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妮娜
高校安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安全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措施,在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学校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新时期的校园环境,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创造和谐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1 概述
随着我国高校的对外开放,高校安全管理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学校各个部门的压力都在增加,为改善校园环境,不得不聘用校外人员进校务工,使得校园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我国高校教学、科研事业的迅猛发展,综合型大学的实验室正在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和设备密集的综合型教学科研基地发展。在我国高校实验室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尤其是忽视实验室的安全设施投入和管理制度保障,实验室中涉及的安全与环保的问题量越来越大、面越来越广。这些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学校自身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家各有关部门,如教育部、环保部、公安部、卫生部、国家安全生产办公室等,时有各类文件下达。高校安全管理已成为我国高校发展最为基本而又至关重要的管理环节。
2 高校安全工作现状
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海洋中存在暴力色情、西方自由化思想和恐怖主义等大量有害信息,网络传销、电脑游戏、网络诈骗也严重危及学生安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学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危害。
随着我国高校打破传统办学模式,对外开放,逐步走向社会,走向市场,高校对外开放开展业务也逐步增多,外来人员到高校工作也随之出现,如果不进一步完善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相应安全监管力度,势必会给高校安全留下不少隐患,社会化管理对学生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同时,由于学生规模激增,学生宿舍以及实验室的数量等硬件设施与学生供求矛盾愈加突出。为了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和师生员工的生活条件,促进其自身的建设、发展,高校需要改变原有的用工制度。聘用大量的建筑工、临时工、合同工等进入校园内部工作,由此导致治安管理难度加大。
如今高校普遍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监管不力的现象。高校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导高校安全管理的标准和依据,只有完善健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才能使高校的安全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果安全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就会出现漏洞。长期以来,部分高校实验室在安全管理制度构建上还不是很完善,面对实验室安全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管理人员应及时修订相关的实验室安全制度和制订操作性较强的实施细则及配套制度。日趋完备的安全预案和安全规章制度,将逐渐的保证安全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从实践层面上保证学院的安全和降低学院的事故发生可能性。拿我院来举例,每年都会定期举行安全教育,尤其是对刚进入实验室,不熟悉环境的研究生及本科生,进行安全教育,以保证实验过程中无安全事故的发生。
3 高校安全工作对策
3.1 治标与治本结合
管理者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信息海洋中的有害信息进行有效的过滤;对于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同学,要进行及时的疏导。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尽力使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零;让学生从潜意识里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3.2 深化教育与强化管理结合
高校应充分利用形式多样、实用而有效的各种手段进行教育,书面或电子版本的材料、网络视频材料、集中听课等都是可以考虑的形式。对刚进校的新生进行心理测试,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的同时,也便于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已有部分实验课程建立了考试题库和网上考试系统,大学生在对实验进行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对于研究生,学院先进行有共性的安全知识教育普及,导师、实验室安全负责人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对所从事研究项目的各种潜在危险有基本的认识,防患于未然。
3.3 严密的人力防范和高新技术防范结合
在人力防范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各类高新技术为高校安全作贡献。我校部分实验室已经建立了安全准入制度,持有门禁卡以外的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实验室重地,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这种安全准入制度在以后有望得到推广普及。另外,实验教学大楼的烟雾报警系统、喷淋系统等可以及时的发现灾害并自动报警或自救,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损失。
4 结束语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创建科研成果并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场所,其安全管理水平不仅反映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也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高校校园和实验室安全管理,就必须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大校园及实验室基础设施投入,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責任制,这样才能够为广大师生和工作人员提供安全、文明、和谐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