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剑辉
【摘 要】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有关教育的各类文件都明确提出:教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而机器人教学是以应用型设计为主,具有思路广、用途多、实践性强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宽广而丰富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本文探讨在机器人教学下如何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构建一套科学规划并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以更好符合未来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机器人教学 核心素养 评价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在《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是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并且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
目前,全国许多中小学生都开设了机器人教学的相关课程,其学科知识包含了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件、硬件等方面,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科技知识和实践能力,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发明的潜能。如今,课程在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方面都发展迅速,但由于开设的时间较短,在学科的评价方面还有待完善。笔者在中学从事了近五年的机器人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了一套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评价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
那什么才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简单来说就是需要把学生培养出什么样的特质,它规定了教育教学的工作方向,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经笔者研究发现,我们希望学生通过机器人的学习,培养其具备以下特质:
第一,积极参与、承担责任,知识技能和情感道德价值观同步发展;
第二,灵活处理各种信息,懂得将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运用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第三,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探究精神;
第四,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信息素养。
据此,笔者构建的核心素养评价体系是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内容进行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二、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其评价是审视建构过程的一面镜子,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评价应该基于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者的进步[1]。评价的目的让教师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不断修改和提炼自己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建构性的学习,持续的获得进步。
2.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具有言语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七种智能。
机器人教学属于技术课程的教学。是一门集数理计算,言语交流、身体运动、自我意识等于一体的课程。因此,鉴于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有所擅长,课程的评价就不能以“掌握了多少知识”或者“科目竞赛中获得第几名”作为衡量所有学生的唯一标准。除了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之外,还应对学生参与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以便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评价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进而增强学生的人生自信。
三、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
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人格、情感态度上都获得提高,因此,评价方法根据机器人的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强调评价学生在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在活动训练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自觉提出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将掌握的知识和技术灵活运动到现实生活中去。具体评价方式包括学习契约、工程笔记、量规呈现等内容。
1.学习契约
学习契约(Learning Contract)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书面协议或者保证书,当中详细描述了将要学习的内容、如何完成、完成的时间划分和评判学习被完成所使用的具体评价标准。学习契约帮助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学习责任。在契约中,学习者可以被允许控制自己的学习进程并较长的时间内根据契约的内容来评价自己的学习,从而保持积极的自律,反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热情。学习契约(以篮球机器人为例),内容如下:
2.工程笔记的撰写
工程笔记是按一定目的收集反应学生在实践过程以及最终成品的一整套材料,其记录内容包括队伍简介、队员简介、每此活动的成长记录(活动目标、自我构思、改进过程),教学中发现:工程笔记可以促进学生个人的成长,而且学生可以在自我评价中逐渐变得积极起来。
工程笔记节选(以FTC机器人为例)
3.量规
量规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作品、成长记录、学习成果中的行为、认知、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的评价标准,其中制定的评价表格包含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表、机器人设计作品评价表,机器人教学定性评价表与学习测评表。
四、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特点
1.实现了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过去,机器人课堂教学缺乏评价或者以竞赛成绩作为单一的评价手段,学生的学习过程、个人成长,创新能力与科学素质等方面无法得到正确客观的评价,现建立的评价体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出发,既关注了学生对机器人硬件搭建与软件编程能力,又考查学生自我管理与团队合作等科学素养的等方面,让评价指标更加多元化。
2.丰富了评价的手段
评价手段包含了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结合。如定性方面:学习契约的评价制定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了活动责任,契约内容让学生随时关注到自己的学习进展,培养自我管理的习惯,而工程笔记的记录,让学生随时记录自己的成长心得等,定量方面:评价量表包含了教学过程、作品、教学定性评价表与学习测评表,当中有相应的评定分数。
3.增加了评价的主体
评价主体包括学生、组内成员、其他小组、教师等,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五、结束语
机器人教学不仅仅为竞赛活动服务,还必须以培养学生具备怎样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开展。只有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让教师通过评价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课堂的实效。随着中小学機器人教学实践,笔者将继续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与激励,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等科学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7
[2]汉斯伯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与评价策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12
[3]张国民,张剑平.我国基础教育中机器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5
[4]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评价【J】.外国教育资料,1998.(2):24-25
[5]朱光明等.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与评价指导【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6]王同聚.“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5,02:1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