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体育影响下的学校体育改革

2018-05-14 17:20李营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课外体育活动民族传统体育

李营

摘 要:学校体育改革一直都是体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时代问题,这样的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群众体育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分析法等方法,對现阶段的学校体育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主要包括:校园体育文化、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师、民族传统项目、和学生自锻能力几个方面进行叙述,为新时期的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一点基础。

关键词:学校体育改革 校园体育文化 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教师 民族传统体育 自锻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c)-0224-03

Abstract: The reform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era sports workers have to face such a problem,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through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t this stage mainly includes: campus sports cultur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sports activiti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from the traditional items, forging ability of several aspects of the narrative,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period of school sports China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School sports reform; Campus sports cultur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Sports teachers;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Self forging ability

随着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的火热召开,又一次带动起国民运动的热情。“全运惠民,健康中国”,已经走过58年的全运会成为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结合、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相融合的新平台。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以及“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等一系列针对体育改革所出台的措施和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中习主席的报告等都可以感受到体育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和认可。经过近些年的改革全民健身的热度一直不断升温,国民整体身体素质发展水平也在渐渐提高,全民健康已经成为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受到群众体育的感染,高校中作为引导学生爱上体育运动、教会学生基本运动技术的学校体育,也自然成为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体育应如何引导学生喜欢运动、如何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运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现阶段和今后时期学校体育工作者应该考虑和完成的问题。近年来学校体育一直被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现状所困扰,并且学校体育一直都难以带动起全校园的运动热情,甚至每周为数不多课时的体育课还常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保证课时,很多高校校园中课余时的操场中、球场上,场馆里都很难看见学生经常锻炼的身影,能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的学生也更是占学校总人数的一小部分而已,所以我们经常感叹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了?其实影响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校体育是唯一可以有权利改变这一现状的。

回望过去再放眼未来,体育必将伴随着国家的发展不断前进,但着眼当下的学校体育来说,肩上的任务更重、责任也更大了,因此笔者通过自身教学经验与所见、所读等,总结了现阶段学校体育的改与革。希望能为今后学校体育的发展打下一点点基础。也希望更多奋战在一线的基层体育工作者们不要坐而论道,从眼下做起从细节做起,为体育的明天一起努力。

1 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有效促进学生体育参与的重要手段

随着现在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为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和快捷但它也是利弊相对的,手机功能的发展就是典型的代表例子,在高校校园中许多学生已经不知不觉患上了网瘾而成为“低头族”,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早就成为了现代年轻人的一种习惯。在这样的一种集体网瘾的氛围当中想要把学生们吸引到运动场,可借鉴的方法就是改变学生每天生活的环境氛围,让学生们每天一进入到这一体育氛围中就有运动的想法,这样就会从内心挖掘出学生运动的动力。

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出发点就是要引起更多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所以宣传的同时兴趣的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学校要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条件加强校园内体育设施的兴趣开放,和体育文化、知识的宣传力度,运用一些标语、图展、宣传海报还有体育运动周、运动节、运动季,同时应面向全校学生组织开设一些体育项目为主题的社团,吸引在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并定期组织体育活动,也可以选拔各个学院里单项运动成绩较优秀的同学或体育学院的运动员担任技术指导等等。通过各种形式来不断加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尽可能的向学生们渗透体育运动的重要作用。

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师生对体育锻炼意识,在大学的四年中正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所以在这一阶段的体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保证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的性格,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树立人生价值打下很关键的基础。

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全校师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但怎样搞好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从而带动整个校园的段炼欲望是需要一线体育工作者们去思考的。

2 课外体育活动依然是學校体育发展的助推器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课堂的延伸,它是学生在业余的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手段与方法,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为目的的学生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活动。如今高校的学生在业余时间能想起去锻炼身体的还是不多,而且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就是在高校中很难看见女同学经常锻炼的身影,只是在体育课堂当中教师的要求下才能简单的练一练,究其原因一定是很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因为体育没有给她们实实在在的兴趣和获得感。

学校体育课一直都在说要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为主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但是看现在的学校体育发展,看校园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加程度,喊了很多年口号的学校体育实际上距离达到这一目标还很远。换个角度来讲,要是只靠每周开设为数不多的体育课的话,学校体育未完成的任务也就会越积越多,发展也就自然缓慢了。

以体育课为主导课外体育活动为辅助,学与练相结合、兴趣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发展模式,这也许会是学校体育值得借鉴的改革,不可否认的是课外体育活动能帮助体育课去完成未完成的任务,体育课能帮助课外体育提供技术基础,而且发展课外体育活动也是提升学校活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今后发展的一定时期内,课外体育活动的地位和作用依然是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

所以学校体育要想“活起来”,就必须要摸索出一条契合实际的发展道路,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与特点去制定方法实现“与时俱进”。

3 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应紧跟学生的时代特性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校中也同样如此,学生每年都在不断更新换代而且学生的性格特征也越来越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随着90后一代的学生渐渐走向工作岗位,00后一代的学生正在逐渐迈向高校校园,学生从性格特点和智力程度上都要比80后和90后进步很多,高校中的学生也正在进行着跨世纪的转变。但是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无法体现时代性,老教师多数基本上还是以经验为主的教学法,忽略了学生发展的个性特征,年轻一代教师多数受到老教师的影响缺乏创新能力也体现不出年轻教师所应具备的特点。

正因如此,学校体育就应该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个根源问题上着重下功夫,既要保留老教师值得肯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又要随着教学对象的更新把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既要让年轻教师多多借鉴老教师的经验,又要保证不受老教师的束缚而符合年轻教师特点具有创新力。长期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得到了好教学方法的指导才能慢慢喜欢上体育课并从体育运动中得到乐趣。学生的性格特征在一代一代的变换,所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也会有很多特点,体育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和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并有针对性的设计自己的体育课,让体育课也要紧跟学生的需求,实现体育课与学生的和谐相处。

4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是学校体育改革不可或缺的因素

对于学校体育来说想要建立起具有本校特色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而且还能形成符合中国大学生性格特征的知识体系等,是需要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的。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放进校园、放进课堂,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有效的发展和弘扬了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涵,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活动多了选择,也多了趣味。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缺乏在整体发展战略上的研究,而且被普及和被重视的程度也远远不够。学校是体育发展的摇篮,民族传统体育只有走进学校、走进体育课,让更多学生认识和接触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精髓,这样才会得到继承和发展。学校体育应针对我国的民族体育未能在学校向青少年全面推广的薄弱环节,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筛选出适合学生学习的项目并不断进行普及和推广。进而带动学校体育阶段性的新发展。

5 学校体育要注重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与认识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是切实提高学生自身身体素质,改善体质状况的需要,也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从现阶段的高校体育现状来看,多数学生还是较被动的地参加体育活动。许多学生还缺乏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学生毕业后大多不再参加体育活动,能够安排时间坚持进行自我锻炼的更是屈指可数。因此,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自我锻炼的能力,是对促进新世纪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自锻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乐于体育锻炼和有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锻炼的方法,养成锻炼的习惯、兴趣,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所以应适当在课时教案里明确规定每节课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方面的任务,并将布置课外体育锻炼任务、指导课余锻炼的方法作为体育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去执行。

自我锻炼能力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1)认识能力: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有关知识、技术,这是由被动锻炼到主动锻炼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学生对学习、锻炼的进取动机,以及对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2)实践能力:即运用所学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方法在业余时间独立规范的进行体育锻炼的实践能力。这包括在学校内和家庭中的体育实践锻炼,和闲暇与工作之余中体育实践锻炼。(3)调控能力:即在独立锻炼中,为了取得良好效果,对锻炼过程中的自我技术进行准确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对身体负荷(练习次数、时间、强度等)、心理负荷(情绪、注意力、意志等)方面的控制能力。(4)管理能力:即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包括制订锻炼计划、组织安排锻炼的时间、检查监督锻炼的进行和评价锻炼效果的能力。以上四个基本要素是在日常教学与锻炼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中认识能力是基础,只有对体育锻炼常识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进一步培养运动的兴趣爱好,去运用已有的知识、技术和方法,自觉地去进行科学体育锻炼。而要使锻炼收到预期效果,又必须善于调控和管理锻炼的过程,检查评定锻炼的效果。总之,四要素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既相互沟通又相互联系,需要体育工作者在实践教学中去合理运用。

6 结语

由于各个学校的办学类型、规模、条件、师生结构不同,加上学校所处的地区、环境、地理气候、民族特色等差异,决定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路有所不同。以上的几点希望能给同仁们一些改革中值得借鉴的思路。而面对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作为现阶段的体育发展来说未来需要我们研究和改革的地方有很多,希望体育战线上的我们凝聚起来干出点真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德洪.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49-50.

[2] 徐浩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49,51.

[3] 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2.

[4] 毛振明,赖天德.论体育教学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6(1):14-15.

[5] 毛振明.体育教学内容的分类方法[J].体育学刊,2002(6):8-11.

[6] 毛振明.论大学体育教育的危机与改革[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13-17.

[7] 毛振明,吴键,马铮.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1998(6):5-8.

猜你喜欢
校园体育文化课外体育活动民族传统体育
团体操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以武术为例
关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临翔区一中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基础与传承条件
探析校园体育文化发展途径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