有156个,占比18.31%,累计占比25%;选择一般的样本有192个,占比22.54%。累计占比为47.54%,可见,当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或特殊原因,或基于某个特殊目的,我国高校科研工作者选择做出学术不端行为的倾向较高。由于学术不端自身的负面性,样本在具体选择时虽然处于一个隐私空间,但也会对其真实情况打一定折扣,所以根据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时,科研人员内心真实的选择倾向会高于调研数据。

通过大样本调研,尤其通过对比总样本与细分样本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影响因素与选择倾向,发现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与现行规定存在一定差异。我国高校科研人员不认为某些行为是学术不端行为,或者认可程度不高;不同细分群体,如性别、年龄、单位、学历、职称等,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也存在一些差异。在影响因素方面,本研究也发现了一些不同于其他人的结果。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所在单位职称晋升难度、个人对学术声誉的态度、个人素质(包括学历、职称、写作水平等)、社会现行学术治理制度是影响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因素。虽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程度不一,且影响因素也存在特有的表征,但是就样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选择倾向看,选择可能做出学术不端的科研人员大有人在。只是会因一些不同的背景而会存在一些差异。

为防范与规制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首先应从制度与机制方面入手,各高校应在教育部相关文件基础上,制定出适合自身的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细则,以制度进行约束与治理,规避政策漏洞;其次,改善现行的科研评价措施,从源头上防范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不端潜在行为;再次,加强宣传、培训、教育与宣导,正面引导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态度与心态,并给予相应的警示信号;最后,高校科研人员要加强自身认知与学术修养,从自我出发,净化自身的学术行为,不实施学术不端行为。

猜你喜欢
不端职称科研人员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学术不端查询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我国科研人员揭秘银杏古树长寿机制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教育部首次以部门规章明确6种学术不端情形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