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面陶鬲的发展研究

2022-07-08 09:50曲亚楼
东方收藏 2022年6期

曲亚楼

摘要:山东地区龙山文化晚期的陶鬲,相对国内其他地区来说,出现时间较晚。从目前已经出土的素面陶鬲位置来看,基本上是沿着古代济水的走势发展的,已有研究显示这或许和大规模的族群迁移有关。在山东地区已经出土的陶鬲中,外形呈素面的占绝大部分,具有浓厚的当地文化特色。在龙山文化后续的岳石文化中,几乎看不到素面陶鬲,这也为年代的推算提供了参考。本文首先阐述山东龙山文化,介绍素面陶鬲的来源和背景,而后就其分布情况进行论述,最后以山东德州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陶鬲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山东地区;龙山文化;素面陶鬲

山东地区龙山文化的陶鬲大多为素面,如文献记载中的“山东的陶器一直以素面或表面磨光为主”那般。当前,在山东各遗址中出土有一些陶鬲,这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陶鬲的关注。以下基于山东龙山文化,对素面陶鬲的发展历程进行讨论。

一、山东龙山文化概述

龙山文化泛指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由于这类文化最早被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山东龙山文化,距今4350至3950年。这一时期是我国制陶历史上的巅峰时期,其不仅大量采用快轮制陶技术,而且器物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精细,磨光的黑陶数量占据多数,陶器表面光亮如漆,含沙量低。

龙山文化处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在这个时间段里,当地的农业和畜牧业都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主要是以狩猎、打渔、畜养牲畜等为主。此外,当时的人们已经制作出数量多、种类多的生产工具,快轮制陶技术也较为普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再加上当时的占卜等巫术活动较为盛行,可能已经出现了铜器,而社会形态也进入了父权制社会,人们开始保存私有财产。因此,这些因素可能和龙山文化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

二、素面陶鬲的发展背景

20世纪40年代,考古学家苏秉琦就提出了观点:“瓦鬲似乎不是黑陶文化的固有成分。”1947年,史前考古学家裴文中在其《中国古代陶鬲及陶鼎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不召寨为鬲之发源地,而城子崖之鬲,则由不召寨抄袭而来。”[1]而后,高天麟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受西部影响,逐步产生了山东地区的陶鬲。但是,李伊萍等学者在研究中却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他们认为从对于素面陶鬲的直接影响因素来说,山东地区周边文化的作用并不大,其应当是从山东本地文化传统延续出来的,结合当时的环境影响及外来文化,从而加以改造优化最终得到的结果。结合历史情况来看,山东龙山文化集中在黄河下游,中原龙山文化集中在黄河中游,二者相比,山东龙山文化中的远距离传播因素较为匮乏。与此同时,在龙山文化的早期,山东地区的炊器并没有获得较大的发展,其主要是以鼎作为炊器。一直到龙山文化晚期,社会上才突然涌现出一大批的陶鬲,尤其是个别地区还见有陶鬲直接取代鼎的情况,陶鬲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炊器。可见,这一观点和陶鬲的器型,以及出现的时间、地方等高度一致,也直接证明了山东地区的素面陶鬲并不是由山东本地文化延续出来的,而应当是和当时族群大规模迁移的情况相关,在迁移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学者王树明在研究中指出,陶鬲的产生和夏族东迁的现象有一定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历史上一旦发生了激烈的部族战争,都会引起考古学文化面貌的变化,同时战争造成的入侵一般都是强势性的,那么当时的人们不管是在物资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发生变化,因此,这样的一种变化也会体现在考古学的文化面貌变化上。[2]例如,在龍山文化晚期,王湾三期文化逐步朝着南方发展,最终的结果就是石家河文化覆灭,这二者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关系。从后续兴起的后石家河文化中,我们通过研究能够得知,后石家河文化中的文化因素源自于石家河文化中的因素,并没有达到一半,新文化和旧文化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又如,学者韩建业在研究中指出,在龙山时代晚期,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老虎山文化也十分强势地朝着南方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晋南陶寺文化逐步走向灭亡,二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3]对于山东地区来说,在龙山文化时期出现大量的素面陶鬲,特别是在晚期的时候,一度改变了人们使用炊器的习惯,但是由于变化的面积较小,并不能够从整体上影响山东文化。例如,茌平尚庄第三期文化层中出土了素面陶鬲25件,从器型上来看,它们都具有十分浓厚的龙山文化色彩,如陶器中的子母口、铆钉状圆饼等,以及“V”字形鼎、肥袋状甗等,所以该遗址十分具有代表性。同样还有邢寨汪遗址,出土了大量样式丰富的鸟喙式鼎、黑陶“V”字形器、Ⅱ式灰陶罐等。综上,将素面陶鬲的发展变化和部落战争联系起来不够具有说服力,其出现更有可能是一种和平式的局部变化。

实际上,通过研究素面陶鬲,我们能够从中发现外来文化因素,也能感受到龙山文化自身强烈的风格,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素面陶鬲。通过了解素面陶鬲出土的众多遗址,其中存在较为明显的考古学文化和谐共存现象。具体而言,龙山文化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灰陶占据较大比例,其次是褐陶,黑陶的数量明显减少。同时观察陶器的外观,其表面的装饰以素面占据大部分,但是少部分陶器也有篮纹、绳纹等装饰,这些就是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结果。龙山文化时期人们居住的房址大部分为长方形地面式建筑,并且具体的构筑方式还沿用了平底挖基槽、槽内密布柱洞等。同时还有少部分人在构筑时会在墙面加抹一层白灰面,这和后岗二期文化相似。[4]像这样两种及以上不同性质的考古学文化共存于同一个遗址中,说明这些文化彼此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它们不仅能共存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下,还能保持各自的文化特征,可能是不同部族之间构建了和平联盟关系,导致最终的变化。

三、素面陶鬲的遗址分布

通过梳理已有文献资料,可以明确山东龙山文化陶鬲地址分布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鲁西南、鲁西北、鲁中。其中,鲁西南主要有济宁程子崖遗址、梁山县青堌堆遗址等;鲁西北主要有李孝堂遗址、教场铺遗址等;鲁中主要有邹平县丁公遗址、五里遗址、宁家埠遗址等。其他地区几乎看不见陶鬲的身影,即便是个别时候会有出土,数量也是少之又少。例如,在尹家城遗址中出土数量较大的陶器,共1351件,但其中仅1件陶鬲。与此同时,山东龙山文化陶鬲大部分的外形为侈口、方唇、素面,少有一些陶鬲装饰有盲鼻或贯耳,且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大,相似性较高。通过分析陶鬲的分布位置,可以得知其大致是呈西南至东北走向,这也和前面提到的与古代济水流向差异不大。在我国的历史上,济水十分重要,其属于“四渎”之一,在《尚书·禹贡》中对其有明确记载:“汶,又北,东入于海”。[5]在后续的时间里,历代学者先后对济水水道和变迁情况作出了仔细的勘察考证,辨明了古济水的水道走向。在历代学者的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史念海的《论济水和鸿沟》,其中明确指出:“古济水经由黄河中分流,而后流入到荥泽……再经今高苑镇和博兴县之北,向东北最后入于海。”和已经挖掘出来的陶鬲遗址位置基本吻合。

通过分析海岱龙山文化具有代表性的陶器出土遗址,尚庄遗址H108、H120与丁公遗址H1142与龙山文化第五期第8、9段相似度很高,程子崖遗址G3和龙山文化第五期第9段的相似度很高。与此同时,在邢寨汪遗址中已经挖掘的部分属于龙山文化第五期……从这些情况进行整体分析,能够得知在龙山文化的第五期,大约就是素面陶鬲的出现阶段。通过建模分析,可以推算出海岱龙山文化的出现及盛行时间为公元前2600至前1900年。但是,由于现有资料不全以及各个时期的年度跨度较小,所以并不能够进一步确定海岱龙山文化各期的绝对年代。[6]在此基础上分析龙山文化的发展特点,我们可以大概得出各个时期的绝对年代在100年左右。结合现实情况进行推算,可以认为素面陶鬲的出现及盛行时间大约处于公元前2200至前2000年。

四、邢寨汪遗址出土的灰陶鬲

禹城市梁家镇的信家双庙村、前红茶村和十里望镇的田屯村、程庄村四个村庄之间有一大片低洼地,被当地人称为“邢寨洼”。在“邢寨洼”的中间位置有一个古老村庄的遗址,称为“汪”。又由于“汪”在邢寨洼,故也常被人们称之为“邢寨汪”。20世纪50年代初期,邢寨汪遗址的痕迹十分明显,在当时路北有一大片带有灰色瓦砾和焦土的空阔地,十分空旷,没有种植其他植物。后来,考古团队前来挖掘,留下了很多坑穴,也保留了较长的一段时间,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被人开垦种上了庄稼。慢慢的,邢寨汪这一遗址也从人们的印象中逐渐淡化了。

邢寨汪之所以出名,不仅是因为这里有很多神奇的传说,还与此地出土有龙山文化时期代表性的器皿灰陶鬲有关。经鉴定,邢寨汪遗址属于龙山文化。从文物样式辨认,鲁北早期居民与鲁东的情况有不少区别,与河南的龙山文化差异更大,但从喙式鼎足、黑陶V字形的器足来看,与茌平第三期文化的面貌基本相近,和鲁西梁山青堌堆、泗水尹家城的出土文物也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在邢寨汪出土的素面鬲,是在山东龙山文化诸遗物中,即尚庄、尹家城之后的又一次发现。由此认定,它在考古文化分类上,应属于山东龙山文化德鲁西北类型。邢寨汪出土文物的发现,引起了考古学界的重視。

1979年冬,考古人员在邢寨汪的古瓦砾荒坡上,进行125平方米面积的重点挖掘(此地南北100米,东西60米,总面积为6000平方米),找到了龙山地层,出土并复原了119件龙山文化先民们使用过的陶、石、骨、蚌器。其中除有较多的黑陶外,另有蚌刀,刻有符号的古匕、石刀(收割工具)、骨、石制的箭镞(狩猎工具)、陶制网坠(捕鱼用具),还有各种类型的鹿角、陶、石、骨、蚌器。

如图所示,这是一件邢寨汪遗址出土的灰陶鬲,其口径27.5、通高36厘米。夹砂灰陶,直口,折沿,方唇,短直颈,深腹,下承三袋状足,口沿与颈下各饰两周凹弦纹,颈下两侧各附贴一宽带状系。

五、结语

鬲在古时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大,是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器具,鬲氏发明的炊具鬲开创了中华文明的先河。同时,在山东德州的原始文化遗址中,鬲也是十分典型的器物。目前,在德州市的众多遗址中,已经发现了大量的鬲状陶器。可见,德州和鬲有着很深的渊源,通过研究素面陶鬲能够进一步了解历史变迁及文化。

参考文献:

[1]常怀颖.晚商殷墟小型墓随葬陶鬲的若干问题[J].三代考古,2021(00):301-321.

[2]王迪.从封堵陶窑火门的陶鬲管窥商周时期烧(灰)陶观火的技术选择[J].三代考古,2021(00):621-627.

[3]刘俊男,易桂花.湖南宁乡炭河里古城出土陶鬲研究[J].四川文物,2020(05):81-87.

[4]李晓健.太行山东麓地区东周陶鬲谱系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19(02):165-178.

[5]牛世山,岳洪彬,岳占伟.殷墟文化的多元因素再分析——以陶鬲为例[J].南方文物,2019(05):68-76.

[6]王鑫玥.白金宝遗址陶鬲研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03):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