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2018-05-14 17:20耿晓松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开发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

耿晓松

摘 要:體育课程资源不仅与体育课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依据体育新课程标准(2011年新版)的精神,本文通过研究体育课程资源的涵义及现状出发,针对当前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多方面探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所应该采取的措施,促进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以便于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课程资源 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c)-0129-02

学校体育的的开展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体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孩子是祖国的希望,良好的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日常的交往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而体育课程资源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是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体育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有很大程度的决定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1]本文探讨了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分类以及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1 体育课程资源的涵义与分类

1.1 体育课程资源的涵义

课程是人为制定的培养方案,是组织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课程资源是课程的实施基础,课程是课程资源的外在表现,只有完备的课程资源才可以组织好一堂成功的课程。我们可以把课程资源认为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2]。体育课程资源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我们可以将体育课程资源看作在直接或间接参与到体育课程中,为教学所服务的一切资源。

1.2 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划分:以所处空间可划分为校内体育课程资源与校外体育课程资源。以表现功能可划分为素材性资源与条件性资源。其中素材性资源是体育课程要素的来源,既构建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方法体系的来源。[3]如教学内容、知识、技能、方法、手段等等,条件性资源是指不直接构成教学课程,但在其他方面影响着体育课程实施的水平,如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场地设施资源、自然环境资源等等。将体育课程资源进行细致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认清体育课程资源现状,以便于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2 体育课程资源的现状分析

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的偏见,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学校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这些都是导致学校体育教育落后的原因。全国有大部分学校存在体育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这种不足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师人数上较匮乏且专业知识有很大层次差别,体育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较落后,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体育上经费不足,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硬件设施不足的条件下,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受到阻碍,为体育教学的发展埋下了绊脚石,教学工作不能持续有效的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者也失去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热情。短期内这一状况难以得到解决,但我们不能等体育基本条件都完备了以后再说提高教学质量的事情,因为学生的发展不能等。

3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从两大方面来认识,一是对现有体育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在源头上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是要对一些其它资源进行创新改造,满足课程的多样性需要。

3.1 充分开发体育课程的人力资源

体育课程资源中的人力资源可以理解为参与课程并推动课程不断发展完善的的人力来源。除校内的体育教师、学生、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其他任课老师外,还应包括校外的有关专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家长等,这些都是可供开发利用的体育课程人力资源,在体育课程中可以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在原来,体育课程除了体育教师及学生外很少有其他人参与进来,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校领导、班主任、家长不能独善其身,都应积极参与进来。当然,体育教师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要求体育教师塑造实现课程标准的决策者,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促进者,学习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者及体育教育研究者的角色。[4]因此充分的开发体育教师的潜力,为体育教师创造有利条件,多参加校外培训,不断提高其教学的知识与技能是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加快观念的更新,积极思索,参与教学研究,在改革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顺应新课改形势。

3.2 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2.1 现有竞技运动的教材化

通过对竞技运动的改造,如简化竞技的规则,减低器材的难度,改变运动的形式等,使课程内容符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及运动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课程目标。如在排球运动的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采取减低球网高度,放松规则的要求,降低技术动作的难度来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要改变传统竞技体育教学的观念,在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下,以学生的兴趣、身体健康为主要目标,合理的改造竞技体育的教学内容。

3.2.2 新兴、传统运动的改造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对新兴体育项目有了更大的兴趣,如健美操、跆拳道、现代舞、轮滑等。学校在开发这些新兴项目时,要以积极向上、提高身体健康,满足学生兴趣为原则可以通过降低难度、创新教学手段,简化内容等方式将新兴运动项目教材化、大众化,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同时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还应与校外体育所结合,使学生在校外也可以得到体育锻炼,培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在时代中留下了大量的宝藏,其中就有民族传统体育,这些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多样,如汉族的舞龙舞狮,蒙古族的摔跤,壮族的高脚球等等,合理的引进改造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不过在引入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体育教学,以便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场地器材资源合理的改造与创新

学校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体育场地、器材作为物质保证。[5]体育中的场地器材资源一般都可以一物多用,要及时转变观念,改变场地器材仅为固定用途的思想,转变视角与思维方式,使体育场地器材的潜在功能得以利用。例如将篮球场改造成羽毛球和篮球的双用途场地,节约场地成本,利用跨栏的栏架当做定点跳高的标志物,用体操垫当做三级跳远的限制,利用排球当做投准和投远的工具,利用各种球类来做球操等等。只要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及手段得当,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的多重功能就会在开发与利用中显现出来。

3.4 校外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标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学校、家长和社会构建的三位一体制度体系下开展,而不仅仅是学校教师单方面的职责。[6]学生适应社会、适应自然的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体育活动向社会拓展,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体育竞赛活动,将学校中学习的体育知识技能灵活运用,有利于学生尽快的接触社会。自然资源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瑰宝,我们可以将自然资源融合进体育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祖国的大好山河,草原田野,在节假日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秋游爬山,游泳,越野跑等活動。在大自然这样广阔的空间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还可以舒缓身心,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

3.5 体育信息资源与课程相辅相成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在不断拉近人们之间距离的同时,更应该为体育教学所服务,体育信息资源已经变成了重要的可利用体育资源之一。利用多谋体技术可以简单直观的将课程内容呈现出来,生动活泼的动画,鲜明的图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如在课程开始前,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竞赛视频,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技术动作的认识,也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在要求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的学习意识,多在网上看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体育新闻等,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习惯。

4 结语

可以看出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还存在很大的空间,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在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下,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校的各种体育课程资源:培训和引进专业的体育教师,发掘各种人力资源的体育潜能;提高体育经费的投入,加快基础体育设施的建设,合理布局体育场地;改造竞技运动项目,引进新兴、传统运动项目;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学效果;假期时间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利用大自然的地理环境开发适宜的运动项目。

参考文献

[1] 骆功建,郑志磊.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9,31(3):50-51.

[2] 李晨晨.邯郸市初中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7.

[3] 施小菊.试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体育科学,2003,12(4):65-66.

[4] 陈作松,季浏.新体育课程的设施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3):370-374.

[5] 季浏,汪晓赞.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李慕白.河南省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26(3):84-88.

猜你喜欢
开发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
俄罗斯黄花草木樨生理活性成分原料的开发与利用
插图:课文解读的“快捷键”
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重心原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分层次教学法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