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 李静
摘 要: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准确地把握学生认知与情感情况能够提高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以“Have a Great Weekend”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为例,呈现教师如何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育人的导向下通过深入学情调研的方式有效开展学情分析的行动研究。
关键词:学情分析;学生调研;教学设计;有效教学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学情分析,教师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为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起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设置等指明方向。学情调研是开展学情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学情调研可以让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兴趣点、需求点和生长点。但是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学情调研的内容和方法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运用,出现经验主义、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现象,导致学情分析的教育功能与研究价值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笔者将以“Have a Great Weekend”单元为例,呈现教师如何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育人的导向下通过学情调研的方式有效开展学情分析的行动研究。
问题呈现
在承接“Have a Great Weekend”单元教学设计任务之初,为了了解学生周末生活的基本情况,笔者所在的备课团队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一张调研问卷(见图1),对学生周末生活的情况和情感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研目的:了解学生周末生活情况和情感态度
调研对象:六年级一班全体学生
调研方式:问卷 (见图1)
通过对学生作答情况的统计,得出以下分析结论(见下页表1):
就在我们认为已经完成了学情分析这一项任务时,教研员在充分肯定本次学情调研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 现有的学情分析对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起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设置等能起到怎样的具体作用?
2. 学生平时真实的周末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有没有真正思考过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周末?
3. 学生在五年级就学习过相关话题的内容,六年级的再次学习对学生已有的基础和能力提出了哪些更高的要求?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情感态度等基础,对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会有哪些影响?
面对专家提问,备课组反思了学情分析,意识到我们的调研存在以下不足:
1.以经验型分析思路为主,对教学内容、目标和教法的指导作用不强。
问题1中的周末活动是备课组在梳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后,凭经验将与话题相关的活动词汇进行分类后呈现的,学生在所给范围内进行勾选,调研内容并非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调研内容虽然关注到了活动内容和情感态度,但是缺乏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生活实际等方面的了解,这势必会影响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以及教法的选择。
2. 调研方式单一,流于形式,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已有基础。
一提起调研,老师们马上会想到问卷。问卷调研具有易操作、易统计的优点,但是由于问题设计的开放度不够,调研内容浮于表面。问卷设计1.0版中的第一题从题型到内容都比较封闭,虽然也有两道问答题,但受书面表达能力的影响,学生的回答比较简单,仅停留在应对问题上。虽然从中可以感受到学生对周末生活的情感态度,如:太累、太忙、希望周末时间再长一点等,但并没有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无法了解学生思维状态和英语表达能力。因此,除问卷外,教师还需以访谈法和观察法辅助,通过对学生表现性行为的分析,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真正走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3. 没有意识到学生已有的思维品质和生活实际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
由于问卷方式缺乏互动性,不能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和深度思考,教师难以通过问卷与学生进行情感的沟通和思维的碰撞。学生仅在表格和问题的引导下回忆日常周末的基本情况,没有产生对周末话题的兴趣和对周末生活的思考,学生的表现就浮于表面。教师缺乏对学生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生活實际的把握,就难以找到最近发展区以学定教,教学仍然会由教师强势主导,在教学上难以有所突破。
在认识到上述问题之后,备课组在充分研读教材和对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进行再次深入的学习之后,对“Weekends”单元的学情调研进行了系列改进研究。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情调研分析研究
1. “给定”与“补充”相结合
调研目的:了解学生周末生活情况
调研对象:六年级二班全体学生
调研方式:问卷(见图2)。
通过整理并分析学生作答情况得出以下结论(见下页表2)。
学情调研2.0版沿用问卷的形式,在频度选项中去掉了always,用often更贴近学生实际情况。在活动内容选项中保留了教材中涉及的周末活动外,另增加了空格,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补充填写,兼顾“给定”与“补充”。给定的活动内容是教材语篇中主线人物经常从事的周末活动,部分活动还代表着中外文化生活的差异,如:社区活动、体育运动、家务劳动等,了解学生从事这些活动的情况有助于课堂上引导学生参照教材人物的周末生活反思、丰富、调整自己的周末生活。学生补充的周末活动多以家庭活动为主,反映出学生的生活并非“单一、枯燥”。因此,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乐享家庭生活。
但是,只通过对周末活动的调查,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对待周末生活的情感态度,还需要丰富调研内容和改进调研方式。
2. 关注学生真实情感
调研目的:了解学生对周末生活的情感态度
调研对象:六年级一、二班每班12人,共计24名学生。
调研方式:访谈
访谈问题:
(1)你在周末喜欢做什么?为什么?
(2)你在周末不喜欢做什么?为什么?
(3)你对自己的周末生活满意吗?为什么?
(4)你对周末生活还有哪些期望?
访谈过程:
参加调研的学生是依据英语学习态度与能力分层选择的。其中,A组12名(一、二班各6名)学生,由英语学习兴趣浓厚,态度积极,成绩优良的学生组成;B组12名(一、二班各6名)学生,由英语学习兴趣一般,学习能力待提升的学生组成。分组的目的在于对比学生对待周末生活的情感态度的异同。
备课组教师分成四组,每位老师负责6名学生的访谈。教师先把访谈提纲发给学生,让他们有所思考和准备。然后教师在轻松交谈的氛围下先简短说明调研的目的,表示期待孩子们能说出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分组访谈后,四位教师将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和对比,得出以下分析(见上页表3)。
访谈调研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门,让他们在与同伴畅所欲言中,将自己的所做、所感、所思真诚交流。交谈过程中师生间、生生间互动,互相启发,气氛和谐且热烈。当一人回答其他人有同感时,他们会表示赞同并进行补充。教师在访谈过程中认真聆听,及时记录,偶尔会追问一下原因。从效果上看,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被调动起来,说出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希望,教师获取到了更为真实的信息。
基于访谈,我们了解到学生喜欢和不喜欢某个活动及其原因,教学上要注意引导学生正视学习和娱乐的意义与关系,并从学习、家庭、娱乐、社交等多维度合理安排周末生活。教学中还将融合I have to ... I want to … I think … I wonder …等句型,给予学生表达真实情感的语言支持。通过访谈,备课组注意到学生们几乎都有改进周末生活的愿望和意识,这就为开展本单元的学习提供了动机和方向。如何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制订计划、解决问题、丰富情感、健康生活成为教学的主旨思想。
3. 了解语言与思维水平
调研目的:了解学生英语表达和思维水平
调研对象:六年级一、二班全体学生
调研方式:问卷及观察(见图3)
由于本单元处于六年级下学期,是对以往相关话题和内容的综合复习与梳理。为了了解学生真实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备课组结合教材分析设计了任务单,请学生设计并写出周末计划。备课组将通过观察、分析学生“前测”的作品找到六年级学生的已有起点和生长点,便于查漏补缺。
此次前测虽然仍然采用问卷形式,但是内容和形式更侧重于观察。教师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前测作品能真正了解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是一次有效的“摸底”。
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学生间的语言基础和思维方式差异很大(见下页表4)。
学情调研3.0版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丰富的活动和规划自己的周末时间。通过观察分析学生的作品,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现象:借助表格框架,大部分学生能用几句话来写出自己周末的计划,但学生间的差异较大。有的学生语言基础薄弱,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和表达;有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但内容结构缺乏逻辑;有的学生周末生活单调,缺乏积极的生活态度……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教师需要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如:为学生提供基礎语言支持,帮助学生用所学语言表达感受和思想;借助框架图梳理、分类教材文本中的周末活动,补充有关周末生活的音视频资源,多维度、多视角地丰富学生对周末活动的认知;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框架,先构思再表达,提升表达的逻辑性和丰富性。
反思与感悟
通过此次持续性的改进研究,笔者切身体会到了学情分析对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对教学设计影响的重要作用。
学情调研中要切实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真实的情境、真实的问题、真实的情感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真实的表达。学生在学习中有真实感,就会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愿意表达。教师在学情调研中不仅要关注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兼顾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思维品质的观察,因为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思维品质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情感态度与认知能力会对学生的语言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分析学生的思维水平,发现生长点。教师还要善于解读学生的真情实感,不但要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还要关注消极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调整和处理好情绪,健康成长。
通过在专家的指导下一遍遍地改进、一次次地思考,我们一步步地了解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以及思维品质,确定了后续教学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关注的重点。经历了学情调研的全过程,笔者真正领会到了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落实于教学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