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分析

2018-05-15 03:21叶灵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5期
关键词:无痛性发病率病情

叶灵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福建宁德352100)

无痛性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种隐匿类型,其主要的致病原因就是冠状动脉循环受阻。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在发病初期并不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心绞痛或胸痛症状,因此,大部分的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在发病后并不会有自我感知[1]。当患者发病后,如果在长时间劳动或者是运动状态时,往往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对于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对其生命健康造成威胁[2]。因此,积极地分析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对于早确诊、早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3]。笔者以下就对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护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入选的102例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老年心肌缺血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分为有痛组和无痛组,分别包含54例和48例患者。有痛组5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范围62-81岁,平均年龄(65.6±2.4)岁,患病时间 1-7年,平均时间(4.6±1.1)年。无痛组4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范围63-83岁,平均年龄(66.2±2.3)岁,患病时间 1-8 年,平均时间(4.4±1.3)年。两个研究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病历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24h心电图动态监测,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用药情况,进行详细地记录和总结,对两组患者所具备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s)方式录入,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形式录入,行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平。

2 结 果

无痛组患者的休息时间发病率、睡眠时间发生率、ST段下移发病比例及大于75岁发病率,均明显高于有痛组患者;且无痛组患者发病时的心率明显大于有痛组患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所述如表1。

3 讨 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无痛组患者的休息时间发病率、睡眠时间发生率、S-T段下移发病比例及大于75岁发病率,均明显高于有痛组患者;且无痛组患者发病时的心率明显大于有痛组患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到,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发病与年龄有密切关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且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提示其发病与心绞痛有关。深入分析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对于患者及时确诊,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4]。同时临床研究指出,对于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对于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①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无痛性心肌缺血的疾病知识,主要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注意事项、并发症等知识,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提高对疾病的重视度。②心理护理:对于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来说,由于其受到该疾病易反复发作,长期治疗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使患者产生多种不良情绪,给临床治疗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采取观察、沟通等方式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情绪干预,以此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临床治疗[5]。③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科学调节患者的饮食结构、制定科学、规范化的饮食方案。叮嘱患者选择低脂肪、高纤维、低盐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禁食油腻食物,禁止暴饮暴食。④运动指导: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运动,例如太极拳、广场舞等,以此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加其心肌供氧量。但是在运动过程中需注意不可过量运动,一旦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心悸、气促等不适症状,需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与主治医师沟通,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⑤强化基础护理: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且临床症状不具有典型性,病情变化较快,因此在患者入院后,需严密监测其心率、血压、心律等各项生命体征,密切的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要积极地提醒患者遵医嘱坚持用药。积极主动地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关注患者的主诉情况,同时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发生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先兆症状,要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患者的情况。由于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会存在急性发作的情况,因此,要在白天和夜间均安排护理人员加强巡视,以此来确保在患者急性发作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的救治[6]。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n(%)]

综上所述,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具有休息时发病率高、睡眠时间发病率高、ST段下移发病率高、大于75岁发病率较高、发病时心率较快等临床特征,对于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干预、运动指导,强化基础护理等临床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安乐.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1):211-213.

[2]祝亚玲.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2):86-87.

[3]陈晶.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74-75.

[4]王子怡,牛迪.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要点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106-107.

[5]朱华玲.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2):140.

[6]任云霞,吴三妮.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9-10.

猜你喜欢
无痛性发病率病情
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研究
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效果及负性情绪影响分析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终末期肾病患者并发无痛性主动脉夹层1例并文献复习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大连港职工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