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2018-05-14 20:40于淑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骨科护理安全隐患措施

于淑霞

【摘 要】 目的:分析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骨科患者,依据护理安全措施实施前后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規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护理安全隐患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便秘、跌伤、坠床等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4.06,P<0.05)。结论:针对护理安全隐患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可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骨科护理;安全隐患;措施

在医院骨科中有较多的创伤、急诊患者,患者的年龄跨度较大,且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多种因素对治疗结果难以预计,因此,对于骨科患者的护理难度较大[1]。在骨科患者中的护理安全问题较严重,对患者进行优质、满意的护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可降低护理纠纷[2]。因此,笔者对本院收治的60例骨科患者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骨科患者,依据护理安全措施实施前后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2~73岁,平均年龄(47.52±3.61)岁;其中四肢骨折19例,骨盆骨质5例,胸腰椎骨折6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47.71±2.89)岁;其中四肢骨折18例,骨盆骨质7例,胸腰椎骨折5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依据医嘱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护理安全隐患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具体为:1)护理人员的专业综合素质:低年资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不足,专业水平低,易出现护理纠纷,影响护理质量;医院重视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再教育,使其认知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降低差错的发生;护理人员缺乏法制观念,护理人员会不可避免地触及患者隐私,将患者的隐私作为谈论话题,侵犯患者的隐私权,易引起纠纷;护理人员不重视对病例的书写,病例记录不及时;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观念,提高文书书写质量。2)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护理风险应急预案,若出现摔倒、失血性休克、猝死等事件,组织全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学习,提高风险的防范意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3)创造安全护理环境:病房内安置紧急呼叫系统,对于危重手术患者需调至观察病室,对于危重老年及小儿患者,应加床护栏,将锐器及暖瓶等危险物品应远离,以防出现意外伤害、烫伤等事件;定期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若出现破损及时进行更换与维修;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对于骨折固定稳定者,可进行踝泵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若疼痛不明显可进行直腿与侧腿练习;若骨折欠稳定者,术后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训练,术后1周进行直腿训练;若骨折极不稳定者,术后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训练,但需慎重。在训练过程中需注意安全。4)加强心理与并发症护理:骨科患者需长期卧床,易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并发征,因此,护理人员应协助家属帮助患者翻身,对于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进行疏导,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进行宣泄;根据患者的自身条件,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床上活动。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患者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情况;2)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分析,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情况

研究组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便秘、跌伤、坠床等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4.06,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当前,在新的医疗体制改革下,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骨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对护理人员在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加强对于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培养,让高年资护理人将临床护理中的经验与综合的能力等方面的知识与低年资护理人员分享,从而使低年资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得到提高;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尊重患者的隐私权,注重护理细节,最大程度地降低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学会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尊重患者,对于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告知;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取得患者信任[4]。同时,加强病例的书写与管理,使护理记录做到及时、准确,不得随意涂改,做好交接班工作;对于基础设施应确保完整;建立护理安全管理体制,成立护理质量小组,每周对于护理安全质量执行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对于出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便秘、跌伤、坠床等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4.06,P<0.05);可知,针对护理安全隐患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安全隐患的问题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冯艳涛.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2):252.

[2] 蒋娟.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01):251.

[3] 况晓梅,郝亚莉.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医药前沿,2015,05(13):252-253.

[4] 高健,邵玉丽.骨科护理安全隐患预防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1):389.

猜你喜欢
骨科护理安全隐患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院内预防骨科患者压疮中的应用研究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