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
【摘 要】 目的:对乳腺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接收的行乳腺癌切除术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依据对应实施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划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0例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针对两个小组所获取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SAS (29.1±3.3)分、SDS (45.7±5.1)分、生活质量(24.1±2.9)分,对照组(41.8±3.9)分、(70.9±5.4)分、(37.2±4.5)分,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2.0%,对照组66.0%,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 乳腺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本研究随机选择本院接收的行乳腺癌切除术的100例乳腺癌患者,分別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其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收获了显著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行乳腺癌切除术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对应实施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划分为两个小组,研究组50例患者中,最小年龄34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45.1±6.1)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6±0.6)年。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63岁,平均(44.8±6.4)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1.5±0.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较无明显差异,具备研究比较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即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严密观测患者体征症状,对患者采取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
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步骤为:1)术前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术前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观察患者情绪转变,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引导患者正确、乐观地看待手术造成的乳房缺失,缓解患者一系列负面心理情绪,确保患者积极面对手术。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指导患者做好保暖准备,协助患者进行有效排痰等。2)术中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当协助患者保持合适的手术体位;运用温水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擦拭,用毛巾包裹患者手臂,放置在托手台上,并于患者扇子、肩背部垫软枕;取活检过程中,患者处在清醒状态,与患者开展相应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手术中患者全身麻醉,护理人员应调节好患者体位,防止由于血流不畅使得患者身体产生麻木感。3)术后护理干预。将患者送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应当紧密关注患者意识状态,监测患者体征变化,一发现有问题,要第一时间上报给责任医师。运用有效的镇痛方式,并提前为患者打好预防针,告知患者手术会造成疼痛的必然性。必要时运用镇痛药物减轻疼痛。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开展好患者并发症护理工作,如果患者出现并发症,应当及时采取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比较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后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将各项研究获取数据传输至电子计算机系统开展统计学分析。其中,选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况开展评定;选取欧洲癌症研究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1]。运用医院自主制作的调查问卷,就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服务水平开展评价,评价总分为100分,其中,十分满意(>90分);一般满意(60~90分);不满意(<60分)[2]。
1.4 统计学处理
选取SPSS 12.0统计学处理软件对本次研究各项观察指标开展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运用(±s)表示,计数资料运用[n(%)]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统计得出P<0.05,则意味着研究所得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SAS(29.1±3.3)分、SDS(45.7±5.1)分、生活质量(24.1±2.9)分,对照组(41.8±3.9)分、(70.9±5.4)分、(37.2±4.5)分,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2.0%,对照组66.0%,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护理干预指的是护理人员基于护理诊断指导,结合实际疾病特征及患者实际情况,在围手术期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以促进收获良好的护理治疗效果。乳腺癌作为一种临床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已然转变成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一项重大疾病[2]。临床治疗乳腺癌往往会运用乳腺癌切除术,围手术期通常因为患者自身相对强烈的应激反应而对患者预后造成不利影响,再加上手术为患者带来的痛苦及术后胸部外形的变化,使得不少患者会抗拒治疗。
乳腺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围绕术前、术中、术后患者不同需求开展,进而可有效达到提高护理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充分的术前准备促进手术的有序开展,术中暖心的交流,促进患者不良情绪的消除,术后采取有效的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缩减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治疗效果[3]。本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组SAS(29.1±3.3)分、SDS(45.7±5.1)分、生活质量(24.1±2.9)分,对照组(41.8±3.9)分、(70.9±5.4)分、(37.2±4.5)分,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2.0%,对照组66.0%,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与王雪等[4]、刘冉等[5]研究所得结果具有统一性。
总而言之,乳腺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顺英.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7):129-130.
[2] 周丽芳,陈述政,徐民,等.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31):157-160.
[3] 雪晴.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04):447-448.
[4] 王雪,张志茹,杨霞.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6,34(04):1001-1002.
[5] 刘冉,宋美华.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