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摘 要:新预算法的颁布,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和利用有了制度保障。如何加强预算管理,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预算管理视角,阐述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开展财务管理活动,以提高其社会职能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一、引言
隨着2014年新预算法的修订和颁布,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合理管理和充分利用有了较好的制度保障。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资产结构不断调整以及较多历史遗留问题未处理,弊端和问题慢慢凸显,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或资产流失。面对预算管理不够公开透明、预算管理不够精细化全面、预算执行力度不强等预算管理方面的现实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及时公开预算内容,加大预算管理公开范围,细化预算指标,提高预算执行的力度等。如此一来,才能真正优化财务管理,提高预算管理质量水平,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切实落实国家出台新预算法的规定要求,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够公开、透明
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公开理解有偏差,某些应公开的政策信息没有及时向民众公开。同时,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对公开信息进行了加工和保留。这往往导致某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忽视对预算的合理编制,预算内容过于简略,甚至出现项目少列、虚列情况,这样一来,难以规范单位整年的财务收支具体情况,预算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2.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够精细化、全面
在公开预算信息的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也要注意细化预算指标。目前,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仍是粗放型,缺乏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方法。也就是说,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上需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标准和方式。
3.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力度不强,造成执行无序
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过程中的力度不强,缺乏行动力和执行力,因此预算中的部门项目往往与实际不符,资金分配过于随意,预算金额和实际支出出现偏差。同时,由于预算目标没有落实到具体人身上,因此在项目工作的安排上往往出现预算安排迟于项目实施的情况。如此一来,超出了预算应有的对项目经费支出的掌控,破坏了预算原有的规则,失去了相应的约束,不利于政府部门在项目工程上的有序进行,造成财力资源的浪费。长期下来,因为预算执行力的弱化,行政事业单位可能出现“造假”的现象,扰乱市场秩序,使工作进入无序的恶性循环中,损坏了广大民众的利益。
此外,预算执行无法得以有序执行的原因还包括行政事业单位未制定规范的内部审批流程。即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几乎是国家财政拨款,有些单位在特殊事项的资金使用时,未能按照预定的审批程序,单单经过主管领导的批准就开展资金的使用,而在单位高层并未知情,并未授权批准。因此,在最后的决算时,往往发现有超支的情况。
三、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采取的措施
1.加大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公开范围,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
根据新预算法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应公开的且已批复的相关部门信息进行如实、及时公开。公开透明、阳光主要表现在除了一些涉密信息之外,其他财政资金使用部门的财务预算和使用台账也要进行公开,有助于公众对预算的监督,促进政府部门工作的规范,保障公众对财政资金动向的知情权。尤其是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支出预算、政府招投标预算、“三公”经费等,要如实公布并解释说明,适当时可拓宽预算公开的范围。行政事业单位应仔细研读预算法中的相关内容和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和执行新预算法的规定,才能避免预算外收入未按时、切实记录到国库账户之中,才能降低单位财务人员持有“小金库”的概率。才能保证财务管理中预算方面的规范性。
比如,最近有100家左右的中央部门公示相关预算管理情况,同时公开了“三公”经费等数据信息,实现账本的透明。有一些还特意成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以及在本部门的门户网站向老百姓公布各种惠民政策,并将预算信息及时传达给民众,保障民众知情权。近些年来,我国财政部门还成立了相关的平台对外发布财务信息。比如中国政府网设置了相应的栏目,集中公开了中央部门的预算,预算情况解释更加细致,告知某些数据信息变动的大致原因。
2.细化预算指标,提高预算管理的精度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围绕预算的年度目标,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所在,从而分解各部门的年度目标,尤其是某些重要领域的财政资金管理,比如有关国计民生的各专项资金预算,应将各任务落实到相应部门的负责人,保证资金专项专用,权责分明。
其次,在预算编制中,要提供精细化的会计信息,即将预算科目划分为收支两部分,要下设类、款、项、目科目,加强资金预算精细化。同时,财务人员可以对现有的编制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共同推进预算量化。
再次,行政事业单位应给预算编制人员充足时间,以保证其深入了解各部门情况、单位实际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调研技术骨干,有足够的空间做出合理的判断、分析。数据指标和任务规划都是建立在大量的信息搜索、历年来的数据趋势分析、社会动向等因素上,要想得到更加精细、标准、规范、实际、全面的数据信息,必须将过去和未来进行有机结合,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实用性和精确性。
3.落实预算内容,提升资金执行的有序性
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应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观念,做好财政资金预算的编制、监督、执行等任务。行政事业单位可成立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监督、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及时整改、调整、解决,并且督促强化资金核算管理,规范资金运行,防范资金风险。各行政事业单位要按资金性质制定相应的核算管理办法,要认真执行《预算法》和国家有关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定,设置专项资金明细账,准确反映各项资金收支余情况;要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用途,及时足额拨付资金,不得长期滞留,更不得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要强化收支管理,严格规范单位收入,不得以任何名目获取违规收入,不得以任何方式隐瞒真实收入;建立代收资金管理台账,明确固定人员,做到日清月结;严肃支出管理,规范支出行为。此外,还应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监管,不相容职务要分离,严格规范控制现金的使用管理,不定期对货币资金进行清理盘点,防范资金风险。各部门按照预算方案实施,跟踪资金的流向,保证资金使用的精细化。
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可建立一套规范的预算管理体系,避免对人力、财务、物力资源的浪费。预算管理体系中包括了相应的预算考核、奖惩制度,加强对单位员工绩效考核的精细化,将预算工作的执行情况作为评估的一部分,细化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科室、每一个人,落实预算执行责任,提高员工的执行意识。对于执行力高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于有拖沓倾向、不按照预算内容执行的员工进行教育和惩罚,即通过事后评价的管理方式规范预算的使用。此外,预算管理体系中应明文规定资金使用的内部审批流程,明确特殊事项的资金管理方式,并且要求对任何一笔支出都要经过领导的审批,并及时记录在明细账,定期和预算内容进行对比,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4.严格预算开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就是为了保护单位的资产安全,提高相关会计信息质量,确保单位遵守财经及会计法律法规,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财务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预算管理来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如同抓住了一条红线,这是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主线,依据其加强内部控制事半功倍。所以要严格预算开支,建立基于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严格遵循授权范围和权限,重大会计事项集体审批制度,制定符合单位的会计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等。
5.结合预算考核,加强预算执行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工作是预防和发现问题的有效措施,各行政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财务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对单位经济活动、财务管理、重要岗位、重点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尽可能早发现问题,早整改、早处理,堵塞管理漏洞。同时,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要把审计整改作为加强财务管理和改进财务工作的重要契机,狠抓落实,坚决杜绝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财务管理是一个单位的“管家”,得当与否关系单位生存与发展。
四、结语
新预算法的出台和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规范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尤其是预算管理这一部分。基于预算管理的视角,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预算管理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强化预算管理,借助科学、合规的管理办法,完善预算管理体系,确保财政资金的事前计划、事中掌控、事后评价机制的落实,不断创新预算管理模式,实现财务工作的阳光、透明,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部门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傅娟娟.新预算法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探析.财经界(学术版),2017(01).
2.景政.新預算法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变化.科技经济市场,2017(01).
3.郭雅甜.基于财务管理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06).
(责任编辑:刘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