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8-05-14 17:05刘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

刘莉

[摘 要]與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为地方经济的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支持。对《管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改革、创新。本文梳理了当前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探索《管理学》课程的改革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新时期国家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的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为本职责使命。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合作关系,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率先应用“卓越计划”的改革成果,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

1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础专业课程,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观点已经为管理学者和管理实践者所接受。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作为一门艺术,它更要求学生能融会贯通,灵活应用,从自己所面对的管理实践出发,创造性地开展管理活动,充分显现管理者的管理艺术,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管理学教学必须紧紧抓住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存的特性,既要注重基本理论的传授,又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从而培养学生达到作为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目标。

2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当前在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管理学》课程也是如此,这种倾向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普遍不强,岗位适应性较差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由于高校教师虽然自身理论水平较扎实,但往往缺乏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更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未能与管理领域的实际有效结合,导致学生只是机械记忆,无法深人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此外,实践教学的不足也是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重要原因。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引进了各种管理学模拟软件,但软件情境与管理实务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差距,有些软件已经滞后于管理领域的发展。

2.2 考核体系单一,以应试教育为主

《管理学》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形式上多采取客观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而对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考核较为欠缺,难以真实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这种考核方式容易使学生存在考前突击、机械的记忆,为考试而考试,不易激发学习热情,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的管理学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考试后通常很快将知识遗忘。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也加大了对平时考核的比例,但是考核方式也很单一,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2.3 以理论教学为中心,教学方法简单

虽然教学改革一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重要的课题,但大多数教师仍然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细致讲解,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递大量知识。这种方式是知识的单向流动和灌输,过分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作用,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无疑束缚了学生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管理学》课程知识点抽象繁琐,信息量较大,灵活性较强。如果继续采取以理论的教学方法为主,必然导致课堂枯燥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足,影响教学效果。如何丰富教学方法,从“以理论教学为中心”转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管理学》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

3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3.1 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管理学教学长期以来以课堂教学为主,这是不符合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要求的,务必加以改革。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切实将课堂搬到企业中去,课堂教学和实践课堂教学相互补充,可以考虑将全部教学时间的2/3用于课堂教学,其余的1/3时间以班级为单位或分小组进入企业学习,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在开课1 -2周内组织学生到企业见习参观,学生有组织地带着教师布置的问题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学习,各小组通过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并通过答辩形式进行考核,加强学生在实践环节对管理学课程的认识,提高管理意识,对管理学形成理性和感性的分析。

3.2 采取双向互动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双向互动教学法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仅仅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可采取以下双向互动教学方法:一是角色演练,让学生真正进入管理学课程的各类角色中去体验,这种体验可使学生身临其境,对进一步提升对管理学基本理论的认识有较好效果;二是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大量现实的管理学案例的分析和学习,掌握管理学基本知识的实践应用;三是启发式教育,为学生设定一些管理情境,启发学生用管理学的思想去解决问题;四是与成功人士面对面,邀请在企业管理中的成功人士或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管理者到校讲座,通过与行业人物的接触和经验的分享来提升对管理学的学习兴趣。

3.3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应更加灵活多样和富有实践性。建立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考试、考核方法最大弊端就是导致学生为考而学,死记硬背,高分低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对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达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真正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一是采取考查与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最终成绩应由四部分组成:课堂出勤及回答问题(20%)+调研报告(30%)+理论考核(30%)+小组案例分析报告(20%)。这样既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又激发学生真正投入到管理学课程的学习中。是解决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考核“重理论,轻实践”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郭丽芳.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1).

[2] 周裕全,赵水生,苏小玲,等.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05(05).

[3] 戚宏亮,刘颖.管理学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4(04).

[4] 李晓彦.《管理学》教材建设模式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05)·

[5] 唐伟元,王松云.应用型本科高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学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2013(06).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从管理学角度看军事指挥体制改革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