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SWOT分析

2018-05-14 17:20吕亚崙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SWOT分析就业对策研究

吕亚崙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已持续多年,同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则更为严峻。对此,本文主要利用SWOT分析等理论对部分区域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展开深入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探究该专业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为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建议。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就业 SWOT分析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c)-0154-02

1 问题的提出

从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的总体形势来看,需求与培养之间的供需目标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滑,改行易业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该专业培养目标与实际需求出现结构失衡,人才实际需求量小于理论需求量,培养人才相对过剩,与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相比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青海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2014—2016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类期刊和书籍,阅读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文章及就业指导方面的文献,为本文打好理论基础。

(2)访谈法:对上述高校2014—2016届毕业生、辅导员和老师进行随机访谈,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

(3)SWOT分析法:从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和Threat四个方面分析各高校2013—2016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形成4种内外匹配的战略。

3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

3.1 就业优势(Strength)

(1)培养目标定位较高,毕业人数相对较少。

我国高教司确定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在社会体育、体育教育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其定位与独特的培养模式使得该专业明显地区别于其他体育专业。在我国,该专业还仅在体育学院、师范大学体育系及部分综合类高校内开设,相对其他体育专业人数较少。

(2)学科性质边缘,课程设计理念广泛,具有文化传播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专业课程,涵盖了社会学、教育学、生物学和体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涉及领域众多,且掌握独具本民族特的肢体语言文化,在体育领域中,是唯一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体育专业。与其他体育专业相比,本专业在掌握了体育教育基础上,还具备较高水平的运动技能。

3.2 就业劣势(Weakness)

(1)理论课程繁杂,实践课程欠缺。

主干课程理论课程偏多,实践课程较少,受传统教育模式制约,课堂上知识的获取较为有限,且所学的大部分课程在日后工作中显效不明显。综合能力较差,社会实践能力低,,本专业毕业生无法适应本专业工作岗位需求的尴尬局面正在成为普遍现象。

(2)就业观念保守,择业取向单一。

在计划经济逐渐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用人形式及岗位设置也在逐渐地迭代,受西北传统环境就业观念的影响,多数毕业生还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当下的就业环境与自己的实际能力,就业期望偏高,工作地区、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因素,成为了错失就业机会的重要原因,不良的择业心理,导致了他们攀比心理的滋生,从而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3.3 就业机会(Opportunity)

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面广,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全民健身与健康生活意识的崛起,使得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增加,当下我国社会指导员的大多数是体育教师和业余爱好者,且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因此,迫切需要大批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投身到全民健身工作中。本专业在该领域具有明显的培养目标优势。武术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合法大众武术传播者,具有独特的優势,该专业的优势就在于工作属性及技能与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岗位内容完全一致。

其次,作为夕阳产业的武术产业在其延生的各个领域都持续火热,但规模和产值与欧美国家武术健身产业相比水平仍较低,仍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实属蓝海,这就需要更多既懂武术又懂经营懂管理的人才参与其中,该专业具有其他专业无法比拟的明显优势。

3.4 面临的威胁(Threat)

面临的威胁主要是行业生态混乱,相对行业竞争激烈。

目前,国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并没有设置明确的工作岗位,武术社会培训市场还处在自由争夺的“江湖状态”,加上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层次不齐、大众健康消费观念落后的影响,实际中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比理论上的数量有着巨大的差异。由于该专业学生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欠缺,在经济体制转型的大浪潮中,该专业毕业生缺少在社会武术培训市场中立足的能力。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西北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年龄、职称结构基本合理。但教师学历偏低,普遍缺少社会工作经验。教师专项技术能力分布两极化,且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教学内容及方式相对传统。学校对该专业的建设趋于维持,即出现了设置合理、发展放缓的现象。课程设置中,必修课程所占比例较大,技术课内容范围较窄,多为武术竞技套路和散打项目,缺少区域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传统武术项目;专项技术课时较少。

4.2 建议

4.2.1 政府加大该专业就业岗位多元化,并予以政策支持

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政策支持,促使该专业就业岗位多元化,从政策上对该专业学生进入军警系统、体育系统提供支持、倾斜、措施和保障。

4.2.2 优化就业指导工作,缩小毕业生择业期望与结果的差距

学校就业相关部门应以正面的形式向学生宣传就业现实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教授就业知识及技巧,使毕业生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针对性地举办模拟人才招聘活动,让毕业生提前熟悉就业流程及应聘技巧,使之从容应对就业。

4.2.3 改变就业观念

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就业问题,使用其认识到未来提高素质,增强竞争力、创造力,才是未来职场的核心。改变一行定终身的传统观念,树立多元选择、不断迭代的思想。去除浮躁,客观认识自身能力。转变非体制铁饭碗工作不做的传统思维。

4.2.4 策略选择,应采用WT策略,即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威胁

客观认识该专业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的现实问题,针对主要问题配合相应培养模式,建立奖罚动力机制,提高学习热情,加大在职教师对外培训及继续教育力度,建立教师队伍必要的补充更新机制;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侧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2.5 升级教学目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行业的转型升级社会更需要是多专多能的学生,既要专业突出,又要博学多才。因此,应优化专业课程内容,广设选修课,让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兴趣及意向发展方向来选择课程学习,促进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再平衡。

4.2.6 与社会企业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建立实习基地

建立稳固多元的校企合作关系,扩大覆盖领域,促使用人单位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了解,实践教学充分市场化、实践实习课程化,为该专业学生就业实现校企过度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 霍红,欧雪松,蒲鸿春.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走向与课程体系改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78-81.

[2] 夏思永.高等体育教育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探讨[J].西南師范大学学报,2002(5):775-777.

[3] 白文飞,徐玲.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3):52-55.

[4] 王飞,曾天雪.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现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5):124-126.

[5] 严秋菊.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科学就业[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6] 江山野.课程改革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7] 朱瑞琪.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2):4-8

[8] 江山野.课程改革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SWOT分析就业对策研究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