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 焦娜娜 罗仕蓉
[摘要] 目的 调查老年护理方向高职护生共情现状,设计以“家庭+职场”为主的情景剧,探索“情景模拟+临床实践”的共情干预方案,并观察效果。方法 将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共情干预法教学,并用杰弗逊共情量表对干预前后共情能力进行测量。结果 在采用“情景模拟+临床实践”共情干预教学后高职护生(老年护理方向)共情3个方面(共情总分、观点采择、情感关怀)的得分显著提高。结论 ①“情景模拟+临床实践”共情干预方案,在高职护生(老年护理方向)的教学中具有可行性;②“情景模拟+临床实践”共情干预教学能够显著提高高职护生(老年护理方向)的共情能力。
[关键词] 共情;情景模拟;临床实践;高职护生;老年护理方向
[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6(a)-0103-02
共情是一种以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采择他人观点,体验他人情感,进而产生与他人相类似或一致的情感体验以及行为反应,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包括观点采择、情感护理和换位思考[1]。在医学领域,共情被定义为医生准确理解患者的需求的能力,以及关怀患者的疾苦,体谅患者的处境的能力[2]。大专护生是我国现有护理体系中的主体,他们的共情水平不容乐观,这个群体的共情品质既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张扬个性”等90后大学生普遍的特点,同时情感体验淡漠等现象更为突出[3],而我国养老护理员的伦理道德和职业素养更是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极端事件频发,共情可以提高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几率,也可以抑制攻击行为[4],提高护生共情能力对改善当前医患关系,缓解医患冲突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6级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10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名,年龄17~21岁,男5名,女45名;对照组:50名,年龄17~21岁,男6名,女44名。所有被调查者均自愿参与,年龄和学历层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实施任何干预;实验组采用共情干预法。实验时间2016—2017年学年度的课余时间。实验组设立自身对照,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组间干预前后的对照。
1.2.1 以“家庭+职场”为主的情景模拟教学法 ①准备阶段。护理专业第一学期开设《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和《人际沟通》等课程作为理论支撑。同时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带领护生收集临床案例和学习情景剧理论知识。
②实施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实验组以小组为单位编写情景剧的剧本,要求以家庭和职场为主题,剧情以医院工作环境为大背景,结合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设置患者、护士和亲人等角色,其中护士角色注重职业素养(主要包括共情、倾听、职业操守等)。例如:护士小张值夜班新收入院李婆婆,李婆婆家中儿女无心照顾送养老院,患有重度抑郁症,且大小便失禁;此时,护士小张家中宝宝突发高烧39℃,由年迈奶奶照顾,老公外出出差;那么,护士小张应如何处理家庭和工作关系?各小组在表演前自主采择角色,可在主题范围内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在表演过程中运用角色扮演、情感独白、交流对话等情景剧技术催发演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表达出演员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③总结阶段。表演结束后,演员从观点采择、情感护理和换位思考3个方面分享自己的经验、想法或困扰,教师和其他护生给予反馈。通过“家庭+职场”为主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引导护生深化理解共情认知和共情反应。
1.2.2 临床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10人)到基层养老机构实践学习4周,1次/周,8 h/次。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养老护理实践学习,主要包括:养老照护、老年康复保健等学习。每周实践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与审视,分享到基层实践学习的经验和方法,审视自己如何完成内心的转变,教师和其他护生给予反馈。
1.2.3 研究工具 采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医护生版(JSES),测量护生的共情能力,包括观点采择、情感关怀和换位思考3个维度20个条目,其中反向和正向计分条目各10个,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得分20~140分,得分越高说明共情能力越强;该量表已经被译成38种语言,中文版医护生共情量表内部一致性Cranbachsα系数和分半系数分别为0.739和0.907,重测信度为0.843[5]。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该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实施前后共情能力总分、情感关怀和观点采择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实施前后的共情能力得分比较,见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实施后共情能力得分比较,见表2。
3 讨论
3.1 方案分析
根据目前护生(老年护理方向)共情发展现状和共情的3个方面(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设计以“家庭+职场”为主的情景剧,探索出“情景模拟+临床实践”的共情干预方案。将感情认知、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与老年护理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改变护生接受知识的被动局面,打破传统讲授方式,以动态的表达方式在校园内开展“家庭+职场”为主的情景模拟教学,在情景剧中建立起基于个人与剧中人物的关联,使自己与该阶段的学习建立起一种新的关联,并且在此关系中找到其新的高度,展示个人的生活经验、内在和外在世界,以此引导护生深化理解共情认知和共情反应。但仅仅在校内对护生进行共情干预,缺乏临床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他们对共情的认知和反应,影响其共情能力的提高。以小组为单位到基层养老机构实践学习,实践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与审视,分享自己到基层实践学习的经验和方法,审视患者的感受和行为;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引导护生自身内心的转变,能够在耐心和责任的基础上准确表达情感关怀,通过实践重塑自己共情3个方面的能力,提升自己共情的水平。因此较单纯的在校内进行共情干預而言,基于工作岗位的“情景模拟+临床实践”的共情干预方案效果更显著。该研究“情景模拟+临床实践”的共情干预方案可作为今后老年护理大专护生《护理心理学》《人际沟通》等教学中护理技能培养的参照。
3.2 效果分析
該研究结果显示,共情干预实施前后学生共情能力的总分、观点采择和情感关怀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大专护生(老年护理方向)的共情现状,紧扣共情理论探索出的“情景模拟+临床实践”共情干预方案对大专护生(老年护理方向)的共情能力干预效果显著,表现在共情总分及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3个维度得分都有明显的提升。在干预方案实施前,受试者共情的3个方面总分得分较低,对实验组进行干预后共情分数显著提升,表明该研究探索出的“情景模拟+临床实践”共情干预方案有助于提高大专护生(老年护理方向)的共情能力。在观点采择水平上,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说明了该研究方案能够提高大专护生(老年护理方向)的观点采择能力,即能以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在情感护理上,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说明该研究方案能提高大专护生(老年护理方向)的情感护理能力,即能以他人为导向的同心理能力和能考虑他人不幸的能力;在换位思考上,实验组得分略高于对照组,说明该研究方案能提高大专护生(老年护理方向)的换位思考能力。
3.3 不足分析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大专护生(老年护理方向)在换位思考的共情维度水平提升效果不太明显,分析原因有以下3点:①共情的概念源自心理学领域,其本质的复杂性使得对于共情能力的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6],该研究的干预方案中忽略了对大专护生(老年护理方向)自我价值的探索,对自我与他人区分还够透彻,导致护生对换位思考的认知不足。②由于大专护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认知和表现不一样,而且中国传统在认知观念、情感表达等方面更加保守,使得大专护生(老年护理方向)对于自己理解患者心理问题的信心不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认为从患者的角度看问题相对较难。③我国的护理教育侧重于对护理临床专业理论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护理人文伦理学教育方面存在理念滞后、教学方式单一、师资匮乏等问题。以上因素可能影响大专护生(老年护理方向)换位思考的共情维度水平的提升,这个因素也可能阻碍整个群体共情能力的成长。因此,有必要探索符合中国人特征的有效的共情能力训练方式,使培养的老年护理人才更加适合我国日益增长的老年服务体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罗湘莲.大专护生共情心理剧干预方案的设计及其效果验证[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2] 解方舟,吴姗姗,杨平,等.共情能力的作用及其培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9):1425-1432.
[3] 罗湘莲,张淡妮,傅明宇,等.大专护生共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教师,2016(23):22-23.
[4] 高晓寒,孙宏伟,高树宏,等.暴力犯罪服刑人员的隐性自恋与共情能力[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1):1688-1690.
[5] 杨希,史瑞芬.护士共情能力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护理学杂志,2012,27(16):86-88.
[6] 马丽莉,杨芳宇.心理剧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9):1109-1111.
(收稿日期:2018-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