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社会共享发展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经济社会共享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共享发展面临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差距突出,就业问题突出、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社会保障结构性缺少、普惠性不足,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等一系列的现实难题。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从经济发展分享、公共服务均等、法律制度保障、发展的国际空间拓展等四个维度探究实现路径。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现实难题;共享发展路径
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仅仅依靠最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来推动,而是要求各种社会要素相互匹配的综合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这也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相融合产生新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政党、政府和制度等政治学的议题需要纳入经济学的视野,而经济增长往往取决于政治制度的安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与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存的是一系列制约发展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难题。因此,从新发展理念的视角探究如何营造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经济社会发展理想状态,是一个十分必要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经济社会共享发展的理论内涵
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社会,“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生产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都将同等地、愈益充分地交归社会全体成员支配”。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在现阶段还没有实现。然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其中经济社会共享发展是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
1. 经济社会共享发展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生存以生产活动为前提,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必然形成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的基本关系,决定着每一个历史阶段的人的现实性特征。回顾人类历史,个体需求的满足必须通过共同体来实现,也就是说共同体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真正的共同体”克服了私有制社会的劳动异化和劳动者的异化,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得到解放,劳动者的才能得到发挥。“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社会共享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 经济社会共享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可以理解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以付出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教训的总结。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而经济社会的共享发展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科学发展观思想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要真正解决“发展为了人民”的问题,就要通过改革创新,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生产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所需要的物质精神产品;要真正解决好“发展依靠人民”的问题,就要创造舞台和环境来全面充分调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要真正解决好“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问题,就要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利益的分享主体。
二、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共享发展的现实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接近8 000美元。可以说,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大大增强了生产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但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人口老龄化、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的背景下,要实现经济社会共享发展,依然面临一系列现实难题。
1. 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差距突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在经济社会共享发展中“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缩小收入差距是实现经济社会共享发展的最基础环节,而在这方面我们还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仍然总体过大,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区域居民之间的存在过大收入差距。截止2016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4 335万。2017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的基尼系数为0.465,虽然低于改革开放以来2008年0.491的峰值,但仍高于0.40这一国际警戒线。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是3.33倍,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峰值,此后虽逐年下降,但2016年仍是2.72倍。从区域看,201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省区仅为最高省区的27.8%,差距仍然很大。
2. 就业问题突出,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我国有13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就业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年均仍有1 500万人左右,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尤其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不足造成高技能劳动者供给不足,使得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凸显。“招工难”“技工荒”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持续并存。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传统产业增长缓慢甚至为负数,用工需求萎缩。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业用机器替代人的方式来应对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压力,用工需求持续下降。同时,受地区经济下行的影响,地区就业走势也呈分化态势,如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的东北、山西等地区就业走势仍趋紧,而资源枯竭城市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此外,困难人员就业任务繁重,大龄、残疾人、低素质等困难人员的就业空间不断收窄。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开展,新就业形态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大众创业的环境还没有充分形成。
3. 社会保障结构性缺少,普惠性不足。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首先,社会保障未实现全面覆盖,覆盖面存在结构性缺失,普惠性不足。“截止2016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7 93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 847万人”,参保人数占比仍较低。其次,养老保险未实现全国统筹,存在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等体制性不足。我国城镇社会保障相对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落后、水平较低,存在严重的二元结构。同时,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大。再次,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来源渠道单一,退休养老保险金偏低。我国部分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尤其是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远远落后于收入增长水平和物价涨幅。
4. 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当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问题比较突出,医药卫生事业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协调的矛盾突出,仍然存在城乡不平衡、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费用上涨快等问题。首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模式存在缺陷。我国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实施的是“以治疗疾病和创收为中心”的运行模式。政府对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的财政补贴仅占总收入的10%左右,远远低于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的发展需要,其收入的一半仍然来源于创收。其次,医疗服务总量不能满足群众的卫生需求。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费用占GDP比重、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仍然偏低。再次,我国卫生保障和健康状况的城乡、区域人群差异比较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筹集标准要比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低,约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人均筹资额的1/5。
三、 我国经济社会共享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共享发展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从经济发展分享、公共服务均等、法律制度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等四个维度探究实现路径。
1. 调整分配格局,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首先,初次分配要更加凸显公平。在初次分配中注重公平,提升劳动这一生产要素在分配时所占的比重,切实改变当前我国劳动要素相对于技术、土地、资本、信息等要素的弱势地位。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要素得到初步释放,但由于权力监督制约不到位,存在资本和权力不当结合现象。这种结合从源头上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比如土地流转中权力和资本结合使农民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因此,要从制度和法律入手,采取各种措施打击资本要素和权力的不当结合,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提高劳动要素的分配比例,让劳动者按贡献大小取得应得的收入。其次,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由于资源禀赋差异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造成了不同地区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的差距比较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依靠自身财力很难实现较快发展。因此,要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支持这些地区的发展。要加大财政体制改革力度,从资金上为落后地区发展提供保障。坚持“先富带动后富”原则,改革创新东部发达地区对中西部地区帮扶的体制机制。加大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设公路网、铁路网、航空港等,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发展,推进电子商务、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注重培养这些地区人才的内生动力,加大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入。同时,利用资金投入和产业转移时机,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度,推进人才向这些地区流动。
2. 加强利益协调,落实推进精准扶贫。消除贫困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脱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推进精准扶贫是實现经济社会共享发展的有力抓手和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共享发展,就是要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加强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协调,落实推进精准扶贫。贫困人口问题是不同程度的全国性问题,而主要是存在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问题。而要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实行精准扶贫、实现脱贫攻坚,最有效的措施是抓基层党建促脱贫。一是发挥党委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党委的主观能动性,立足镇级作为政策资源进村入户的调控地位,对下乡政策、资金和特色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现代农业园区或成立经营实体,引导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二是村党支部牵头,实现村社、村企共营。立足自身特色资源和村级的群众基础,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吸纳村民以土地、资金等方式入股,采取“合作社+村集体+村民”的模式,形成以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党建为支撑的强村路子。三是实现强村合并。充分发挥强村的"先富"优势,整合周边弱村的耕地资源,建起了集中社区统一安置村民,统一经营土地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四是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依托现代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采取村民进社区、农业进园区的模式,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产居住环境,增加村级、村民收入。五是脱贫攻坚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意识。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工程,有了产业项目只是第一步,项目建起来后“怎么管”、产生效益“怎么分”,这是村级党组织“造血”功能的治本之策,也是探索在党的领导下构建共建共享共治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切入口,需要长远谋划。
3.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平等参与,而经济社会共享发展也是以实现“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民意的指向,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能更好地调动人民群众投入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创新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机制。政府要转变公共服务供给的角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需求满足为出发点,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了解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情况,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推动实现供给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二是要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不同的公共服务具有不同的特点,应该根据其特点,结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的优势,采取不同的供给模式,实现多元化的供给主体。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各具优势,三者之间的竞争和协作,可以形成“多中心”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有效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三是建立有效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通过公民的积极参与优化政府公共服务。理论和实践证明,公共政策过程中信息沟通越通畅政府供给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也越匹配。
4. 完善法律和制度,保障公平正义。共享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价值追求,需要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特征的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坚持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可以有效保障公民个人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同时,只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才能有效实现权力监督,遏制以权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的出现,杜绝权力与资本的非法结合,从而更好实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法律体系属于上层建筑,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不断修订和完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法律的修订和完善更要体现公平正义,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制度保障机制的功能在于它能够通过具体政策产生激励或者惩戒的作用,而通过这种作用可以将共享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从而推进经济社会共享发展的顺利实现。
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拓展经济社会共享发展的空间。“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我国也是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受益者。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国家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的飞跃。开放发展能够扩大中国同各国各地区的互利合作,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联动,建立利益、责任、命运的人类共同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点的新常态,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共享恰恰可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发展质量,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成果。这也是当前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共享发展的国家治理新基础和重要战略举措。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 中共中央宣傳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7] 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3-7.
[8] 孙肖远.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16,(4).
[9] 曹洪滔,孙礼.共享发展理念的三重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8).
[10] 何宇飞,杨宝,龙文进.社会经济:一种共享发展的可能路径[J].国外理论动态,2016,(9).
[11] 林卡,李骅,李勇.共享经济、共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导向——从共享经济案例看共享发展的关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1).
[12] 李炳炎,徐雷.共享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J].学习论坛,2017,(6).
[13] 张雷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重点项目:国家行政学院青年项目“现代国家构建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项目号:17ZBQN05);山东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城镇化中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风险规避研究”(项目号:16CSHJ16)。
作者简介:王艳杰(1980-),女,汉族,山东省诸城市人,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博士后研究人员,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政府政治研究和国家治理现代化。
收稿日期:2018-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