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琴 李健
〔摘要〕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乡村文化振兴也日益成为文化研究者探讨和关注的热点话题。乡村公共空间在乡村文化资源生产过程中所拥有与产生的文化资本,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逐渐让位于经济生产,造成乡村文化日益凋敝。为此,本文从文化资本角度切入,挖掘乡村公共空间中的文化资本属性,探讨乡村公共空间培育问题,提出构建、培育和活用等方式整合乡村公共空间的路径举措,认为乡村公共空间培育应从政府、市场、乡村三方面主体着手,有效地引导培养村民的文化认同,并使其促进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实践。
〔关键词〕 文化资本 乡村文化 公共空间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18)06-0112-06
〔基金项目〕2018年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资助“文化资本视域下乡村公共空间培育研究”项目(2018152)。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注入强大的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振兴应是题中应有之义。早在20世纪上半叶,梁漱溟先生就指出,中国文化之根在农村,农村建设中应十分重视农民自身参与。〔1〕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建设主体的流失,使得乡村公共空间的作用和地位日益衰减,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实现载体日渐凋敝。为此,在文化资本视角下研究乡村公共空间培育,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乡村公共空间的文化资本属性
1.文化资本概念
概念明晰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要把握文化资本视域下的乡村公共空间培育问题,首先需对乡村公共空间中文化资本的定义和所涵盖的内容进行明确的界定。文化资本概念是由法国文化社会学家布迪厄率先提出,最初定义是对一定数量和形态的文化资源的个人或群体的占有。而本文所称文化资本,是指能够带来价值增量效应的文化资源或者以财富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它是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互渗融合,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财富属性与文化学意义上的价值属性。文化资本概念确立的基础,是要克服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常常表现出来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意义之间的背离,建立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结,用于指导和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的可持续发展。〔2〕因此,保留和发挥地方性文化功能的乡村公共空间,其重要性就格外凸显。需要从文化资本角度入手,将乡村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或文化资本,转化为人文资本或经济资本,提升乡村形象,使乡村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或活力。文化资产“资本化”后便具有积累效应,所创造的新文化产品,将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今后乡村发展的新文化资本。典型案例之一就是:弄堂街坊和弄堂建筑蕴藏着上海独特的市井生活和市井文化,田子坊充分利用弄堂空间作为文化资本在区域内先打造出一个“文化眼”,追求个性化的呈现方式,用文化效应激活区域内的经济活动,以点带面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进一步实现了社区更新改造的目标。
2.乡村公共空间培育中文化资本的价值
鄉村公共空间作为乡村精神生活的重要物质载体,乡村社会发展需要对其要素价值进行整合,从而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1)文化价值。作为乡村记忆的主要载体,乡村公共空间既反映了村民们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文化规约、社会认同等重要社会功能。乡村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形成的乡村文化,为乡村公共空间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地方文化的认同,也是乡村公共空间得以形成的意识体现和文化表达。文化以其独特性或稀有性而具有特殊价值,越能体现本地特色、展示其发展脉络的文化,其价值越高。公共空间中所包含的特有地域文化资本赋予了乡村独具特色的气质,并将这种文化价值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断积累与拓展。
(2)经济价值。文化资本无论是直接或间接带来的经济效应,都必须建立在保存完好的形式基础之上。在我国目前的乡村建设中,文化资本往往不是政府公共资金的资助项目,而是出于商业利益和经济考虑进行保护与开发,这成为其经济价值的基础。乡村公共空间中有的文化资本(如历史遗址)成为文化产品的生产空间和消费空间,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应;有的文化资本(如非物质文化活动)则通过增强文化氛围、塑造文化形象来吸引投资或文化消费,带来外部效应。〔3〕
(3)社会情感价值。文化资本也具有社会情感价值,文化资本的价值必须通过村民的文化参与才能实现。这种互动过程能够促进社会交往,有利于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和社会情感资本的积累,并有利于村民归属感的获得。作为村民情感归宿和精神依托的乡村公共空间,在表现村落悠久历史记忆和表达村民的乡愁情感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作为聚落精神空间和交往空间的乡村公共空间,对其传承乡土文化、维系乡村共同体意识、增强村民互助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尽管部分文化资本时间跨度较长、历史年代悠久,但仍有大量的文化资本与居民每天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乡村日常生产生活中,村民们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形成了乡村独有的集体记忆,这种文化资本具有无形的情感价值。
二、乡村公共空间培育的现状及问题
乡村公共空间作为乡村居民参与文化生活的主要载体和场所,除了具有地理学上的空间意义,还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归属意义,在乡村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乡村公共空间是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空间,具体是指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如宗庙、祠堂等宗族祭祀场所等;政府提供文化福利相关的公共空间,诸如“三馆一站”“文化下乡”文艺演出地和各种文化惠民福利公共设施等。
2017年12月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中有这样一组数字:截止到2016年末,全国31925个乡镇和596450个村中,11.9%的乡镇有剧场、影剧院,16.6%的乡镇有体育场馆,32.3%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59.2%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41.3%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99.5%的村通电话,82.8%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89.9%的村通宽带互联网。资料来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DB/OL].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ypcgb/qgnypcgb/201712/t20171214-1562740.html.。从资料分析来看,目前电视仍然是村民的主要文化娱乐和消费的载体,而作为乡村公共空间重要内容的文化广场、体育健身场所、文化站、图书室和业余文化组织则普遍缺乏。我国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还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很大的短板。改革开放之后,虽然国家财政在乡村文化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乡镇文化站目前摆放的书籍数量少、种类不全,大部分来自社会或国家捐赠,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逐渐弱化,导致此类乡村公共空间“空壳化”的主要原因如下:
1.乡村文化秩序转型致使乡村空间特色丧失
所谓文化秩序是指在一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所呈现的基本空间与发展路径。一旦一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秩序,就可以确定该文化的主导地位,从而形成文化的内生动力和外有竞争力。〔4〕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近年来乡镇体制改革兴起的“撤区扩镇、并乡和村”使得乡村异质性增强,村民由熟人社会逐渐转变为半熟人社会。乡村社会“被拉入”城镇化进程后,进一步促进了城市文化向广大农村地区的输入,农民更易于向交通便利地带聚集,清一色的砖石结构房屋及水泥地面开始出现,“依山傍水”的传统村落空间特色逐渐丧失。
2.乡村文化的价值衰落加剧乡村公共空间凋敝
长期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城市形成了较乡村文化的强势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强势文化入侵乡村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使得村民开始追求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抛弃传统建筑房屋纷纷效仿城市的“高楼”,村民传统公共生活空间被区隔,私有性空间增多、公共性空间减少。而公共空间作为乡村民众文化意识和精神力量之源,由于城市文化的强势入侵开始出现其文化价值的衰落。部分村民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与自我利益,往日成群结队的喝茶聊天已被高墙栅栏所阻隔,淳朴的乡风已不复存在。由此乡村公共空间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多元化的地方特色、居民之间的信任与感情、成本较低的生活空间等开始走向衰落。
3.乡村不断衰落致使乡村共同体意识淡化
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大批青壮年乡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寻求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驻守农村的以老弱、妇幼群体为主,城乡二元矛盾日益尖锐,乡村日益原子化,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与文化活力,文化供需矛盾突出。同时,“村庄的公共空间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很难组织和形成有意义的公共生活”,从而致使乡村人际关系逐渐疏远,并让“许多人缺乏对未来生活的预期与希望”。〔5〕此外,乡村公共空间的匮乏,导致乡村共同体意识的破碎,缺少互助合作的文化基础;城市文化的强势入侵也使得原有乡村文化秩序开始出现“失序”,村民文化共同体意识不断减弱。
三、乡村公共空间的现实培育路径
1.充分挖掘传统乡土文化资源
目前最受村民认同的公共空间主要集中在日常的街市、庙会、节庆举办地等,其原生形式较为发达和稳定,对村民的生产生活各方面有着较大的影响。对于这些传统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和改造,最重要的是“旧瓶装新酒”,注入现代元素,使其成为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空间和载体。〔6〕一方面,不断开拓培育乡村公共空间的功能,使乡村公共空间成为接受新事物和传播新文化的载体和空间,并成为村民的社交娱乐和乡村文化演艺的场所,进而形成独特的乡村文化“磁场”提升公共空间利用率,增加资源总量。另一方面,进行市场化运作,使乡村公共空间所蕴含及产生发展的文化资源“资本化”,在增加农民收益的同时提升农民生产的文化自主性,使乡村公共空间成为其文化资源生产的主力军。
2.激发村民文化自主性
在现代乡村社会中,公共空间大多存在集市、文化广场、村委活动室等。而文化认同,就最小的村落单位而言,村民们的群体文化认同是以年龄、教育背景为分水岭,不同年龄层的村民所选择的公共空间以及开展的公共活动存在不同。就笔者所参加的乡村调查而言,在乡村公共空间开展的活动中,村民们倾向于向同年龄层人群聚集,意即当活动空间被某一年龄层人群所占领时,其他年龄层的人出于文化認同原因,不会再愿意参与其中。因此,应重视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影响,尊重乡村文化生成规律。在认同理论支持下,乡村公共空间培育应以同一年龄层、相似文化背景为标准分层设置,开展专项适合该公共空间及占有该公共空间的主体意愿的活动,这样不仅能提高村民参与公共空间的积极性,满足不同公共空间主体的综合性需求,也能激发村民的文化创造活力。
3.引导乡村能人参与乡村建设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核心人物在公共空间组织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这些核心人物因搬迁等原因退出后,以他们为轴心的群体活动也就开始断裂。为防止此种情况发生,在乡村公共空间培育中,应注重对核心人物的引导,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稳定核心人物,使其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调动各方面资源,促进公共空间活动的开展。〔7〕
4.协调政府与市场,创新乡村公共空间运行机制
政府、市场与村民三方力量共同作用在公共空间的各个方面,但在通常情况下政府占据着绝对权威,市场和村民力量逐渐弱化,然而政府仅凭一己之力往往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及滋生腐败等不良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打破绝对权威;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吸引其他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措施,目的在于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力量参与的多方协调联动的建设机制,促进和推动乡村公共空间有序发展。此外,基层政府部门应广泛关注村民的文化诉求,建设一批合乎村民文化需求的乡村公共空间,在更好的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效率的同时进一步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5.构建多元复合的村落公共空间格局
乡村公共空间,作为国家与乡村社会互动的中介,不断在国家和私人空间之间生成新的关系,而国家、公共空间和私人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和博弈也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再生。〔8〕在各级政府种文化、育文化的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乡村公共空间吸引了众多外来文化。因此,在乡村公共空间培育中,要注重构建多元复合的村落公共空间格局,保留乡村原有的以宗祠等为核心的公共空间,整合利用旧有的公共空间以发展旅游业,增加经济效益;在保留村落原生文化空间来开发新的公共空间,如开设文化活动站、文化惠民室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将传统优秀文化元素搬上生活舞台,让乡村传统优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传承复兴;另一方面,让新兴文化在多方互动中实现发展,使乡村公共空间由此表现出自由性和整体性并存的特征,形成多元文化共融,最终实现乡村文化在去芜存蔷中得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乡村公共空间作为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现代乡村规划中需要通过对新老空间的改造、整合和创新,主动营造多元复合的乡村公共空间,这样既可以挖掘乡村的本土文化,使乡村传统优秀文化得到保护与开发;又可以培育乡村的现代文明,实现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公共空间培育应注重发挥村民的主体性,增强村民的认同感,让村民愿意进入并使用所培育的公共空间;需要体现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和乡土特色,提升乡村文化品质,从而满足乡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最终实现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良好发展夙愿。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乡村:中国文化之本[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2〕施炎平.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传统文化的价值重建与再创[J].探索与争鸣,2007,(06).
〔3〕刘 阳.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更新研究[D].重庆大学,2016.
〔4〕许 杨.长阳县乡村文化空间单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5〕董磊明.以乡村组织为主导的新农村建设[M].李小云,赵旭东,叶敬忠主编.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马永强.重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意义与实现途径[D].甘肃社会科学,2011.
〔7〕周尚意,龙 君.乡村公共空间与乡村文化建设——以河北唐山乡村公共空间为例[J].河北学刊,2003,(03).
〔8〕鲁可荣,程 川.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变迁与乡村文化传承——以浙江三村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责任编辑 傅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