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自信心将影响人的一生。因此,自信心的发展对启蒙教育的幼儿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幼儿自信心的形成与发展受家庭环境、早期培养、个人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幼儿园教育中,必须采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这样,才能切实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幼儿园;自信心;培养;教育;体验
现代管理学告诉我们,自信心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本素质。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应该从小做起。对于幼儿教育而言,教师要在教学中将自信心教育贯彻到位,从教学的每一个角度去渗透自信心的观念。如果一个人在儿童阶段就没能树立起应有的自信心,那么将会对他以后的人生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所以,帮助幼儿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一、 注重常规教育,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自信心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要从每一项常规内容做起,要让幼儿逐步地融入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在逐步掌握各项生活、学习技能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悉心指导,耐心示范,还要对学生表现出的积极进步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鼓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取得更大的进步。从某种程度来说,幼儿园是绝大多数儿童体验集体生活、学习各项生活和学习技能的第一个场所,刚开始时他们会感到陌生和害怕,一时还无法完全适应集体生活,也无法完全料理好自己的生活,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悉心的照料与关爱,帮助他们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例如,有的幼儿还没有学会自己上厕所解小便,教师就要帮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带他们认识什么是便池,告诉他们去厕所是很正常的事,每个人都会去厕所,以此来帮助他们打消对上厕所的紧张想法,这就可以看作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的第一步。幼儿都是单纯天真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既敏感又脆弱,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无私的关爱与帮助,这样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 体验成功快乐,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由于生長环境和家庭条件存在着差异,因此幼儿虽然年纪很小,但是他们一个人在性格、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的外向开朗,活泼乐观,而有的则是沉默寡言,天性内向,有的孩子身强体壮,发育良好,而有的孩子精瘦矮小,营养不良。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那些性格外向的幼儿往往表现得更有自信一些,他们会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积极参与各种游戏活动,而那些内向的学生则多数自信心不足,非常逃避课堂活动和教师提问。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感受,努力为每一位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最大程度上减少他们心中的恐惧与逃避心理。具体到教学环节中时,教师则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来安排教学内容,既做到因材施教,又做到有教无类。例如,在玩堆积木的游戏时,对于不擅长这种游戏的学生,教师应该要求他们堆一些简单的造型,而对于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允许他们适当地自由发挥,堆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造型。这样一来,每一位学生都有希望完成自己的作品,都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他们的自信心也就得到了增强。
三、 丰富幼儿知识,增强自信心的能力
宋代大文豪苏轼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不是凭空而论的,而要建立在知识与能力的前提下。能力的培养要靠知识来作为铺垫,之所以要让幼儿上幼儿园来学习各种知识,就是要让他们培养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能力,这是他们以后在社会立足和发展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多方面的协调,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都能够得到锻炼,从而让他们的大脑潜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开发,使他们初步形成记忆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协调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要让他们懂得和其他小伙伴和睦相处,从而形成基本的智商和情商,树立正确的三观,这些都是帮助他们形成自信心的重要因素。对于教师来说,此时的第一要务就是怀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走到学生中间,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彼此互相适应,融入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去,建立起良好的同学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建立自信心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旦这种良好的环境形成了,那么幼儿就能在这个环境中积极主动地交流,一个良好的局面也就建立了起来。
四、 开展家园配合,争取最佳教育效果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也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更多的时候要靠家庭和学校之间的默契配合,要让学生的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教师要和家长团结一心,通力合作,切不可互相推卸责任。家庭和学校的有效配合,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关键因素。对于幼儿教育而言,教师务必要和家长做好沟通工作,在各种教育理念以及日常事务中达成共识,对学生的精神状态、学习情况等要及时地互相反馈。例如,教师可以组建微信聊天群,邀请全班学生的家长都加入到聊天群中,这样一来就极大地方便了家长和教师的互相交流,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地开展沟通,另一方面也能够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等情况,也就加深了对学生成长环境的了解。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劝说家长多鼓励自己的孩子,不要总是以家长的身份向幼儿施加无谓的压力,出现问题的话要及时联系教师,双方一起对幼儿采取措施。只要家校双方步调一致,同心共力,那么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也就不是问题。
综合上述,对幼儿自信心的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要真正实现这种教育的价值,就必须从幼儿生活的具体问题出发,让幼儿在具体的生活中体验自己的感受和变化。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和家长应充分认识自信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保护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人人拥有自信。
参考文献:
[1] 黄阿珍.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J].家教世界,2016(3).
[2] 周琴.幼儿教育中孩子自信心的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2015(30).
[3] 张雪秦.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5(4).
作者简介:金晶,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观音寺镇马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