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鹏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与写作往往存在分离的问题,本文着手于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阐述,以实现“读写结合”,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
初中 语文 读写结合 教学效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变得丰富、复杂,因此对语文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表现在阅读和写作能力上。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大挑战,只有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具体情况有机的结合起来,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两者才能相得益彰。
一、读写结合,把握初中语文训练体系
初中教材共有六本,这就构成了适应初中生知识能力接受水平的相对完整的读写结合训练体系。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学生和课程具体情况和要求,就能将阅读与写作训练体系进行优化,形成完整的读写训练体系。
制定读写训练体系时可以参考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或各单元的课文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通过教材来把握读写结合的训练点,以读进而深入学习写。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教师可以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学习“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学习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赏读课文来学习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塑造描绘人物的写法;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感受磅礴的气势来学习议论的写作手法。另外,还可以从文章的写作技巧方面进行教学,如史铁生写的散文《秋天的怀念》中的插叙写法。
二、读写结合,落实初中语文模仿写作
初中学习阶段,学生的思维由形象逐渐向抽象过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不仅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而且要在其基础上进行模仿写作,读写结合。通过这种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从文章整体来讲,可以学习“谋篇布局”即文章段落和结构层次的安排。例如,郦道元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三峡》,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先总写三峡形式,然后分写四季不同的景色。结构严谨,层次鲜明,条理清晰。从文章写作手法来看,可以学习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即比喻、拟人、借代等手法。例如,七年级课文《理想》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顶真的修辞手法,而且可以让学生参考文章格式发挥自己的想象仿写,这样会加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而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文章主题思想来说,可以学习立意、构思即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及想要读者接受怎样的信息。例如,鲁迅先生的《故乡》,通过“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这样的情节安排,反映了当时农村破产农民苦不堪言的生活现状,控诉了封建传统观念对人性的扭曲和精神的束缚,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及对新生活的渴望。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主旨,一层层拨开文章外衣,让学生自主探究出中心思想。进而让学生学习写作时怎样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只有让学生真正的深入了解了文章,学生才能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三、读写结合,提升初中语文综合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是写作的奠基石,为写作积累素材。写作是阅读的外化表现,是阅读的“孩子”。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积累素材,为写作做准备。
只有阅读和写作真正地结合在一起,二者相互协作,才能提高初中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水平。例如,苏教版的初中语文中的《皇帝的新装》,学生可以自主交流,教师可以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作为敢于说真话、誠实的素材进行积累。又如《斑羚飞渡》,在牺牲精神的背后是对生命的尊严的深沉思考,从文章中更主要的主题是敬畏生命。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作为一个主题来立意,让学生为熬着这个主题来写作,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上进而锻炼写作能力。再如七年级上册朱德先生的《回忆我的母亲》,作者用平凡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失去母亲的怀念。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一下母亲对我们的关爱,进而让学生领悟到母爱的伟大,并以此为题,进行写作表达对母亲的爱。除此之外,初中课文中有大量有启发性的优质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将生活中的优秀案例纳入素材。课内素材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在课外阅读中思考积累,启发学生对人性的理解,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日后的写作与阅读奠定条件基础。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不仅教师要加强这种意识,学生也要增强读写结合的意识,避免学生盲目地学习。教师要将这种系统的读写结合的学习贯穿到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目标中。长此以往,初中生在这样系统的、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学习下,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进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会大大提升。读写结合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