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丽
【摘要】语文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课堂是由一个个课堂提问支撑起来的。西方学者德加默说得确切:“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每位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提问,善于课堂提问,发挥出课堂提问的最大有效性。个人认为语文课堂提问有以下一些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设置悬念法
人是一种好奇心极强的动物,尤其是十几岁的青少年,对外界事物越感到神秘,探求的欲望越强烈。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及认知规律,认真备课,全面了解学生 ,吃透教材,抓住突破点,有目的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悬念,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悬念,也就意味进行了思维的训练。
如學习《斑羚飞渡》一课,可以这样设置问题:一群斑羚羊,被猎人追赶到一座山崖顶上,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为了种族的延续,这群斑羚羊会怎样做呢?它们成功了吗?学生带着对问题答案的期待,有目的地认真阅读,效果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如学习《在沙漠中心》一课,上课前可以提问:作者是一名飞行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飞机不幸失事,坠毁在一片茫茫的大沙漠里,作者是怎样幸存下来的?克服了哪些困难呢?教师设置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或抢答问题,或相互交流,或快速翻阅书籍,心思都吸引到课堂上来,整个课堂教学就能有条不紊进行。
二、直接破题法
文章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的文眼。从标题入手,可以打开文章的思路,深入作者的心里,拓展学生的思维。直接破题法,有利于攻破难点,突出重点,是常见的有效提问的方法。
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主要通过介绍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呼吁人类保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文章内容浅显,教师完全可以从题目入手,抛给学生自学。可以这样提问,第一问:从题目中,你了解哪些信息?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集中精力分析标题,认真思考,纷纷回答:罗布泊,曾经是个仙湖,现在消逝了。第二问:从题目来看,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学生不难提出问题: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罗布泊现在是什么样子?我们人类该怎样面对自然?……这些问题都紧扣文章的重点,针对性强,减少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爱因斯坦曾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获得自主探究问题的成就感。学生也在朗读课文、分析问题中,把握住了文章的要旨,事半功倍。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直接提问:标题讲到哪些地方?作者童年在这些地方做过哪些事?流露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在这些问题的调动下,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课文,筛选信息,体会文章的主题。
三、重点句质疑法
除了标题可以是文章的文眼外,有的文章中的一些重点句段也充当文眼,成为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不定,大多出现在篇首或篇末,概括了文章的主旨,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围绕教学目标,抓住重点句发问,能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重点句质疑法是常见的一种提问的方法,有利于抓住文章的重点,把握主旨,加深对全文的理解。
例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作者回忆了长妈妈的一些琐碎的事,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长妈妈深切的怀念以及对她悲惨命运的同情,但作者的这种感情到文末才倾泻出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感情强烈而深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句话展开对话,设计问题: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情?他们之间发生过哪些故事?我们怀怎样的心情朗读?在问题的激发下,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认真阅读课文,顺藤摸瓜,作者的思维过程也就清晰了。
四、对比提问法
对比才能鲜明。在语文教学中经常碰到同题材不同体裁,同体裁不同表现手法、不同语言风格的作品,在教学这类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思索,通过比较分析,求同存异,培养学生寻求事物规律的习惯,同时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
(一)同一作品内容的比较设题
《伤仲永》中的文章开头介绍了少年仲永聪颖敏慧,“未尝识书具”,却能“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十足的神童,但到十二三岁见到他,“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到成人时,已经“泯然众人矣”。少年的仲永与成年后的仲永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抓住这点设题:少年仲永是什么样的?成年后的他呢?是什么原因让一个神童沦为庸人?学生通过将少年仲永与成人仲永作比较分析,就能找到根本原因,领会作品深刻的内涵。
(二)不同作品内容的比较设题
范仲淹在名篇《岳阳楼记》中表达了自己的胸襟和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样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民同乐”。这两位大家在文章中都提到“乐”,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将其进行比较提问:两文中的“乐”有何异同?从中你获得什么启示?通过比较分析,走进古人的心怀,抓住文章的要旨。同时也是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系统化,逐渐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编者安排的是《蝉》和《贝壳》,两篇短文讲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但它们有异同,可以要求学生对比阅读,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通过对比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跳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进而抓住问题的关键。
五、迁移拓展法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是将学习的经验在实践中检验。作为教师,应善于运用迁移拓展的提问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在实践中“温故知新”,从旧知识中得到更多更好的知识,掌握更好更巧的学习方法,这无疑是一大进步和跨越。
《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父亲教会孩子克服困难的办法:化整为零,培养孩子的信心,让孩子懂得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悬崖”。学习这一课,教师可以设问: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当时你是怎样解决的?现在你觉得怎样面对更好?学生联系自身经历,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有话可说,思维变得活跃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光得到知识的积累、方法的启迪,更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六、矛盾质疑法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看似矛盾,但实际很合理。如《阿长与山海经》,作者要表达对长妈妈的怀念、敬仰,但文章前半部分多处写长妈妈的生活陋习,直到最后写到买山海经的事才对长妈妈刮目相看,这似乎与主题相悖,实则不然,这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一“矛盾处”进行质疑,让学生大胆发言,大胆评论,最后就能得到一致看法:作者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长妈妈的生活陋习,反衬人物美好的心灵,而且使人物血肉丰满,更有现实意义,因而并不矛盾,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了。于漪老师曾说过:“对立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处,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所以,教师要善于在作者设计的矛盾冲突中巧妙设提问,引发思考,激活学生思维。
总之,为了使语文课堂丰富、有趣,使语文教学有序、充实,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提高语文素养,实现教学目标,每个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语文课堂本是多姿多彩的,提问的方式是多样的,方法是灵活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提问这把利器,积极地和学生对话,拓展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编辑:李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