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江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法,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当中,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文章主要研究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法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不但要求教师传授一定的物理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利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顺利开展物理实验,使学生不再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收集、研究、加工物理信息的能力,可以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问题教学法最早出现于美国,是与传授法不同的一种教学方式,利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问题教学法是在充分研究心理学与教育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与建构主义、元知论、反省论是相契合的,讲究在教学中开展互动,做到启发与引导学生,是一种新型教学法。
(一)应用中的表现
问题教学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是自朴素教学法发展而来的。问题教学法的狭义内容指的是教师讲解本节内容后,为学生设计合理的问题,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问题教学法自教育出现之初即存在,是一种最为普遍的教学法。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史,在历史发展中更是涌现出大量卓有成就的教育家,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自成体系。当前存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问题教学法包括:利用一般手段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确定最为合理的解决策略,及时总结验证。
但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我国高中物理教学还是以传统讲授法为主,不同地区在应用问题教学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师生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高中物理应用问题教学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大多高中物理教师不能全面认识问题教学法,有的年龄较大的教师坚持使用传统教学法;第二,学生不认同问题教学法,有的学生认为问题教学法对学习无助,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不感兴趣,更不希望教师点名自己回答,认为问题教学法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原因分析
由于我国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致问题教学法不能迅速推广,高中课程教学时间较紧,教学任务过多,存在着大量考试测验,在时间上不允许应用问题教学法。高考还是以分数为主,因此大多高中物理教师一味要求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最近几年,高考题目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作为重点,因此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大量的基础习题,希望学生通过多次练习提高分数。
(一)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问题教学法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第一,在提出问题与研究问题过程中,不限制于课堂学习,可以延伸到课外,教学空间也表现出较强的开放性,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利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参观访问的方法,可以是个人独立研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教学问题设计不拘一格,不只是重视研究物理教材中的问题,也可以研究历史、政治等方面的知识。
(二)具有较强的激励性
出现了问题才能投入到思考当中,因此,问题教学法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应用问题教学法过程中,提出问题的人员不但包括老师,也可以是学生。这些问题可以来自物理教材,也可以是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学生提出问题以后,能有效调动研究的积极性,有时只凭借学生的独自努力不能顺利解决,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再次投入到思考当中,最后解决问题。这些都是问题教学法的效果。
(一)要设计趣味性问题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拥有了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才能主动投入到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主动开展探索与尝试,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法,要为学生设计充满趣味性的问题,同时不得脫离物理教材,可以充分利用物理课本中的漫画、故事、声音文件、各种现象等,问题对学生应该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可以将学生引入到问题的研究情境中。
(二)要设计拓展性问题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还需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问题的拓展指的是问题设计应该结合教材,但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可以进一步拓展到课外,从而将物理学习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所以教师在设计物理问题时,要紧扣教材,明确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为学生呈现丰富的课外知识,实现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三)要设计生活化问题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必须为生活服务。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带有明显的生活特点,做到这一点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一)问题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1.结合物理实验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入研究,选择最为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利用物理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大胆创造。可以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改变实验。如“液体表现张力的研究”实验中,可以将教师操作的部分改为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的学生提出可以使用弹簧秤测量微小力的方法得到液体的表面张力。在实验过程中,完成一个环节的操作,则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教师根据实验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回答,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下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创建高中物理的高效课堂。
2.利用变化来设置问题情境。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物理习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变化性,学生解题通常要用到物理概念与定律。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总结解题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如在学习“单摆”知识点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单摆的周期公式,也观察了单摆的模型,教师可以利用原来的单摆模型为学生创建一个匀强电场环境,为学生呈现问题情境:在此情况下如何求得周期?结合匀强磁场呢?很多学生可以在教师问题的启发下掌握单摆周期,同时也学习了电磁场知识。
3.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性情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已经普遍应用于各科教学中,出现了大量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直观形象的学习内容,为学生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活动。如在学习“平抛运动”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有关视频与图片,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中,接着为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平抛运动的实例,教师及时结合这些生活现象提出问题,将学生引入深深的思考当中。
(二)问题教学中问题的设计策略
1.教师提问。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法过程中,首先要为学生设计一定的问题,然后在问题的引导下开展探索与研究,最后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提出学生不易于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出问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得过难或过于简单。
2.学生提出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由学生提问,再投入到问题的探索当中。在物理教学中要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投入到物理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较高,教师则需及时表扬,并在此问题的引导下开展问题教学,自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问题教学中问题的解决过程
1.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客观事实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例如,要求坐过过山车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演示过山车模型,鼓励学生开展讨论。这种教学过程是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学习联系在一起,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解答物理问题。
2.在合作探究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物理教学中还可以应用合作探究学习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学习“酶”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温度与酸碱度對酶的活性具有哪些影响”的问题,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为每一位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去探索。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可以开展小组合作,鼓励小组间进行竞争,营造了物理学习的良好氛围。
总之,物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丰富的物理知识,还要敢于追求真理。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物理教师要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利用将物理实验与学生知识经验的结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设计合理的问题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魏正宏.让学生面临问题——物理教学中有效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几点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01):9.
[2]高瑞胜.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浅议[J].高中数理化, 2014(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