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原则探究

2018-05-14 09:06刘伟祥
丝路视野 2018年20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课堂效率语文教学

刘伟祥

【摘要】新课标要求我们要提高课堂效率,而有效提问就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就如何设计课堂问题,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对构建有效课堂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提问;课堂效率

古人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它充分说明,质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提问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一节课的成功与否。

有些教师并不十分注重“怎么问”,而误以为只要提问的内容有价值,怎么问都无所谓。于是,他们提问比较随意,结果,使得学生很难准确把握问点。例如有关人物形象的提问,笼统地问这个人物怎么样,学生根本摸不着头脑,难以回答;假如问他做了几件什么事或你最欣赏他性格中的哪一点,那么,学生回答就容易得多。所以,设计问题非常的重要,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的要明确

一是提问的目的性要明确,不要模棱两可,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通过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即提问要有的放矢,不能信口开河或为问而问。二是所提的问题本身要明确,不要过于抽象,不要漫无边际。问题不明确,学生便无法准确回答,提问也就失去意义。要达到这个明确的目的,提问尽量使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有哪些等特指问,不用或少用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等选择问,以免学生感到茫然或碰运气瞎蒙;要多用生动活泼的口语,尽量不要使用书面语。

二、问题设置要适度

高中生到了这个年龄,简单问题不屑回答,而疑难问题又怕答错丢了面子。教师设计问题就要注意问题不能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太容易,学生懒得思考,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于深奥会让学生望而生畏,乃至望而却步,从而失去解决问题的兴趣和信心。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过认真思考分析后能够回答。例如,教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一开始就提出这一课的难点让学生回答,“文章的开头说这里阳光明媚,可又为什么说是最可怕的?”一时学生茫然无措。很显然,这个问题提得太早,因为它涉及文章的主旨,必须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探讨。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已不多见,但却出现了一种“满堂问”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表面看上去,学生似乎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模式。因此,笔者认为课堂问题的数量要适度,坚决克服和摒弃“满堂问”的问题。

比如《烛之武退秦师》这节课,笔者在带领学生归纳完知识点后,只用了“烛之武为何能成功”这一个问题,让学生探讨总结,就全面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烛之武成功退秦师有其内因和外因,内因是烛之武的才能,外因是秦晋貌合神离。这样层层剥茧,学生既能赏析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又能了解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既能了解到烛之武怀才不遇的无奈,又能感受到烛之武爱国的人格魅力。这样,只需一个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积极思考,越探越明白,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问题要有启发性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把现成的答案硬灌给他,课堂提问必须有启发性。课堂教学是否体现启发性,不在于教师在一堂课内提了多少问题,而在于教师的讲课和提问的内容是否具有启发性,用孔子的教学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启发式教学。

例如,比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别里科夫能辖制全城,为什么他又是那么胆小怕事,一副可怜相呢?”这一看起来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明白:别里科夫这个典型形象,是九十年代害怕群众、害怕变革的可怜虫。别里科夫精神是沙皇政府对人民实行思想控制、精神禁锢的工具。他怕这怕那,并“像害怕瘟疫一样害怕一切新事物,害怕一切超出平凡庸俗的生活轨道外的东西”,他还怕自己不能符合沙皇统治的要求,因此,终日是一副可怜相。若选准最佳突破口,把握时机,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

四、问题要有发散性

课堂设问时,既要立足课本,还要扩展有用的知识,从而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一课的教学里,我在结尾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刘兰芝聪慧美丽,勤劳能干,知书达礼,焦仲卿对她又情深似海,焦母为何非休她不可?”对这个问题,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兴趣,经过讨论,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刘兰芝没生孩子,古代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兰芝太能干了,让婆婆显得太无能了,这使焦母很没面子。”“焦母是独自把儿子拉扯大,不愿让兰芝夺走儿子对自己的感情。”“焦母见儿子太恋家室,怕影响了前途”等。学生们积极思考,思维非常活跃,他们对这个问题做出这么多不同的答案。我没有去用条条框框束缚学生的思维,就对学生说:“同学们说得有一定道理,已经抓住了作品的中心思想。”接着告诉学生,全诗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歌颂了他们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而焦母的所作所为则处处体现着一个封建家长的极端蛮横无理,独断专行。这样既维护了同学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使同学们对作品的人物、主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韩和鸣.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策略[J].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刘晶.课程改革背景下課堂有效提问的策略问题[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课堂效率语文教学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