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综合技能培养模式探究

2018-05-14 08:59蔡莉
北方音乐 2018年21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摘要】随着全国二胎政策的实施,社会对具备较好综合素质的学前教育音乐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鉴于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程的教育现状与存在的不足,本文建议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水平,满足其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音乐技能;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鉴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音乐教育必定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中坚力量,其掌握音乐技能水平和音乐教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质量。但经笔者调研得知,具备较高音乐综合技能且能有效把握幼儿音乐教学特点、发挥音乐教育作用的幼师为数不多。笔者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在总结自身实践工作经验和结合相关兄弟院校以及行业调研的基础上,对高职学前教育音乐技能课程实施的现状和存在不足进行分析和探究,提出改革策略,以期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技能及综合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

拥有良好音乐综合素养的幼师是进行幼儿音乐教育的基本保证。目前,很多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开展幼儿音乐教学时,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实工作所需。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囿于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模式没能依据幼儿音乐教育工作实际需要规划音乐教学。

第一,音乐技能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很多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明确学生毕业时应具备哪些幼师必备的音乐专业技能,每项音乐技能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以及体现音乐技能综合性培养目标在学前教育总目标中占有的权重等问题,这些都将影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音乐技能培养的方向和质量;第二,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培养从事幼儿园一线教學活动的复合技能型教师为培养目标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具备弹、唱、跳等音乐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幼师。但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大都采用分科教学,不利于学生对音乐各项技能的学习与综合运用;第三,教学形式不多样。目前大多高职院校还沿用着传统的音乐技能培养形式,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授课形式欠缺新意,这不仅不利于学生音乐技能水平的快速提高,也导致一些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得不到个性化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培养模式建议

综上,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笔者提出建议以努力构建体现高职学前教育职业特点的音乐技能培养模式,提升幼师综合素质,更好服务社会发展。

(一)明确音乐教育目标,突出职业定位特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学前音乐教育目标是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园音乐教学与活动所需具备的音乐知识、技能打下基础。所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目标的定位是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以培养幼托教育机构的一线教师为主, 既要充分考虑到幼儿教育的职业特点和幼教师资的音乐素质要求,又要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的要求。围绕这一目标,学生毕业时除了自身要掌握过硬的弹、唱、跳等音乐技能,还要具备钢琴弹奏与较好的即兴伴奏的能力;具备辅导儿童进行声乐演唱和组织幼儿园唱歌排练活动的能力;具备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具备较强的音乐综合运用能力。

(二)优化课程结构内容,培养综合音乐能力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要突出“职业性”特色,其音乐教育课程的结构设置和内容就要实现“幼教化”。一方面,重视音乐课程设置的横向联系,将各个音乐学科的知识点相互连接、内容相互渗透,将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转换为综合运用的教学模式。比如可以将钢琴、声乐、舞蹈、视唱练耳等课程中的两门或两门以上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授课,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连贯,音乐技能也得到综合运用,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重视音乐学科内容的有效整合。例如声乐技能模块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歌唱发声方法,并能够辅导幼儿演唱和组织幼儿唱歌排练等活动;钢琴技能模块要求学生除了能掌握基本弹奏技能,还要有较强的歌曲伴奏能力;舞蹈技能模块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舞蹈技巧,还要具备一定的儿童舞蹈编创和组织教学能力。

(三)拓展多元教学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来说,要勇于打破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桎梏,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将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促使音乐教育呈现多样化、形象化和新颖化的活力,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实施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条件制定教学方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分别采取“大课”“小组课”和“个别课”等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授课。在人数较多的“大课”上,教师传授共性的音乐知识。以声乐课为例,“大课”中以讲授发声的基本原理、气息的运用、歌唱的共鸣及咬字等知识为主,授课可以结合音像资料,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讲解,可以使理论知识讲解更直观,所讲内容更易被吸收。在“小组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深入地讲解一些共性问题,也可以及时地纠正某个学生存在的个性化问题,还可以采用分声部合唱、对唱、重唱等训练形式,让学生在互相合作的基础上,提高音色辨别能力,培养乐感。对于集体课和小组课上未能良好解决的个别问题,则采用“一对一”的小课补充教学来加以解决;另一方面,构建高效音乐课堂。音乐技能课程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展开教学,通过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立体、动态,也让音乐教学中许多“看不见、摸不到”的“难题”得以迎刃而解。例如声乐课上的歌唱呼吸练习,就可以让学生在网络平台观看人体呼吸器官结构图,以及呼吸时呼吸器官的运作动态图,帮助学生对呼吸器官及它的工作状态有了一个直观了解后,再进行学习与练习,效果比教师用语言描述更直观、形象和生动,学生记忆也变得轻松、快速、深刻而长久。

(四)搭建专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音乐实践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音乐专业技能的最主要途径,可以通过课程实践、活动实践、社会实践等多种平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例如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演唱、舞蹈、钢琴演奏等音乐基本技能;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音乐才能的平台,通过举行独唱、独奏、幼儿舞蹈创编、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幼儿歌曲弹唱等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音乐理论与音乐技能有机结合起来;还可以在不同时间段安排学生进幼儿园进行见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活动,通过教学见习与顶岗实习三年全程贯穿,让学生初步了解幼儿认知特点以及幼儿园音乐教学工作特点,实现高职课堂实践与幼教机构的无缝对接。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音乐技能教学改革措施实现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及综合运用能力,实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堂学习内容与幼儿音乐教育实践之间的近距离对接,为学生将来服务于幼儿园教学实践打下良好基础,切实达到高职院校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5.

[2]段白羽.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作者简介:蔡莉(1979—),女,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

项目来源:本文系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YB201830)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重构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