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力
摘 要:固定资产管理对事业单位的运营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内部控制审计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基于此,本文就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内部控制审计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并阐述了内部控制审计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内部控制审计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和管理不仅对维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影响着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确立和执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视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内部控制审计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在固定资产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在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式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从而无法对部分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监控。首先,在盘点制度方面,部分事业单位存在一定的缺失。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来说,管理部门应当拥有明确的统計方案,从而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动态跟踪和科学监管。但在很多事业单位,资产盘点一般是按照月度、季度的方式开展,同时也有少部分事业单位采用抽查和不定期盘点的方式,这种盘点方式虽然能够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动态监管,但是对于执行力的要求极高,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盘点时敷衍了事,缺乏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导致盘点所获取的动态数据并不具有现实意义。其次,部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管,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等方面存在着较为普遍的“不申报”现象。还有部分管理部门对后期评估工作十分懈怠,导致管理工作错误频繁。最后,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登记时工作不到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在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时,一般会选择使用资产账簿的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审核、登记和编制。但是随着工作内容的发展和变化,固定资产相较于最初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动,部分单位为了减轻工作负担继续沿用旧账簿,最终导致账簿记录与实际脱节。
2.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激励机制
除了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造成管理人员工作懈怠、疏忽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单位内部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许多事业单位的领导在进行管理时通常比较重视事务性工作,而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必要的重视。这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从事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很难在工作中得到激励,从而影响了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部分事业单位设备由于维护和维修工作得不到及时批复,导致固定资产的损耗不断增加,最终致使成本费用大幅增长,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无法步入正轨。
3.固定资产管理核算方法落后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必要的核算机制,核算方式与流程未能与时俱进,未采用效果突出的标准核算清单来进行核算,从而造成核算完成后账面信息和实际信息相差甚远的尴尬局面。部分单位在面对这种信息差距时,并没有从根本原因入手,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而是选择放任自流,甚至有的事业单位干脆选择不进行核算,这使得事业单位的核算方法仍然处于十分落后的阶段。例如,许多事业单位仍然沿用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没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这种核算方法所带来的影响在新型设备的使用中表现十分明显,部分新型的科技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更新淘汰速度较快,如果未采用加速折旧的方式,而沿用传统的核算方法,很容易造成账面价值失真。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在固定资产管理应用中的有效对策
1.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的监督
内部控制审计能够实现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监督,通过对事业单位各项活动、政策的审计,避免因个人私利出现的贪污腐败现象,有助于事业单位的经营工作和管理工作得以良性运转。事业单位财务体系的正常运转,是单位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依靠内部控制审计在经营活动、行政管理中发挥重大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建设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监督制度。事业单位在利用内部控制审计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会涉及各个部门和环节,因此必须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机制,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行为。以某事业单位为例,该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个流程进行职责明确,将职责落实到固定资产采购、应用和报废检修等各个方面,建立审计和财务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衡机制。另外,固定资产管理中内部控制审计的一切事项都要经过事业单位领导的审批通过后方可执行,由此保障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规范。
2.落实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
内部控制审计是当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和主要理念之一,有助于明确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范围,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需要借助内部控制审计来制定工作计划。例如资产的合理配置、提升单位财务账面的准确度、利用控制手段保护资产完整、避免控制程序流于形式等。通过以上工作内容的确立,可以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管理时,能够严格执行对资产的维护、盘点、处理、转移等工作,发挥出单位内部的管理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在固定资产管理应用中,必须落实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并将其严格落实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要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的制度要求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另外,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还应该在单位内部对内部控制审计制度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从而提高单位人员的积极性,自觉主动地落实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3.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素的建设
良好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够为事业单位的经营打好基础,帮助事业单位实现质量控制。在事业单位开展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对管理部门的权责进行划分,实现由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向现代科学化的管理方式迅速转型。例如在固定资产的预算方面,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能够实现规范化的制约机制,从而在资产管理部门形成管理方法,使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与内部控制能够实现相互结合,在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和准确度的同时,使管理更加系统、规范、科学。因此,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应用中,必须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素的建设。
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要素主要包括财务环境、日常经营、风险意识和监督控制等方面。首先,要加强财务环境建设,培养财务人员积极向上的财务管理精神,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高能力和高素质的财务团队。其次,要增强风险意识,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风险控制,规避一些投资管理中的风险。最后,要加强单位内部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以此促进单位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监督工作的落实,并且保障单位能够及时接受信息,做好各种意外事件的应对工作。
4.通過内部控制审计规范预算的编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能够有效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和预算编制。因此要明确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的责任制度,安排专人管理固定资产,并且对各个环节的责任进行明晰,便于业务的规范化。内部控制审计在规范预算的编制时,需要着重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要在预算中充分考虑政府采购的预算和其他财政部门的预算情况;二是要与自身财务部门的年度预算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保障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预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从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运用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这些项目普遍存在风险较大的现象,因此事业单位可以聘请更加专业的投资管理人员进行固定资产预算。另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强化固定资产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以某事业单位为例,由于该单位固定资产数量较多,因此设立按季盘点的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不定期抽查,以此来强化对资产的管理和控制。除此以外,事业单位还要对一些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在处理时必须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的审批机制。例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应该定期盘点和抽查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盘点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上报,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内部控制审计应用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研究可得,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审计的监督、落实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完善内部控制要素的建设、规范固定资产的编制。希望本文可以为研究内部控制审计应用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许友元.简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财会学习,2017(06).
2.严品.固定资产管理中内部控制审计的运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8).
3.罗凯洁.昌宁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议.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6).
4.邓雪松.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0).
(责任编辑:何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