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 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清晰的结构,向我们介绍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共有6 个自然段,先总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再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顺序分别讲小兴安岭的景色特点和相关物产,课文的最后进行了总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从整体上看,这篇文章是按照总起—分述—总结的思路来写的,条理非常清晰。
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四个季节的景色各不相同。无论是春秋,还是冬夏,细读作者对每一个季节的描述,我们的眼前都会出现美丽的景象。仔细品析,我们会发现四季的景色虽然不同,但是都写到了同一种景物——树,可见树在小兴安岭的重要性。细读课文,我们还发现,除了四个季节中写到了树,课文开篇也写到了树。第1 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树的种类多,还写出了树的数量多。因此,教学本课,文中对树木的描写是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
让我们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描写树木的语句摘录出来,放在一起比较着读一读: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
对比着读这几句话,可以发现同样是小兴安岭的树木,但是因季节不同,作者的描写完全不同。可见,同一种景物在不同的季节中有着不同的特点,作者写出了不同季节中树木的不同特点,这种写法是很值得学生学习的。教学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这一语言现象,并引导学生在对比品析中发现写法。可以这样设计教学:
1.小兴安岭的树的确多,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作者都写到了树,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四个季节里写树的句子。
2.引导交流,相机出示描写树的句子。
3.四个季节里,树各有特点,你发现了吗?
(引导学生发现特点)
4.播放课件,学生欣赏小兴安岭树木一年四季不同景象的图片。
5.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设计意图:无疑,小兴安岭的树木是最多的,也是最有特点的。引导学生将描写四季树木的句子放在一起,对比着读,学生就能发现作者抓住特点来写的方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小兴安岭四个季节景色各异,都能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不仅是因为作者写出了树木在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而且作者选择了每个季节中极具特点的一种景物进行了描写,让每一个季节都有了鲜明的特点。春天,作者写出了小鹿的机灵;夏天,作者写出了小花的美丽;秋天,作者笔下的果实是那么诱人;冬天,紫貂和黑熊多么可爱。
再仔细阅读相关的语句,我们发现作者的描写语言生动,值得品味。作者这样写春天里的小鹿:“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小鹿机灵可爱的样子,也想象得到,这成群的小鹿中,除了喝水的、欣赏自己影子的,还会有觅食的、嬉闹的、休息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练习表达。
1.读一读写“春天”小鹿的句子,感受小鹿的可爱。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2.指名读,想象小鹿可爱的样子。
3.课文中写到了喝水的小鹿,欣赏自己倒影的小鹿,还有干什么的小鹿呢? 想一想,说一说。
(出示)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有的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这段话中的小鹿的确活泼可爱,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学习语文,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读懂内容的层面上,体会到小鹿的可爱,必须再向前走一步,从理解内容走向运用语言,让学生说一说其他小鹿会干些什么,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这就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完成了语文学科独当其任的“任”。
夏天的小兴安岭鲜花遍地,作者写道:“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这美丽的大花坛里,一定有着不同种类的花,不同种类的花又有着不同的形状、不同的颜色,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练习表达,说一说还会有哪些颜色、哪些形状的花。
1.读一读写“夏天”野花的句子,感受野花的美丽。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2.夏天的小兴安岭色彩是非常丰富的,你读到了哪些颜色? 你想到了什么词语来形容?
3.还会有什么颜色呢? 加入自己想到的颜色,说一说。
(出示)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______、______、______,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4.紧扣“各种各样”,想象还会有什么样子的小花,运用自己想到的词语说一说。
(出示)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有像______的,有像______的,有像______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我们不能止步于学生读懂了内容、想象到了画面,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的实践。只有通过语言运用的实践,学生才能习得语言。让学生想象野花还有哪些颜色、哪些形状,并试着与课文中的句子相融合,练习着说一说,就是要落实学生的语言运用。
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可以说小兴安岭这座巨大的宝库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课文中描写到的“宝贝”只是“冰山一角”,要想对小兴安岭有更多的了解,要想深入地了解小兴安岭的资源,必须查找相关的资料。
课文第1 自然段写道:“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小兴安岭的树木多得数不清,自然不只有红松、白桦和栎树,一个省略号不仅表达出了树木之多,更引发了读者无尽的想象:到底还会有哪些树木呢? 既然孩子们可能会有这样的好奇心,我们不妨出示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平日里,我们出示的资料只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效果很单一,这里,不妨换一种思路,创造性地使用资料,不仅可以让学生汲取更多的信息,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朗读。
1.出示句子,学生读。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2.作者写树多,用到了非常重要的词语,你发现了吗? 谁能读出来? 我们闭上眼睛来听。
3.引导学生关注省略号:猜猜看,可能还会有哪些树?
生猜后师出示资料:小兴安岭还有落叶松、鱼鳞云杉、冷杉、紫杉、水曲柳、山杨、五角枫和春榆等树种。
4.指导学生加上其他树名,进行创造性朗读。
(出示)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设计意图:及时补充资料能够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对小兴安岭有更多的了解。这里补充资料的环节设计非常巧妙,从省略号切入,在学生猜还会有哪些树的基础上出示资料,会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紧接着的创造性朗读将朗读与表达无痕地融合在了一起,在读中丰富了学生的认知。
课文第4 自然段写道:“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朗读这句话,我们一定会被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等诱惑得想流口水。是啊,小兴安岭的确是一座宝库,这里的物产太丰富了,味道太诱人了。这句话中的一个“等”字让我们对这里的物产充满了想象和期待,到底还会有些什么呢? 我们不妨出示资料,让学生借用资料,创造性地朗读这句话,在读中加深对小兴安岭物产的了解。
1.自己试着读一读第4 自然段,看看你会被什么吸引。
2.欣赏图片后再读。
3.小兴安岭的宝贝还多着呢,大家看!
(出示资料)
山林内有野生药材320 多种,其中鹿茸、熊胆、麝香、五味子、党参、黄芪等十分名贵。
小兴安岭还是山野果、山野菜的丰产区。松子、山核桃、山梨、山葡萄、猕猴桃、草莓等山野果有30多种,蘑菇、木耳、猴头菌、金针菜、蕨菜等已被采集利用的山野菜资源有20 多种,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4.如果能够再选取一些诱人的果实,加上恰当的修饰词,你一定会读得让班里的小馋猫流口水的,试试看!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______的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的 _______ ,还有人参、_______、_______等名贵药材。
设计意图:阅读这篇课文,一般的读者会感受到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但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应当透过表象,看到本质,看到作者是怎样写的。这里出示图片和补充资料,虽然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语言运用实践提供了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作者的描写方法。我想,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也一定会对课文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