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阅读,以读促悟,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让他们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从整体向重点内容进行过渡,把握课文的深意。在阅读环节,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阅读积累知识,提升语文综合素质,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解;感悟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学生能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抓住课文的主线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索,通过阅读和思考的有效结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深入探究课文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通过情感和作者进行交流,让他们受到课文中情感的熏陶,使语文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获得升华,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
一、 设计教学情境,在阅读中加深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自主探究时,不仅要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解决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还要注重阅读环节,让学生通过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阅读中深入探究作者透过文字传达的情感和内涵,让他们深刻把握课文主旨,体会课文中描写的情境。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从传统的阅读方法中走出来,在情境中分析课文内容,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在主动探索中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蜜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他们说一说自己了解哪些动物的习性和特点,对动物的特点做过哪些观察和研究。在生活情境中,学生说出了自己观察过程的小动物。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教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分析课文内容,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向法布尔学习,要养成善于思考、善于探索的习惯,不断在探究中获得新的收获。
二、 由浅入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局限性,他们在阅读课文之后不能深刻理解其中的重难点内容,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进行引导,使他们由浅入深地掌握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通读课文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抓住课文的主旨深入探究重点段落和句子。通过从整体到部分的阅读方式,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不是让他们自由阅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地探究课文内容,通过思维的深入发展使他们掌握所学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通读、深入分析、细心品读的层次进行阅读,发展他们的阅读能力,让他们成为主动阅读的探索者,在阅读中获得新的发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三、 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方向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阅读进行深入学习。在探究过程中,由于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不能深刻把握课文的主线和阅读方向。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方向进行指导,使他们能抓住重难点内容进行反复阅读和探索,挖掘重难点内容中的隐含信息和蕴含的情感,使他们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深意。通过教师对阅读方向的指导,学生在阅读环节的效率有效提高,他们能通过阅读掌握课文主旨,沿着课文中事件的发生经过进行探索,最终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抓住周恩来立志读书的原因,通过深入思考感受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信念。
四、 运用电子书包进行阅读,激发阅读主动性
电子书包进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内容,新颖的阅读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运用电子书包进行阅读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对他们的阅讀情况进行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课文理解存在问题的地方,对他们进行指导,使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够深入发展,真正掌握课文内容。利用电子书包进行阅读,学生在阅读完课文后,可以利用电子书包检测自己的阅读效果,通过测试找出对课文没有深刻理解的地方,进行重点阅读和思考。把阅读和检测联系起来,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效果和阅读能力有了清晰的认识,能让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通过阅读掌握课文内容。利用电子书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阅读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内容,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有语文综合素质,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
五、 加强阅读交流,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积极阅读时,要让他们把阅读的感受说出来,通过相互讨论找出对课文理解不同的地方,在反复阅读和探讨中促进语文创新思维的发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阅读交流中,教师要用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对他们进行及时引导,促进他们思维的深入发展,让他们能够从其他视角分析课文内容,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启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课文内容,然后在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说一说课文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启示。通过交流讨论,学生深刻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使他们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在拓展环节,教师可以提出拓展学习要求: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今天课文中所说的这些,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继续探究。在拓展环节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外时间会主动进行阅读,发现更多大自然的启示,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在阅读中获得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能增加学生的知识量,让他们的视野拓宽,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通过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阅读感悟。在阅读环节,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他们利用阅读促进语文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 杨舟.新课程背景下小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D].华中师范大学,2010.
[2] 李霓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 林君芬,赵建华,郑兰桢.电子书包:探索个性化教育的新模式——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实践的三方对话[J].教育信息技术,2013.
作者简介:周广超,二级教师,山东省曲阜市,山东省曲阜市陵城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