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语篇分析与语篇命题库

2018-05-14 09:06李堉华
丝路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二语语篇预设

【摘要】通过语篇分析和实验,考察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以及语用预设在二语语篇中语篇命题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考察在语篇的发展过程中,语篇命题网络的形成,并对二语语篇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语篇分析;二语语篇教学

一、引言

语篇理解是读者从视觉或听觉获得语言信息,与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相关世界知识相互激活、交互作用,并通过推理等思维策略建立心理模型(情景模型)的过程。心理语言学对语篇的研究不如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深入,对于语篇结构理论或模式尚缺乏深度的研究。Halliday (1985)提出语言是人对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经验反映的产物。尽管这种语言观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的,但其经验反映论对语言认知研究很有帮助。

将语篇作为研究语言的基本单位是系统功能学派区别于其他理论学派的显著特征之一。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篇是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語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单位。其代表人物Halliday(韩礼德)指出:语篇功能是内在于语言的,包含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Halliday 和Hasan(1976:2)指出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等共同发挥作用形成语篇组织。

在逻辑语义学中,以Strawson (1950)等人为首的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从真值条件出发, 将预设看作是句子或命题之间的关系。法国语言学家Ducrot (1972 : 94) 早已指出, 预设的基本功能就是为语篇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一个框架(frame)。预设可以决定一个句子在某一语篇中的适宜性。研究语篇组织对于揭示这个框架的工作机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语篇分析和实验,考察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语法手段(如照应、替代、省略等) 和词汇手段(如复现关系、同现关系),以及语用预设在二语语篇中语篇命题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考察在语篇的发展过程中, 语篇命题网络的形成。

二、语篇理解理论

Kintsch(1988; 163-182)在其语篇理解的建构——整合模型中指出,保持整体连贯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记忆内的信息与当前句子的信息连接起来作为一个线索,向记忆中的信息发送信号,相关的信息谐振来回应这个信号,如果与该信号具有多、重、强的联系,就会被高度激活。第二阶段,这种被高度激活的信息和工作记忆中的信息一起整合进当前的情景模型。第一阶段是读者在阅读中识别语篇中的语篇组织关系,相关信息的激活过程,即语篇衔接的建构过程;第二阶段是把命题进行整合的过程,即心理模型的完型过程。

因此,一个语篇中的命题可能很多,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二语学习者,因为语篇能力不同,在整个语篇命题库中有些命题会被激活甚至高度激活,有些命题不会被激活。有的二语学习者能较好地把握语篇,形成情境模型,有的则不能形成正确的情境模型,对语篇的理解也不完整。

三、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语篇分析,讨论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语法手段(如照应、替代、省略等) 和词汇手段(如复现关系、同现关系)在语篇中语篇命题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考察在语篇的发展过程中, 语篇命题网络的形成。

受试者:本实验的受试者为九江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的本科生60人。受试者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学习英语的时间为7年,年龄在19~20岁,男生32人,女生28人。

实验材料:为了考查二语学习者对于语篇组织和语用预设在语篇理解时的作用,实验材料为一篇阅读理解材料。

实验过程:受试者从计算机屏幕上阅读一篇大学英语四级的阅读材料,400词左右,该阅读材料被划分为五个部分,每次显示一个部分,阅读速度设定为80词/分钟。阅读完一个部分之后需要回答一个问题,阅读材料可以回看。

结果与分析:

二语学习者识别主位结构并掌握信息结构的能力不强,相关的正确率仅为52.8%。例如:But the trend lying behind these matters is rarely talked about. This is the decline in the growth in yields of some of the worlds major crops.“The trend”在第二句中用“This”替代,这两句的主位实际上是一致的,而第二句的述位部分即这个小句的新信息,也是这一段的重要内容,学生并未充分重视。当受试者看到问题“What does the author try to draw attention to?”他们不能识别这是提问段落的主题。

对于主位一致,述位是同义替换的问题,回答较好,正确率达到了95.3%。选项“The world will be able to feed its population without increasing farmland.”是原文 “the world will not have to dig up a lot more land for farming in order to feed 9 billion people in 2050”的同义转述。

对于问题“How does the author view the argument of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sation?”的回答正确率仅为38.4%。首先,受试无法理解这里“argument”所指称的内容;第二受试需要综合理解最后两段的内容,形成良好的语用预设和命题网络,才能正确回答。

在学生的反馈中,对于这部分文字,100%的学生选择了回看,甚至回看多遍来作答。根据心理语言学的理论,阅读过的句子有一些转化成命题保存在工作记忆中,有些会整合到长期记忆中,或帮助建立情境模型。但如果二语学习者缺乏语篇能力,对于语言的表层结构的解码出现了问题,没有正确的语用预设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命题网络,当遇到问题时,只有反复努力地理解文章,来重新整合诸多命题,以重新构建正确的命题网络。

四、对二语语篇教学的启示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们就语篇理解做出的研究,笔者认为语篇能力培养的内容包括语篇分析(篇章结构分析和衔接)、图式与语篇处理等。

语篇分析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指出其中出现的指称、省略、替代,连接的衔接手段,让他们能掌握这些衔接手段在语篇中的理解和运用。例如指称,是指用代词等来表示语义关系,可分为人称指称、指示指称、比较指称;省略,则可省略主语、謂语一部分、补语及其他成分;替代,有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及小句型替代;连接,主要利用因果关系、时间顺序、地点转移等实现衔接。语篇分析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语篇的细节部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语篇的发展。

图式的教学:背景知识是英语文化的部分,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效地激活头脑中的图式是增强语篇理解的重要手段。外语教学不是要消除或模糊中英语言文化的边界而是要挖掘边界并使它更加清晰,介绍背景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教学中介绍文化背景和相关背景知识,使学生产生真正的文化感受和内心体验,形成正确的图式,学生会更加明确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真正逐摆脱汉语思维的习惯,达到基本上能自由灵活地阅读和使用英语的思维模式。

通过语篇分析能力、图式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改变以往的细读精讲,学生阅读时一字一句的现象。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抓住主题, 培养学生判断和推理能力, 加快阅读速度。此外, 教会学生由表入里, 根据上下文对语篇中的隐性内容或问题做出合乎情理的推断。在阅读和思考时必须透过表面文字讯号, 抓住深层结构和语义, 进而推断作者的立场观点与写作意图。因而,通过语篇分析能力的培养能较好地提高二语学习者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Halliday,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Beijing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76:181.

[2]Halliday, M.A.K. and Hasan, R.(1985)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Deaken University, Burwood, Vic., 48.

[3]Ducrot , O .Direet ne pas dire [M].Paris :Hermann ,1972:94.

[4]Kintsch,W. The role of knowledge in discourse comprehension: A construction-Integration model.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8:163~182.

[5]Strawson , P .On referring [J].Mind ,1950,(59):330~344.[6]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7]张得禄,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9.

作者简介:李堉华(1976.12—),女,汉族,浙江丽水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二语语篇预设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