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飞
【摘要】农村教学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办学形式,在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由于观念、师资、经费、硬件等方面的限制,农村教学点中的教学效果令人堪忧。本文探讨农村教学点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点的作用,以达到教师德才持续提升、学生全面理想发展、家长积极共同培育的目标。
【关键词】农村教学点;义务教育;教育发展;作用
义务教育作为我国长期实施的一项教育制度,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各项改革措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农村教学技术落后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教学点建设,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一项工作,加强农村教学点建设,缩小城乡教育教学差距,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措施,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一、农村教学点建设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作用
农村教学点是在社会迅速发展和人口结构急剧变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偏远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数量较少这一客观情况而设置的小规模学校。与成建制的完小相比,教学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年级设置不完整,一般为一年级到三年级或四年级,这种教学形式主要是为了偏远地区的教育服务。农村教学点的建设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必要措施。首先,通过建设农村教学点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为农村学生提供了更多上学机会,保证了城乡教育的公平性。可见,农村教学点在践行教育公平、推动儿童成长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过程中都十分重要。其次,建设农村教学点还可以缩短学生的上学路程,在方便学生上学的同时,降低学生上学成本,缓解农村家庭的经济压力。并且,农村教学点教育成本较低、建设规模较小,管理起来更加方便,对提高质量和教学效果起到了帮助作用,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再次,农村教學点的老师都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教学态度认真、严谨,教学质量比较理想。
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学点建设的策略
(一)以教师德才持续提升为目标,做好对教师的管理
在农村教学点中,教师队伍普遍年龄较大,加上基础较薄弱,他们更新知识和观念的速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些教师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教育事业也有深切的热爱,但在专业化教学水平的提高、新教学观念和方法的获得、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方面明显不足。如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普通话不标准,没有英文功底,教学方法单一呆板,不会使用计算机等。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1)本身没有意愿接受新的知识;(2)有意愿学但限于年龄较大生理和心理上的因素导致学习效果差;(3)没有学习的机会和渠道。所以,在对教师管理中,要时刻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让每位教师清醒地意识到知识更新的重要性;充分了解每位教师的具体情况,既要尽最大能力为每位教师提供公共学习资源,让他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也要根据教师的实际能力和特长个别化管理。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应该明确农村教学点建设的重要性,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农村教学点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各级政府应该严格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进行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并且确保该笔经费能够达到当地GDP比例的4%。为了加强对农村教学点建设的财政控制,需要设置专项资金,做到专项专用。县级政府应该设置专门的经费管理中心,取消学校的银行账户,并设立专门的财政管理部门,对农村教学点的财政资金进行统一管理,科学、准确预算各个教学点所需资金,并由地方政府统一下拨。同时还需要加大农村教学点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平台构建财务管理系统,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提高教师薪资待遇
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教学点,必须要提高教师薪资待遇,增加农村教师的收入。首先,应该以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偏远程度等为标准,制定科学的津贴制度,将教师工资作为教学点财政支持的一部分,保证教师工资发放的及时性,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同时,还应该对代课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进行充分考虑,保证代课教师得到应有的报酬。
(四)改善教学办公条件
良好的教学办公环境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要不断改善教学办公条件,确保各项教学活动能够正常开展。首先,地方政府应该派遣工作人员开展走访活动,掌握各个教学点的实际教学情况,针对教学点遇到的困难给予财力、物力及人力方面的帮助。同时,农村教学点应该积极完善基础教学设置的建设,包括体育器材、实验器材等,保证教学设施的完整性。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教学点的建设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对农村教学点的管理中,要客观地看待条件有限、资源不足等现状,通过对教师、学生、家长的有效管理,尽量降低不利现实条件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的影响,最终实现教师素养不断提升、学生全面发展、家长积极配合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先佐,郭清扬,赵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学点的建设[J].教育研究,2011(9):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