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格评价的三个误区

2018-05-14 09:44赵宪宇
华人时刊·校长 2018年11期
关键词:晚辈培根美德

赵宪宇

我们关于品格的观念,有三个误区。

一是底层人的品格就低。邓亚萍曾说:“普通老百姓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不高,很可能会被媒体放大,有损于我国的国际形象。”这就给上层人套上了品格也上层的光环,也就为下层人套上了必然要接受教育的枷锁。

很多人有这样的意识,群众就是用来被教育的,老早就有人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可能知道的不多,视野也不宽,但在品格方面,尤其是在境界方面,却有着特有的高尚与感动。朴素的情怀,归真的天性,可能更有天然的珍贵。草根的韧劲,山野的浑厚,可能更有自然的纯美。

品格,有一致性,但也有个性,只有表现的不同,没有贵贱的区分。如果我们认为人是平等的,就不能认为村长比组长,品格更高。

一是年纪轻的人品格就低。孩子,肯定是要被教育的,但孩子很多的天性品格,只能引导,只能弘大,而不能被改变,不能被淹没。是有人说过,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等,也因此人们坚信,长辈的主要功能就是教育晚辈。但如果是坏人变老了呢,但如果是长辈有了太多的墨池的熏陶了呢,而晚辈和孩童,本来又是那么天真,那么纯净,那么自我洁净,结果,被长辈理所当然所赐的教育身份诱导,是不是会出现: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是不是会出现:上梁不正下梁歪,歪嘴和尚念歪经。

一是智商低的人品格就低。所以,学习差的就被以为是“双差”,就是学习差,品格差。智商决定论,很是盛行,就是所谓的一俊遮百丑,智商就是标签,就是道德的绿色通行证。

智商高的人,不修边幅,就是一心扑在思考上,属于事业型,是美德,拿了别人的怀表或者顺手牵了别人的羊,就是忘乎所以,属于学术,不属于品德,即使是品德,也是美德。所以,才有:读书人窃书不是偷,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我们背诵着培根关于品德如宝石的名言,但培根却因为贪污诬陷在大牢里度日,我们痴迷于顾城的黑夜给的黑色的眼睛,但他却在用黑色的眼睛寻找明亮的斧头。

智商低,绝不等于品行就一起跟着低。生命本没有高低,丰厚的生命很难看清, 简单的生命,也无需看得太清, 朴素和粗线条里同样蕴藏着难解的真谛。生命无限美好,但我从来不知道如何夸赞。 人生无比灿烂,可我从来不能用灿烂的语言来形容。不管你多么聪明,也不管你多么愚笨,品格的基准线,就是人性。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通的人才有通透。

品格,有自己的路徑也有自己的特质,那些衣不裹体的人,照样会有守望相助,那些初出茅庐的人,照样会有不畏与坚信,那些不谙世事的人,照样会有人性的练达,品格的挺拔。

猜你喜欢
晚辈培根美德
小学生拾金不昧 传承美德树榜样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红楼梦》中的“打趣”之妙
《弟子规》小绘本
过年世相
道人善即是善
火腿培根,吃还是不吃?
节约用水是美德
助人为乐是美德
为什么过年要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