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群:高职教育发展新突破的着力点

2018-05-14 09:38谭任绩王悠
职教通讯 2018年14期
关键词:内涵建设高职教育

谭任绩 王悠

摘 要: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要实现新突破,主要依赖选择“职业技术性发展模式”的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建设”和“品牌提升”。“转轨”且“追高”是这类院校发展路径的具体体现。要实现“转轨”且“追高”,在专业建设方面,至少要做好包括三大步骤共涉及十三个方面的工作。在专业群建设模式下,由于专业群形成的合力以及产生的特质,不仅能够使群及群中的专业真正直接面向经济产业链以及通过群中内部调整切实地适应其变化,而且群中专业建设的三大步骤共涉及十三个方面的工作也能落到实处,这样就为实现“转轨”且“追高”提供了条件。立足于专业群进行高职教育的建设与发展,高职教育应该能够实现发展新突破,高职专业群也就成为了新突破的着力点。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转轨和追高;内涵建设;品牌提升

作者简介:谭任绩,男,院长,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交通运输管理;王悠,女,副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管理与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14-0022-05

目前,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已涌现出了一批建设较好的专业群。相对应地,有一批专家学者对高职专业群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面向智能交通这一战略新兴产业,从核心专业建设开始,前后花费十二年时间,构建出高职智能交通技术专业群,并在相应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成效明显。

笔者在借鉴相应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经验,以及相应专家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主持智能交通技术专业群建设的经验,已经研究得出,高职专业群这一高职教育教学组织,能使高职教育在单一专业模式下想做而做不到的工作,变得可行了。[1]67同时,也认识到,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经历了创立阶段和规模扩张阶段,正在开展内涵建设和品牌提升,寻求新的突破。再加上,受到了一些高职教育专家学者相应研究成果的鼓励,例如,有人认为,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武器。[2]74基于这三点,着手研究“高职专业群能否成为高职教育发展实现新突破的着力点”这一课题。

一、高职教育需要实现“转轨”而且需要“追高”

(一)高职教育主体及其发展路径

高职教育的主要矛盾是“发展”问题,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到底该如何发展,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可以选择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也可以选择职业性发展模式。 [2]75笔者认可这一观点,并且通过研究,试图进一步揭示在高职教育中选择哪种发展模式的高职院校占有主导地位?这类高职教育又应遵循什么样的发展路径?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其中包含四个关键词,即“教育”“高等”“职业”以及“技术”,相对应地,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教育性”“高等性”“职业性”和“技术性”。

无疑,重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对职业教育促进扩大就业,促进当前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及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来说,都相当重要;但同时,也要看到,强调高职教育的“技术性”,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高职教育的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以及对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来说,更为重要。再加上,“职业性”和“技术性”有时又难以分开,而将“职业性”和“技术性”合称为“职业技术性”。 [3]因此,可以认为,在高职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应该是选择“职业技术性发展模式”的高职院校。而相对应地,“职业技术性发展模式”下的高职教育,应该是高职教育的主体部分,需要重点发展。

“在高等性的要求中去发展职业性,然后在职业性中发展出高等性”,[4]26这一选择“职业性发展模式”高职教育的发展路径,其正确性已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相对应地,“职业技术性发展模式”下的高职教育,其发展路径应该是,在高等性的要求中去发展职业技术性,然后在职业技术性中发展出高等性。

(二)高职教育主体发展路径的具体体现

分析出主体及其发展路径后,针对“职业技术性发展模式”下的高职教育,其发展路径如何落实呢?

1.高职教育要做好“转轨”工作,实现其“职业技术性”。针对选择“职业性发展模式”的高职教育,柴福洪说,“转轨”是指由學科知识型向技术技能型转轨,其实质是实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5]针对选择“技术性发展模式”的高职教育,徐国庆说,向技术科学型转轨,[4]26其实质也应该是实现高职教育的“技术性”。那么,针对选择“职业技术性发展模式”的高职教育,“转轨”是指由学科知识型向技术技能型转轨,甚至向技术科学型转轨,应是在高等性的要求中去发展职业技术性,其实质是实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技术性”。

2.高职教育要做好“追高”工作,提出“高等性”要求并实现其“高等性”。“追高”就是指追求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追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转轨”提出高等性要求,即在“高等性”要求下发展出来的“职业技术性”。(2)“转轨”要发展出来“高等性”,即在职业技术性中发展出高等性,而且要节节提升,对“转轨”再提出更高的高等性要求。

对“转轨”提出的“高等性”要求,有其具体内容。例如:高职的专业在选择直接面向的经济产业链时,选择战略新兴产业之中的产业链;在产业链中选择职业岗位时,要选择定位较高的职业岗位;在相同职业岗位下,要选择难度较大的技术技能项目;在相同技术技能项目下,要选择其中难度较大的职业知识和训练项目;等等。

在“职业技术性”中发展出来的“高等性”,应该会有诸多的表现,值得深入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至少应该表现为三个方面:(1)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材,等等,具备自身的特色和内涵,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能扩大就业创业。(2)在能力方面,其在所对接的领域具备较强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科研和文化传承的能力,并且通过开展相应工作能够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方面发挥作用。(3)在自身发展方面,有提出更高的高等性要求以及向更高的高等性调整的能力。

3.“转轨”且“追高”是高职教育发展路径的具体体现。高职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做好“转轨”工作,而且还要做好“追高”工作,“转轨”与“追高”应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只要不断努力地做好“转轨”与“追高”工作,高职教育的“职业技术性”和“高等性”,也就都在实现的过程中了。高职教育的“转轨”且“追高”,是选择“职业技术性发展模式”的高职教育,“在高等性的要求中去发展职业技术性,然后在职业技术性中发展出高等性”,是这一发展路径的具体体现。

二、专业群及其建设能实现高职教育的“轉轨”且“追高”

笔者前期对高职院校如何开展专业群建设进行过研究,而且所研究的专业群就是针对选择“职业技术性发展模式”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高职专业群建设:与单一专业建设的对比分析》一文中。其中,如下研究结论能有力地论证通过专业群及其建设,高职教育能够实现“转轨”和“追高”,也只有通过专业群及其建设,才能实现“转轨”和“追高”。

(一)研究结论一:高职教育要实现“转轨”且“追高”,在专业建设方面,至少要做好包括三大步骤共涉及十三个方面的工作[6]

三个大的步骤是指:“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实践领域确定”和“学习领域的设计”。十三个方面的工作涵盖以下三个方面:(1)“实践领域确定”依次包括“专业直接面向的经济产业链(或社会行业态,或企业岗位群)的论证与确定”“专业针对的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论证与确定” “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所包含的技术技能项目的论证与确定”“技能技术项目重组分类”以及“专业对应的技能技术项目的论证与确定”五个方面的工作。(2)“学习领域的设计”包括“专业职业知识结构确定”(又称“实践领域向教学对象转化”)和“专业教学设计”(又称“教学对象向教学内容转化”)等两项工作。(3)“学习领域的设计”中的“专业教学设计”,又主要包括“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设计”“教材设计”“实训设备设施与场所设计”“课堂设计”“实践训练设计”以及“实习设计”等七个方面的设计。

(二)研究结论二:在单一专业建设模式下,在专业层面根本上就落实不了“转轨”和“追高”,高职教育也就很难实现“转轨”且“追高”[1]65

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1)在单一专业建设模式下,专业直接面向的产业链,以及针对的该产业链上的职业岗位,这种“面向”和“针对”是不实的,是很难做到的。然而,高职专业建设是直接面向实际存在的某个经济产业链(或社会行业态,或企业岗位群),并以该经济产业链(或社会行业态,或企业岗位群)中的一定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作为专业基点,再从作为专业基点的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中,分析出所需的职业技能技术项目,并围绕这些职业技能技术项目开展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2)单一专业面对经济产业链(或社会行业态,或企业岗位群),在专业开发、人才培养、科研和技术服务等各个方面力量不够。

(三)研究结论三:高职专业群建设有自己特有的五个环节和内容[1]66

通过与高职单一专业建设的对比分析,笔者总结得出了高职专业群建设与高职单一专业建设的不同点,高职专业群建设有 “学校专业群体系构建”“专业群开设专业的确定”“专业群课程体系的确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和“专业群运行模式的确定”等属于自己特有的五个环节,而且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内容。

(四)研究结论四:专业群的特质及其建设的特有环节和内容,能够使专业群及群中的专业实现真正直接面向社会实际存在的经济产业链(或社会行业态,或企业岗位群),而且通过群中内部调整能切实地适应其变化[1]67

主要体现在通过专业群中的专业分别面向同一经济产业链(或社会行业态,或企业岗位群)中的不同具体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群中所有专业有机地实现了面向该经济产业链(或社会行业态,或企业岗位群)中的重要的一部分,而且通过群中内部调整,包括专业层面的调整,专业内部面向的职业岗位的调整,专业内部面向职业岗位中的技术技能项目的调整,能够切实地适应经济产业链(或社会行业态,或企业岗位群)的变化。

(五)研究结论五:高职专业群,通过核心专业的带动和专业之间的依赖、促进,能形成合力而且产生自己的特质[1]67

这个结论相当重要。笔者还专门撰写了《“专业互动、内容融合”的高职专业群课程建设研究》和《高职专业群:适合开展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组织的源头》两篇论文,对其进行了进一步论证(第一篇已发表,第二篇在投稿的过程中)。第一篇论文通过智能交通技术专业群能够基于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由群内不同专业教师协作,开发出专业群的四门课程,很好地体现了专业群能实现“专业互动、内容融合”,有力地论证了专业群具有内部建设的合力。[7]第二篇论文揭示出高职专业群在元素的融合和力量的融合两个方面,具有准点力(踏准时代节拍)、愿力(愿不愿意)、能力(能不能够)和影响力(对其他融合因素的影响)等四种产教融合的力量,这四种力量还能够不断强化,应该是高职教育建立适合开展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组织的一个源头。这更是专业群“能形成合力而且产生自己的特质”的具体体现。

(六)研究结论六:专业群的特质及其建设的特有环节和内容,能够使专业群中专业建设的三大步骤所涉及的十三个方面的工作落到实处

该研究为高职教育实现“转轨”和“追高”提供了条件。

三、只有做好“转轨”且“追高”工作,才能实现“内涵建设”和“品牌提升”

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经历了创立阶段和扩张阶段,正在经历内涵建设阶段,甚至部分高职院校已进入了品牌提升阶段。“内涵建设”和“品牌提升”是高职教育发展要实现的新突破。选择“职业技术性发展模式”的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的主体部分,高职教育发展要实现的新突破主要依赖这类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建设”和“品牌提升”。

这类高职院校作为实现新突破的“内涵建设”和“品牌提升”应该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因为“转轨”且“追高”是这类高职院校发展路径的具体体现,因此,“内涵建设”和“品牌提升”的实质还是“转轨”与“追高”。只是“内涵建设”主要是指在不忽视“追高”的基础上强调了“转轨”,“品牌提升”主要是指在不忽视而且基本实现了“转轨”的前提下突出了“追高”。同时,在单一专业建设模式下,在专业层面上落实不了“转轨”和“追高”,只有在专业群建设模式下,专业群及群中的专业才能落实“转轨”和“追高”。

选择“职业技术性发展模式”的高职院校只有立足于专业群,建设好专业群,并有效开展相应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才能做好“转轨”且“追高”工作,同时,这类高职教育才能相对应地实现“内涵建设”和“品牌提升”。如果选择“职业技术性发展模式”的高职院校实现了“内涵建设”和“品牌提升”,那么,我国的高职教育应该就算实现了发展的新突破。

四、结论

鸡蛋,从外打破,是一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立足于专业群,实现高职教育发展的新突破,这种打破,对高职教育而言,何尝不是生命。高职专业群自然也就成为了这种打破的着力点,即高职教育发展实现新突破的着力点。

高职专业群是高职教育工作者用心探索出来的教育教学组织。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在研究得出高职专业群及其价值与作用时,深深地感受到了高职教育之美,而且这种美,除了成熟之美,更有丰富之美和发展之美。笔者倡议,高职教育工作者应以高职教育成熟之美为理想或目标,在追求成熟之美的过程中,更好地享受高职教育的丰富之美和发展之美,从建设好专业群着手,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 谭任绩,王悠.高职专业群:与单一专业建设的对比分析[J].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63-67.

[2] 徐恒亮.与三业对接促三链融合打造首都高职教育特色品牌[J].北京教育(高教),2013(2):74-75.

[3] 查吉德.高职姓“高”还是姓“职”辨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60-62.

[4] 沈亚强,张加光.从人才分类角度看工程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J].教育与职业,2008(3):25-26.

[5] 徐国庆.高职教育高等性的内涵及其文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68-70.

[6] 柴福洪.论高职教育科学本源的理性回归[J].职教通讯,2017(7):1-5.

[7] 李玲琳.“专业互动、内容融合”的高职专业群课程建设研究[J].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56-59.

猜你喜欢
内涵建设高职教育
对民办高职质量工程内涵建设的建议
“四四模式”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内涵建设
论地方工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引智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内涵建设改革与实践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