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芳
【摘要】在如今普遍高度重视课内外阅读积累的良好的大环境下,笔者在学生大量阅读积累的基础上,进行了语文作文教学的三种尝试,即:读写结合,训练思维;言传身教,立竿见影;尽量面批,量身定做。笔者期待这些尝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而身为语文教师的我认为,得作文者方可得语文的天下。试想,一个学生如果作文写得很好,前面的语基部分也不会差到哪去。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综合素养。然而,有很多语文教师感叹: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我们语文教师一朝一夕教出来的,那些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几乎都是爱读书的孩子。可是在如今普遍高度重视课内外阅读积累的良好的大环境下,语文教师们又产生了新的疑惑:我们的学生读了大量的书,但为什么他们的写作水平却没有明显的提高呢?
我以为,读写从来都是不分家的。写作水平之所以没有明显提高,大部分的问题是出在了阅读上。审视很多学生的读书笔记,我们会发现字词句的摘抄占据了一篇读书笔记的大半,最后的点评、感悟却只有那么短短的两三行。学生不是懒得去思考,就是不知道怎么去思考。因此,我进行了一种读写思维训练的尝试。
一、读写结合,训练思维
有个作家曾说过,“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觉得很有道理。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此,对于一篇作文来说也是如此。一篇只是由无数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成的作文永远比不上一篇观点独到的作文,后者才能让人感觉有趣,久久不能忘怀。因此,无论是在阅读还是写作中,我都积极尝试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以读带写,读写结合,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比如,在讲《愚公移山》这一课时,讲完愚公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之后,我又问学生:“如果故事发生在21世纪,你们又将如何去评价愚公呢?”有个学生就回答说:“愚公太愚蠢了,他们一家完全可以搬到别的地方去住,而不是穷尽了几代人的时间和精力只为‘移山。”我通过上述这样的批判性阅读思维训练,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习惯去尝试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同时,写作时,我常常让学生尝试就一件平凡常见的事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评价。学生在此基础上写出来的作文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赞叹不已。
此外,我觉得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大量批判性读写积累的基础上,教给他们一些作文的技法,或是对他们的创作给出有效的评价,以便他们写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作文技法的指导,大多是在学生写作之前。比如,教他们如何去审题,如何立意,如何谋篇布局,等等。在学生完成他们的创作之后,我们教师及时到位的评价有时更加重要。所以,我特别重视对学生写作的评价。在作文评价教学中,我也进行了尝试。
二、言传身教,立竿见影
可以说,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如果文章能有好的立意,那文章便成功了一半。所以,有段时间我给学生讲授了文章立意的“三层立意法”。写作前的例文讲解、技法指导自不在话下。可学生写出的文章却不尽如人意。不是忘记对文章进行三层立意,就是虽有三层立意,但三层立意没有层次性,在同一个层面上。
面对这些问题,我该如何评价?怎么去解释立意的层次性?思前想后,我觉得要进行一次不同寻常的评价。那就是写下水作文,跟学生们写同一个题目,使用上我讲的“三层立意法”,然后在下次的作文课上,展示给他们看,让他们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作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那次的作文题是“一米阳光”,我写出的下水文发表在了《江都日报》上。然后我拿着报纸,把我的下水文读给学生们听,跟他们分析我作文中的“阳光”是如何进行三层立意的,这三层立意又是如何做到层次性的区分的。经过这次不同寻常的写作评价,我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或重写,结果效果立竿见影。在这次尝试成功之后,我时常采取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效果都很显著。
三、尽量面批,量身定做
在所有学科中,我们语文的答案最有意思——答案几乎都不是唯一的。尤其是作文,更是因人而异了。一般形式上的眉批、尾批、总批什么的,往往不能满足因材施教的要求。所以,每次写作课后,我都尽量一对一面批。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对于初中生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题。关键的问题在于,能不能写出一篇生动精彩、有血有肉的好作文。很多学生的作文偏于流水账式的记叙,往往缺乏细腻逼真的描写。所以,在面批的时候,我就会为他们“量身定做”作文细腻逼真的描写。
比如,我们班的马明喜欢写他的外婆,我就建议他去《优秀作文选》等写得好的文章里积累一些关于写外婆或奶奶等老年女性的文字,然后用到作文中。我再帮他修改打磨,从此他这个方面的作文就很有亮色。
又比如,我们班的吴苏喜欢踢足球,我就建议他在踢足球时留心观察,然后写作文时就把跟踢足球相关的事情好好写写。然后我再帮他修改打磨,从此他这方面的作文也很出彩。我打算用初中三年的时间,尽量为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做”这样的作文三到五篇。这样何愁他们写作水平没有进步?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三个尝试,最终效果如何,中考战场上或许才能见分晓,也或许在多年以后才能知道!但我想说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尽我所能,去教育和帮助学生,使他们在写作上有所收获。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参考文献
[1]欧阳林.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刘建琼.走在教书的路上——特级教师的修養与境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