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猛龙碑》为公元522年所刻,无书写者姓名。碑文共24行,一行46字,属于魏碑楷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碑刻作品之一,其书写笔锋劲健雄俊,后被世人推崇为“魏碑第一”,为开启初唐楷书法则的重要碑刻作品,奠定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目前该碑石珍藏于曲阜汉魏碑刻馆。本文从阐述《张猛龙碑》的历史背景和书法特点入手,然后分析前人书家对于《张猛龙碑》的探究与传承。
关键词:《张猛龙碑》;历史背景;书法特点
一、《张猛龙碑》的历史背景
《张猛龙碑》现珍藏于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图1),整块碑高226、宽91、厚24厘米。全碑共有26行,一行有46字,碑文主要记录和歌颂鲁郡太守张猛龙兴办学校、发展农业的功绩[1]。有额,浮雕蟠龙纹。
张猛龙,字神囧。“囧”字,赵崡疑为“囦”之误,“囦”即“渊”,此说不当。顾燮光、启功认为即“囧”字别体。囧有围义,古代太仆官职司养马,乃有囧卿之号[2]。而龙喻神驹,豢龙必以神囧,正与古人名、字取义相应相合。正史无传,魏孝明帝熙平之年(516—518)出任鲁郡太守[3]。政績突出,郡人刻碑赞颂其功绩,碑文之末刻有属官官职、郡望、姓名,碑阴为属官及族望题名[4]。
《张猛龙碑》碑阳和碑阴篆刻的内容为记录和歌颂鲁郡太守张猛龙的生平及其对兴办学校、发展农业和教育事业的事迹,字数较多,但是全碑没有体现撰书人的姓名[5]。
《张猛龙碑》在历代碑刻作品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属于魏碑楷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碑刻作品之一,在明清时期被众多书法学家所临摹和研究,被世人推崇为“魏碑第一”[6],这与该碑刻作品形成的历史背景有着紧密关系:
第一,《张猛龙碑》刻于北魏正光年间,在这一时期,北魏正好处于鲜卑拓跋族统治之下,鲜卑拓跋族是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具有威武雄壮、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而且这种豪放雄壮的民族风情对当时社会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张猛龙碑》的笔锋特点可以看出,点画字形体现出威武、雄壮、坚毅的整体气韵,与当时鲜卑拓跋部民族豪放雄壮的民族性格交相辉映[7]。
第二,北魏时期北方地区没有统一前,当地人民长期生活在战乱中,人民逐渐将追求和平安定生活的希望寄托于佛教和道教,从而为佛道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优渥的条件,使得当时的儒家文化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并促使南北方文化以及各个民族的文化在战乱环境中相互交流、碰撞和融合,是影响《张猛龙碑》威武、雄壮、坚毅的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
第三,曹魏时期统治阶级有禁止碑刻的政策,而北魏时期统治阶级放开了对碑刻的约束,使得墓祠碑、功德碑、纪事碑等碑刻文化繁荣发展,而《张猛龙碑》正是在这种宽松的碑刻政策环境下建立起来的。
第四,该碑立碑的历史时期正处于书法体式演变时代,这个时期楷书逐渐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起来,并蜕变成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的一种独立的书法体式。但是北魏时期的楷书书体尚且处于初步成形阶段,与后世楷书相比并不成熟。这种尚且比较稚嫩的楷书书体从《张猛龙碑》的艺术风格中可以看出,它的用笔和点画仍然保留了隶书的意蕴,因此在隶书向楷书演变的历史时期,也是影响《张猛龙碑》的艺术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张猛龙碑》的书法特点
(一)点画
点画是汉字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点画呈现的样式和形态,在单个汉字中决定了该字体现出的神态和面貌。《张猛龙碑》整个碑刻中的文字点画呈现出坚毅、刚强、雄壮的神态面貌。以粗细点画为例,较粗的点画没有展现出丰腴饱满的感觉,如碑中的“史、之、是”中的捺画,虽然展现的是粗点画,但却是摒弃了阴柔之感的阳刚与雄壮之气;较细的点画呈现出细却不弱的特点,有些点画虽然细,但是没有给人以弱不禁风的感觉,较细的点画同样给人展示出力量的美感,如碑中的“其、乎、初”展示的点画虽然笔锋较细,但是却凸显出刚劲的力量之美。《张猛龙碑》使用楷书书写,虽然不像唐楷那样拥有完善的楷书体系,但是篆刻人细心刻画每一笔,足以展现该碑刻的独特美感。书法之所以能够向世人展示多种姿态的美感,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点画变化多端,展现了独特的风韵之姿。该碑点画变幻莫测,这也是其独特所在。《张猛龙碑》点画折转起笔干净利落、棱角分明,点画与点画之间交代清楚明朗,比如“魏、鲁、郡”三字,起笔和转折的地方突出方正明朗之感。
(二)结体
结体是体现字体态势、俯仰的视觉感官状态,因此每个时代的字体都有其独特的结体方法和特点。该碑结体的特点为一“险”字,我们在欣赏碑文中的字体时,从起笔到收尾之处,中间经历了惴惴不安到惊喜若狂的心路历程,这主要是因为该碑凸显“险”的结体特点。首先,该碑的总体态势为右仰,它与唐楷的中庸存在着巨大的区别,《张猛龙碑》的右仰态势具有夸张之感,比如碑中的“清、高、壑”,仿佛再加多一分力气,整个字体就会倾倒一样。虽然碑中的字都有险绝的特点,但是不缺乏平衡之笔来让整个字从濒临绝境中生存下来,让险绝的态势复归平正,进而给人以险绝与周正结合之感,这种感觉寓于整字之中。其次,中宫合抱紧收,《张猛龙碑》中宫以“紧”作为处理手法,放弃了平行等距的排列方法,凸显出收放自如的关系,从视觉上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这是该碑结体的重点特征,比如“秦、金”,这两个字可看出中宫凸显出合抱紧放的含义。第三,《张猛龙碑》字体左半部分点画呈现出放开的特点,但是右边半部分点画呈现收拢的特点,使得整个字体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秦、金”就体现了左放右收的特点。
(三)章法
一般来说,楷书的章法特点就是横平竖直、竖有列、横成行的原则,该碑的章法在横列布局上与其他楷书大体一致。《张猛龙碑》的整行行距和整列列距相差不大,但是受到结体的影响,在纵列中字体的中心没有排列笔直,这样看起来字体各个独立、参差不齐。但是从全局碑文来看,在章法上却体现出整齐之感,在错落中虽不整齐,却体现出一种豪放澎湃、不拘一格、气贯一体的态势,视觉上尽管有楷书的章法特点,实则凸显壮丽豪迈美感,可谓回味无穷。
《张猛龙碑》展现的独特魅力,正是点画、结体、章法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交相辉映而产生的,使得此碑冠绝古今。纵观《张猛龙碑》整体,其凸显的神韵既有高古之韵,又有秀逸之致,壮丽豪迈之中又夹杂着气定神闲的特点,犹如一位文武兼备的将军,既能够开弓射箭、驰骋疆场,又能辗转文坛、饮酒赋诗,行为淡定、从容、绝不扭捏,所以此碑文以其独特的风姿被后人所推崇和学习。
三、前人对《张猛龙碑》的研究与传承
关于《张猛龙碑》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的《金石录》中,孔传《东家杂记》、郑樵《金石略》也有记录,但是上述文献只是录入性记载,并没有发表个人分析和评价。本文从对此碑有评价的明代开始论述:
(一)明代书法家的记录和品评
明代书法家赵崡在《金石萃编》对该碑有很高的评价,他說整体碑文笔锋穷劲,有险峻之姿,对唐代欧、虞楷书有重要启迪,也为后世楷书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基础[8]。明代郭宗昌对此碑也有详细的评价,他表示学习此碑能够改变唐楷方整的馆阁之态;从学习笔法的角度看,他认为该碑为后代开拓了深入且辩证的研究路径。明代的帖学兴盛,碑学发展与帖学的强劲态势相比较为缓慢,且研究不够深入和细致,只是作为记录,因此明代对碑学品评研究的书法家较少。
(二)清代书法学家的研究和推崇
在我国书法史上,清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书坛中帖学的发展逐渐衰微,碑学逐渐繁荣起来,清前期虽然依旧以帖学为主,但是改革思想发展起来了,尤其是碑学文化蓬勃兴盛,书法学家对金石研究的兴趣越来越浓,从而有效打开了书法家的眼界,将研究的重心从帖学转移到碑刻方面,碑刻书法逐渐被书法家所接受。碑学发展到清代中期已经有一定规模,清末时迎来顶峰,书坛中访碑的风潮日益兴盛,书法家冲破帖学的枷锁,开始从碑刻中吸收书写方法,而在碑刻中取法的实践派有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等,都是成就巨大的书法大家。在理论研究方面,则有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等。
(三)近现代书法学家的研究和传承
清代书法家已经确立了《张猛龙碑》“魏碑第一”的地位,而近现代书法学家对于该碑的研究逐渐深入,研究更加突出细节研究,实践方面则突出取法技巧。李叔同是近现代书法大家,他对于该碑的临摹与取法有独到之处。从图2中可以看出,他临摹的作品结体险峻、线条浑然天成、形神具备,具有《张猛龙碑》雄壮浑厚的气势,他的临摹作品已经从碑刻的形态中脱离出来,用墨迹的方式将此碑的神韵完全展现出来,可谓是形神兼具的作品。他的作品充分吸收魏碑雄浑壮丽的精髓,但又融合了自身的特色,笔法古劲、含蓄内敛。现当代书法家启功曾以诗句对此碑评价,他认为此碑劲挺如松柏,峻拔如石壁,每日临摹都达不到碑中的意境与高度,可以看出他对此碑评价之高。
四、结束语
《张猛龙碑》在历代碑刻作品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魏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被后世众多书法学家所临摹和研究,被推崇为“魏碑第一”。学习此碑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点画力求精准;二是临摹时宜写大字,尽量把字放大来写;三是注重气韵和章法布局,用笔上要辩证地透过刀锋看笔锋,点画力求自然婉转,不要刻意画行。要正确把握方圆之度,提笔和按笔要缓和,不能大起大落,凸显整字沉着、内敛之美。
参考文献:
[1].名家临名帖——赵之谦临《张猛龙碑》[J].书法,2021(01):140-141.
[2]姜荷莉.解密《张猛龙碑》的风格之美[J].江苏教育,2020(53):28-31.
[3]李春艳.奇正相生 清纯峻逸——《张猛龙碑》艺术特色及历代评析[J].美与时代(中),2016(08):130-131.
[4]王崇慧. 结构精巧 变化无端——研习《张猛龙碑》的感悟与创作实践[D].河南大学,2017.
[5]倪祥武.“势”在必得——论《张猛龙碑》中的“险峻”审美因素[J].书法,2019(11):142-145.
[6][7]冯茜.透过刀锋看笔锋——从刻、拓角度再析《张猛龙碑》[J].东方收藏,2019(19):69-72.
[8]王佑贵.材料 视阈 观念——以传播学视角看《张猛龙碑》的“经典化”历程[J].中国书法,2018(10):123-128.
作者简介:
孔志刚,从事博物馆文物管理与研究工作。大学学历,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物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