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怀刚
当今的高校大学生是我们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重要力量,是伟大中国梦的见证者和实践者吗,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有所学习,带头引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探讨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他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当代高校大学生是我们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重要力量。随着全球化的加快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将更加复杂,因此探讨和思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一群体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角色显得尤为必要。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所學习
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自觉站好位,关注自身价值观的培育,发挥好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2016年9月9日,习总书记回八一学校拜访师生时,提出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四个”引路人的新要求。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为今后高校思政课教师找准自身定位、发挥好关键作用指明了方向。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
比照其他课程,思政课富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和育人功能,肩负着特殊使命,其“一元性”很强。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某些东西是“必须的”“一定的”,更要说明,为什么必须这样,一定这样。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关注学生突出价值观教育的“因材施教”。
和其他知识传授相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育人”,而不是“育某种技能的人”。思政课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研究”之上,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教师要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二者有机融合。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采用“专业+道德”“专业+法律”的教学形式,将“道德”和“法律”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
(三)学习解决自身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本领,做青年学生的思想领航人。
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确还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如有的教师存在单纯的业务观点,把思政教育当成单纯的教书,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等。因此,要学习有效的解决办法,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者和虔诚践行者,担当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讲者和传播者。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所践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在需求,也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必然路径。2017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看望师生时,勉励法学专业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做好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同时,深入了解法律实际工作,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用正能量鼓舞激励学生。
(一)课上善于把自己视为绿叶,把同学变成红花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照本宣科式的讲授,是没有生命力的。现在的课堂上,往往全是被手机吸引的‘低头族,要想唤起他们的热情,必须在备课上狠下功夫。于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方面的最新时事、最新理念、最新社会现象都要搬到课堂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性思考。
(二)课下要善于创新教育活动,用实际行动作表率
大学生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仍然是投身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思政课老师可以牵头组织辩论、演讲、座谈、讨论等,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可以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活动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于举止投足之中,内涵于一点一滴的人生奋斗之中。
(三)善于巩固和发展于专业课教师对话和沟通,重在引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提倡“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思政课教师要带头对接学生的专业课教师,分析学科教材中潜在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因素,探究学科教学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契合点。此外,在建设校本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过程中,着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
(作者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