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探讨

2018-05-21 08:43刘琳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均衡发展学前教育幼儿园

刘琳琳

摘 要 学前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是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费投入、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师队伍和法律缺失等方面是制约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政府应实施措施,例如,积极的财政政策,创新体制,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加强学前教育立法等。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均衡发展 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總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是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当中明确指出的。如今,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还不能够实现,不平衡的现状、矛盾和困难依然存在。作为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责任的主体是政府。学前教育投资不足、师资不稳定、幼儿入园难、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是政府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1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学前教育经费

为了确保城乡、各区、各地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应该在资源配置、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以促进每年的学前教育财政经费预算应有所增长。为了使得钱用在刀刃上,政府要积极改革财政投入的方式。具体措施有两种,第一种,政府实行财政投入责任机制。农村、薄弱地区倾斜,各地区、街道、村是每年的新增经费需要侧重的重要方面。用项目申报的形式,按村(街道)、乡(镇)、县(市)分担不同比例的财政经费,用于基础设施、硬件建设、资源建设等,也可以用经费直接兴办、扩建幼儿园。第二种,普惠性是财政经费必须体现的特性。为了建设标准的公办和民办幼儿园,政府要给予奖励,于此同时对非公办幼儿教师、民办幼儿园进行补助。为了使的所有的幼儿园、幼儿教师、适龄幼儿都能享受到公共财政的实惠,政府可以运用发放幼儿教育券的方式。为了实现财政使用的“广覆盖、保基本”的理念,政府建立针对于对贫困、弱势群体的补偿制度,在贫困家庭、低收入和农民工这几个群体的幼儿入园时实行减免或补助费用措施。政府可以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发挥市场的优势,利用社会力量。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政府和学前教育机构和早教教育机构,共同出资、共同参与管理 实现合作;第二方面政府,为了提升幼儿园规范化、公益性、普惠性的层次,从而引领学前教育的发展,可以以入股的形式,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第二方面采用名园合作、集团化合作办学等方式,通过融资、合资、股份制等方法采取园园合作的方式,创办高质量、层次的幼儿园。

2通过政策实施充实学前教育资源

政府为了提升幼儿园的发展空间,加大经费的投入,加强配给学前教育资源力度。在政策上支持、改造、增加幼儿园的数量,取缔无证办园、办园质量差的幼儿园。

(1)公办幼儿园不断“增”、“扩”。各地政府为了确保在财政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达到 5% 以上,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的举措,积极承担学前教育规划、布局、经费投入等责任。与此同时,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度,以调研为基础,按照实际需要,发展公办园。为了扩大公办幼儿园班容,在法律的规范下,采取扩大、改造或改建的方式;为了缓解幼儿入园难的局面,可以把一些民办幼儿园合并、改造成公办园,或者公办与民办园合作,办成公办幼儿园分园。

(2)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办园。政府全部办公办幼儿园是不现实的,是因为财政支出有限的,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运用多种优惠政策,借助民间、社会的力量,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下,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助园,最终办成收费低廉、管理规范、质量合格、面向大众的幼儿园。政府创新公办民办并举的体制机制,对办得好的幼儿园,拨出专项资金,用奖代补的形式引导民办幼儿园,从而办的更、更规范、更具普惠性。

(3)规范化管理幼儿园。为了扩大幼儿园规模、强化师资力量,规范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政府规范对幼儿园的管理,对幼儿园办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定期检查,注意检验办园的合法性、师资的合格性、软硬件的达标性,通过指导、整改,帮助、引导、鼓励的途径使得幼儿园都能达标。依法坚决取缔无证办园、不按要求进行整改的幼儿园。

3通过体制创新监管学前教育质量

为了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要在创新制定规则、构建监管体系等方面有所作为,提升品质全力以赴。

(1)制定办园标准。把当地的实际,与各省市出台的《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相结合,从而制定更加健全的《幼儿园规范化建设考核标准》。为了制定更加准确的幼儿园考核的标准,从硬件条件、教学要求、卫生保健、安全服务、学校管理等方面,对规范化办园做出详细、量化、规范的规定。政府部门对幼儿园奖励的依据是,教育部门明确规定对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师资队伍等,并有意识的规范和引导一些民办幼儿园。

(2)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各地教育部门要立足于本地实际,制定《幼儿园评估指标体系》,积极宣传指标体系,与此同时,也要多引导大众对学前教育加强监督,整治或取缔无证办园等不符合办园要求的幼儿园。联合教育、物价、卫生、消防等部门对拒绝整改的幼儿园联合执法,建立公众互动平台例如,投诉、举报、监督热线、“教育在线”网站等方式。为了构建幼儿园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微信公众号、短信平台。与此同时,完善奖惩制度,用项目的形式奖励办得好的幼儿园。

参考文献

[1] 翟博.教育均衡发展指数构建及其运用——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

[2] 张扬生.浅论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猜你喜欢
均衡发展学前教育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