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学生,我也想拥有一张自己的课程表

2018-05-21 08:41郭仁飞
读天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个性发展课程整合核心素养

摘 要:课程整合势在必行,我们应该把学生个性发展作为孩子们的第一需要,让孩子们爱上学习,去体会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同时也要兼顾小学生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丢弃文化课程的基本素养,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文化基础。

关键词:课程整合;核心素养;个性发展

一、 背景

背景一:全世界瞩目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引来全球媒体的争相报道。其中一场记者会,北京的十一学校的校长李希贵接受各国媒体记者的采访。而他的突出成就就是他们的学校所有孩子都有一张自己的课程表。李校长认为,自从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世贸组织”明文规定:教育隶属于服务业,惊讶之余是应对,他提出既然教育属于服务业,那我们学校的产品是课程,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的客户,我们的首先目标就是让学生满意我们的产品。因此,北京十一学校取消了以往的班级制,把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整合梳理,便有了203门校本课程,其中,199门为选修课程。即使数理化生,每一门学科也变为有5个不同难度的分层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数理化生,其他学科亦然。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学科教室,让教室成为孩子最喜爱的地方之一。

他们的做法得到了全国的肯定,并且正在向全国推广。同时也推动了全国的高中教育的发展。而且越来越有向初中与小学蔓延的趋势。

背景二:课程文化研究已经成为全国各所学校研究的一个方向。笔者参加各种培训班,听了多名专家、名校长、名师的讲座,无一例外讲到了课程,如何把前几名所讲的学校特色发展与当下的学校课程有机地结合,成为各位大教育家努力研究的项目之一。

背景三:我们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由于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投入,特别是班班通等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学校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较,不管是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即教师专业水平发展上来看,还是有很大的一段差距。课程实施方面,除了规定的国家课程以外,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基本形同虚设,可以开齐课程,但想开足、开好课程存在较大的困难。教师与我们当地家长一直延续应试教育的传统,忽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用一把“分数”的尺子来衡量学生的优与劣及好与坏。

二、 指导思想

基于以上的背景分析,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把学生个性发展作为孩子们的第一需要,让孩子们爱上学习,去体会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同时也要兼顾小学生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丢弃文化课程的基本素养,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文化基础。

三、 实施建议

(一) 坚定地落实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是小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的保障,必须落实《课程标准》上的课时量。把国家课程设定为小学生必修课程。只有这样,学生们才有可能谈得上个性发展,不能因为个性发展来舍弃基本文化素质的培养。一个字都认不了几个的孩子,何談个性的发展。一个不会加减乘除的孩子,哪里有个性发展而言。因为小学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所做的教育不能忽视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一切不按规律的改革注定都是失败的。

(二) 有机地整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我们要像北京十一学校那样,把现有学校所开设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进行全面的梳理。把原有不切我校实际的课程进行调整,该舍弃的坚决舍弃。并且学校的各级领导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听取广大一线教师的建议,做好调查研究,让每个家长都要亲身参与进来,要了解我们每一个的服务对象——学生实际需要什么样的课程,了解他们自己的发展需要,必须做到“对症下药”。同时,学校的领导要拓宽思路,了解并掌握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开设一些对孩子未来成长大有用处的发展性的课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所有这些个性发展课程,学校可设定为孩子们的选修课程。我们可以像以前一样固定上课的时间,但我们完全可以打破原有班级的地点与人数的限制。小学阶段不一定要打破班级制,可是我们可以在选修课程开设时,不限教室与人数,上大课也未尝不可。比如,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共有22个班级,每天上午最后一节课,也就有22节课在开设,我们完全可以开设32节、42节课,让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课表去上属于他自己的那节课。当然不一定非得是上午最后一节课,但一定是在各班级国家课程上过以后,学校统一制定课程开设时间,让走班制的教学在每天适当时间里开展。

(三) 个性发展与基础素养做到统一

毕竟我们处在基础教育阶段,孩子们必要的基本素养,作为办教育的我们必须保证。这里仅举一例,现有的音乐课,是我们可以去发展的课程。把音乐课拓宽成声乐课、器乐课、舞蹈课等等,器乐课也可以根据具体的乐器再进行拓展,让孩子的选择更加丰富,但是小学生必备的乐理知识不能忽视。因此,笔者认为每个年级的开学初与学期末,我们都要组织这个年级的所有学生对乐理知识进行强化训练;也可以把基本的乐理知识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让选修与必修做有机的统一。

(四) 改革与完善现有的评价体制

课程的整合必须要改革现有的评价体制,必须改变一分定输赢的老传统。不管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均改为等级制,分别设定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并根据相应的等级赋予对应的学分。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选取学校规定数量以上的选修课程,再根据必修与选修得到的学分,进行综合评级,作为该生最后的成绩。

四、 课程整合所面临的问题

1. 教师与家长传统观念如何改变?

2. 学校师资力量的缺乏,如何补充?又如何对现有的教师资源进行潜力挖掘?

3. 教室数量的严重不足,不能满足选修课程教学场所的需要,怎么办?

4. 如果这样整合固然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好处,但是怎么面对上级部门的应试考核?

像以上几个问题也许还有很多,恕笔者才疏学浅不能罗列全面,面对这些棘手的难题,在下也毫无头绪。还望众多有识之士帮忙解决。不过,我想只要我们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一切以孩子的发展作为我们努力追寻的目标,再多、再难的问题,终归会有解决之道,不是有句话讲:办法总比困难多吗?

参考文献:

[1]张奠宙著.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3.

[2]李光树主编.小学数学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9.

作者简介:

郭仁飞,安徽省芜湖市,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孙村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个性发展课程整合核心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