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耀琴
小学劳技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门分支课程,因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爱学、乐学的一门学科。但由于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会教”和“教会”成为教师的职业短板,“会学”和“学会”成为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遗憾。为此,我校针对现行劳技教材,产生“微项目群”的劳技课堂构建的设想并付诸实践
教材,“微项目群”建构的缘起
现行小学劳技教材适用于三到六年级,涉及类别众多,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综合性。但为什么面临的却是无法全面实施的窘境呢?我分析,这主要是劳技教材内容的多主题性,导致教师难操作。
多主题,应接不暇。纸工、手缝、编织、金工、木工、泥工等主题在各个年级选择性出现,一般不少于三到五个主题单元。学生刚在一个主题中学了点基础技艺,还没来得及巩固,就转入另一种技艺,这种浅表式学习对技术素养的形成不利。
难操作,无米之炊。每个主题下开展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工具和材料作为保障,否则,教师难为无米之炊。作为非主要学科,学校考虑到经费支出的问题,也不可能在工具和材料方面有大的投入,导致很多教学内容无抓手,学生的技术培养只能成为一纸空谈。
浅学习,蜻蜓点水。劳技课的学习以模仿性制作为主,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学示意图模仿制作某一作品,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实现模仿到创新的飞跃。再加上学校在作品的展评和保存上也存在一定缺陷,就更导致学生的学习肤浅如蜻蜓点水了。
与其面广量大地浅层次无效学习,还不如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个主题单元,让学生在教学条件得以保障的环境下系统性地深度学习,真正提升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微项目群”这一劳技课堂教学的新方式就这样应运而生。
生本,“微项目群”建构的核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只有以生为本才能产生积极的意义,“微项目群”的建构密切关注学生兴趣的激发,实用接地气,创新拓思维。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同于文化课的记忆、思维、表达、判断,劳技“微项目群”更侧重于直观的观察、动手的体验,感受手脑并用的快乐,及时获得创作的成就感,并在延续性的课程体系中步步深入,挑战逐步加深的技术难点。
实用 :劳技“微项目群”的开发更具有实用性,充分关注学生走进生活。经过具有延续性的系列作品的反复训练和有层次地逐步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和作品意识在不断地提高,用双手去改造世界,让一切变得更美好。学以致用,让学生的指尖流淌出智慧。
创新: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劳技课程标准》中也一再强调,劳技课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微项目群”的构想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创新条件,由易到难地设置一类相关联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反复训练同一技能,在熟能生巧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产生创新的想法和实践。
师资,“微项目群”实践的基础
教师,是项目开发的领导者。教师的能力、态度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的成功与否。“微项目群”倡导“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理念,由劳技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完成“微项目”申报,去钻研教材,丰富项目内容。
特长:一名教师申报一个“微项目”系列,至少有五个同一工具材料下的不同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的顺序逐步提升操作难度。多名教师的“微项目”就形成了一个“微项目群”。
钻研:如果教师没有天生的特长,那也没关系,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来完成,这就需要教师有钻研的精神。现在网络发达,只要愿意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借助网络视频、图片、文字等获得知识和技能。
情趣:劳动技能掌握后,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教师的生活情趣随处可见。背包上的一个小挂件、服装上的一个小配饰、办公桌上的一盆自制插花等,这些外显的劳技作品在愉悦自我的同时也感染他人。尤其是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学会了欣赏美,创造美,更掌握了智慧生长的原始密码。
项目,“微项目群”实践的支柱
项目开发,相当于劳技“微项目群”的一个顶层设计,是实践的支柱,直接关系成败。“微项目群”不是抛开教材,远离教材另起炉灶,而是扎根于教材,根据教材的适切性和悦纳度,选择性地使用,并采用前沿、后拓、輻射的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前沿:即根据现行教材难度偏大,缺少铺垫的现象,教师将教学内容往前做延伸,设置简单、易操作的铺垫性教学内容。例如,五年级《丝网花》一课的教学,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学生初次借助丝网花技艺,就要完成六片花瓣的作品,在时间上、质量上是不合理的。为此,教学前,将铺垫性的“红掌”花卉作为起始课。
后拓:拓展教材内容,在丰富技术手段,增加教学难度,培养创新思维上增加力度,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牢固掌握知识和技术奠基。例如,根据《丝网花》一课的教学,拓展花瓣的大小、数量,开发《玫瑰花》的教学;捆扎技术从正扎走向倒扎,开发《郁金香》的教学;涉及花卉的造型,开发《梅花》的教学。
辐射: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辐射到看似毫无关联,实则微妙连接的教学内容。还是以《丝网花》作为例子。在前沿和后拓的环节中,教学的内容都未曾脱离“花卉”这一主题。其实丝网技术不仅仅局限于花卉,在动物世界里也有用武之地。于是将内容辐射到这一领域,开发出蜻蜓、蝴蝶、金鱼等“微项目”。
一所学校,多名劳技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长形成各自的“微项目”,这些微项目的叠加和汇聚就形成了一个“微项目群”,使每个学生拥有一把智慧生长的秘钥,打开生活教育的大门,同时也使学校的劳技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