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青
所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最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方面。
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就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新课程标准相配套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2018年)》也明确指出“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历史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充分说明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下的必然要求。
让学生具备历史思维习惯,这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素养最重要的基础,基本的历史学科思维方法主要有几种:分析历史的“三分法”、“背景分析法”、“历史结果分析法”。
分析历史的“三分法”,就是提历史事件基本是由“背景”、“过程”、“结果”三部分组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三分法”,是进行思考和分析历史的基本前提。
“背景分析法”是教会学生分析历史背景的基本方法,历史背景的基本要素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引导学生总结出历史背景分析的“公式”:历史背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每当分析历史背景就让学生按照这个思维去分析。
“影响分析法”必须要求学生要有一分为二的历史思维,引导学生必须思考:历史事件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胜利原因和失败原因)?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对事件本身,对当时,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以上這些方法教会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历史思维方法,从而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打下重要的基础。
历史知识多如牛毛,复杂异常,大部分学生反映历史知识越学就越混乱,不知道如何把知识串联起来,对于历史学科而言,“时间”是唯一能够把所有历史知识串连起来的线索,把握住“时间”就等于把握住历史的基本线索,再复杂,再多的历史知识在“时间”这一坐标下都可以一一找到它的位置,形成清晰的线索和脉络。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形成精确的历史时空观念,这样才能让学生构建基本的历史知识体系,才能让学生学会在特定的历史情景去分析和评价历史。为此,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让学生编写历史大事年表来强化学生的历史时间空观,具体做法就是让学生以时间轴为核心,把所发生的历史大事一一在时间轴列出来,从而强化学生的历史时空观。
现在的高中历史书是以专题史来进行编写,必修1是政治史,必修2是经济史,必修3是思想文化史。这样的编写就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人为的断裂开来,使学生缺乏对过去历史的整体了解,难以形成完整历史知识体系。所以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必须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利用通史的教学方法去推进课堂教学,以使学生从整体中感知当时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相互关联。比如,在讲必修3第7课《启蒙运动》中,在分析启蒙运动的发生的原因时:我列出了17、18 世纪,法国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思想上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已经大大解放人们的思想;科学上牛顿经典力学等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等史料,让学生明白正是这些因素合在一起从而促使启蒙运动在法国的发生,这就使学生明白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是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历史学科是一门严密论证的人文学科,对历史的探究主要是以史料为依据,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正确、客观的认识。比如,我在讲述必修2第13课时《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时,我就给学生播放是“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并把歌词通过PPT投影出来,并就歌词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读,然后提出问题“你从中可以获取那些历史信息,对这些信息判断的依据在哪里?”这样一来既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的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
总的来说,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只有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提升我们的教学艺术,才能增强历史课堂的活力,才能让学生更喜欢历史课堂,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