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就高校而言,为了主动适应和调整人才供需之间的动态平衡,就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将专业深度与广度有机结合,拓宽专业的适应面。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而我校所确立的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专业的基础知识,掌握工商管理类专业最新实用技能,熟练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实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工作作风,使学生的反应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通过多年的观察和思考,我个人认为实践教学环节应包括:课程设计、实验(课程实验、综合实验、仿真实验)、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创新活动、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等内容;对于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配置应以学生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为主线,按素质教育、专业知识认知、专业技能掌握和应用能力提高四个层次,由验证到认知、由单一到综合、由应用型到创新,连惯性由浅入深地安排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如大学一年级为学生基本素质教育阶段,绝大多数高校开设的是公共基础课,在这一阶段,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社团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机能力,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比赛,如英语演讲比赛、PPT设计比赛等。进入大学二年级,学生将开始进入专业基础课学习,这一时期,可以将企业参观、调研、课程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使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大学三年级,是学生专业课的主要学习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专业知识日渐丰富,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更快地掌握专业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引入专业实习、综合实验、课程设计、科技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从对专业知识的认知逐渐过渡到专业技能的掌握,并从单一知识掌握逐渐进入到综合知识的应用,创造性地设计方案。大学四年级,是学生专业选修课学习,也是学生个性化形成阶段,这一时期,可以通过实训、仿真实验、科技活动、创新活动、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形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为学生毕业后进行就业和创业奠定思想和业务基础。
(三)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要求具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环境和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环境具体包括实验室的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对学生课余专业实践活动的支持等。有关实验室的建设应充分考虑本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定位、充分考虑前瞻性和持续性,统筹规划、优化配置,使实验室的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匹配,保证既能满足于课程教学、专业教学的需要,还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并尽可能地使实验室能够承担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发挥其最大效用。
(四)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灵活多样、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其管理工作难度较理论教学大得多,要确保实践教学各项措施落实和运行,就必须建立规范化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具体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实践教学质量管理。
二、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一)课堂实践教学
课堂实践教学是指配合课程教学,以促进学生深化理论知识,掌握基本专业技能,一般以课堂为教学场所,常见的方式两种:一是情景模拟,指设计某情景,让学生扮演某种角色,开展某项营销活动,如模拟公司组建、商务谈判、产品推销、市场调查等。二是案例分析讨论。教师事先准备相关案例,将全班同学分成几组,学生先进行个人分析,然后小组讨论,再课堂发言交流,教师总结。
(二)现场实践教学
现场实践教学是以实习基地或合作单位为条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目的操作性实习、专业技能训练,以及毕业实习。通过合作教学,使多方受益。一是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二是学生和实践单位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磨合,达成就业和用人意向,使理论学习、就业、实践教学三方充分结合。
(三)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道德意识为主要目的。围绕课内教学内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实验项目,将课内教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培养。通过素质拓展教育磨炼学生意志,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耀兴,陈政辉.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及策略[J].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8(12).
作者简介:李自荣(1978.06—),女,四川攀枝花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