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雯婷 宋玉梅
摘 要:本文从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培训等级等方面入手,针对中外体育教练员的培训体系進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外体育教练员培训体系既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同,为了提高我国体育教练员培训体系的科学性,应积极吸取国外的有益经验的弥补自身的不足。
关键词:体育教练员 培训体系 中外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3(b)-0187-02
在竞技体育领域,教练员作为运动员运动训练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会直接参与到运动员的选材、日常管理、训练以及各种比赛活动之中。因此,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就成为了影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性要素。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过专业训练、且具备丰富运动训练经验的教练员队伍,优秀体育竞技人才的系统培养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如何针对体育教练员进行培训与提高,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然而,纵观现阶段我国体育教练员的培训体系可以发现,相较于很多竞技体育走在前列的国家而言,我国的体育教练员培训体系仍然不够完善。鉴于此,本文就从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培训等级等方面入手,针对中外体育教练员的培训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体育教练员培训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中外体育教练员培训制度的对比分析
现阶段我国关于体育教练员的培训制度主要有如下两种:一是《国家体育总局精英教练双百培养计划实施办法》。《国家体育总局精英教练双百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制定并颁布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推进奥运争光战略。该办法从2012年开始实施,通过从全国各类体校中选拔100名优秀的体校教练员和从全国各级各类体育运动队中选拔100名优秀的运动队教练员进行重点培养的方式开展体育教练员培训工作;二是《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是国家体育总局于1994年制定的针对全国体育系统教练员队伍的一项岗位培训等级制度,相较于《国家体育总局精英教练双百培养计划实施办法》而言,《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面对的教练员范围更广,且标准中同时包括了我国体育教练员的资格认证制度和晋升制度。
国外体育教练员的培训制度与我国体育教练员的培训制度则有所不同。以日本为例:日本体育教练员培训主要是由日本体育协会和加盟中央竞技团体(项目协会)负责的,1977年日本体育协会制定了公认体育指导者资格认定制度,并在同年组织开展了体育指导者(即:体育教练员)培训工作。之后,经过了历时十年的探索,日本中央政府于1988年在原来的公认体育指导者资格认定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了法定的公认体育指导者认证制度。而与此相对应的,日本体育协会也根据中央政府颁布的公认体育指导者认证制度对原有的公认体育指导者资格认证制度进行了完善。在后续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本体育协会于2000年开始再次对公认体育指导者资格认定制度进行反复的修订,并在2005年正式颁布了新的公认体育指导者资格认定制度。
对比我国体育教练员培训制度和日本体育教练员培训制度可以发现,日本体育教练员培训制度的更新速度明显快于我国体育教练员培训制度的更新速度。日本公认体育指导者资格认定制度,自1977年出台之后已经经过了多次的修订和完善,而我国的《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自1994年颁布之后始终沿用至今,制度的更新速度明显过慢,已经与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环境和竞技体育发展实际出现了脱节,影响了体育教练员培训工作的成效。
2 中外体育教练员培训内容的对比分析
在研究中外体育教练员的培训内容时,主要将我国体育教练员的培训内容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体育教练员培训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表1):
体育教练员培训的质量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的内容。通过表1中统计的各个国家的体育教练员培训内容可以发现,我国体育教练员培训的内容虽然与日本、美国等国家体育教练员培训的内容在提法上存在一定的不同,但实质却基本一致。例如:我国体育教练员培训内容中的专业理论与实践,实际上就是日本体育教练员培训内容体系中的专项运动理论和技能知识以及专线运动的指导实践,同时也是美国体育教练员培训内容体系中的运动技术和战术。而且对比表中几个国家的体育教练员培训内容还可以发现,无论是我国还是外国在体育教练员培训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都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重视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之间的结合。
3 中外体育教练员培训等级的对比分析
为了更好的理清中外体育教练员培训体系之间的异同,文章还针对中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教练员培训等级进行了研究(表2):
由表2可知,中国、日本以及美国的体育教练员培训基本上都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也就是说,我国体育教练员培训体系在培训等级的划分上与国外体育教练员培训体系的等级划分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同时对培训等级晋升的具体标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外体育教练员的等级晋升标准存在明显不同,我国采用的是逐级晋升的方式,而日本、美国等国家却并无这一要求,例如:美国采用的是通过学历教育进行等级划分的方式,这种方式相较于逐级晋升而言显然更有利于教练员自我提升动机的激发。
综上所述可知,中外体育教练员培训体系既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同。在后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我国体育教练员培训体系的科学性,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吸取国外的有益经验用于弥补自身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张晓菲.我国体育教练员培训现状研究与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9):135.
[2] 张霈,温杰.国际田联与中国田联教练员岗位培训体系的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10):19-24.
[3] 刘增强.中外篮球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对比分析[D].开封:河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