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中职生作为职业教育的主力军,其素养教育面临时代挑战。从社会、学校、教师等方面出发,找出河南省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中职生职业规划能力欠缺、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缺失、职业关键能力素养不足、主体责任意识素养不佳等,为了改善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现状,提出应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加强中职生职业关键能力素养教育和职业道德人格素养教育;强化中职生的主体责任意识素养;政府积极出台政策法规,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注重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以促使河南省中职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职业规划意识;职业关键能力;主体责任意识;职业道德;河南省
作者简介:郑笑笑,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14-0001-06
近年来,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培养受到教育界的热切关注,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其问题依然存在。如何培养中职生的核心素养,满足市场对人才核心素养的要求,是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责任。因此,研究河南省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现状,为中职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出谋划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合企业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职业核心素养,作为一种新的培养形式应运而生。职业核心素养教育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还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弊端。而研究中职学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中职学校对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度
中等职业生职业核心素养是一个新课题,包含多个层次,大类可以分为外显职业素养和内隐职业素养 [1],其中:外显职业素养是指职业技能素养、职业知识素养;内隐职业素养是指职业理想信念素养、职业道德人格素养、职业关键能力素养、职业基本意识素养。分析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式可知,中职学校比较注重学生外显职业素养的教育,忽视了学生内隐职业素养的培养。原因在于,外显职业素养能在短期内见到效果,成果易于看见,而且这些外显职业素养极易融入学生即将要从事的工作岗位中。相比较而言,内隐的职业素养则在短期内无法看见成效,也不易培养。而研究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有利于引起中职学校对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视,使得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企业、单位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中职学校的发展。
(二)有利于满足企业对中职生在职业核心素养方面的要求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企业对技能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素质技能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要求技能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化的技术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核心素养。因此,加强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提升了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更重要的是满足了企业对中职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要求,使得中职生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三)有利于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职业核心素养的提出与传统知识、技能的培养并不相悖,而是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增添职业生涯教育、新型学习能力、创新思维与判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素养,以完善中职生的素养结构。中职生处于人生的青春期,思維比较活跃,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尚不清晰,而对中职生进行职业核心素养教育有助于中职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帮助中职生明确职业目标,提前领悟工作岗位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升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二、河南省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近年来,国家对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关注度有了一定的提升,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现状较以往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河南省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现状并不理想,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中职生职业规划能力欠缺
职业规划能力是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据笔者对河南省几所中职学校的了解和观察可知,只有极少数中职学校开设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由于职业学校对中职生职业规划能力缺乏培养,使得中职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正确的认知,甚至不了解其内容,即使有少数院校开设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职生对毕业后的职业定位仍然不清晰,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对职业知识和职业理念的理解也存在片面性。而且,据有些学生反映,职业生涯规划课是最无聊的课程之一,老师不是按书本念,就是把书本里的概念知识制作成PPT再播放,甚至还有老师直接让他们看电影,致使中职生不知道开设生涯规划课有什么意义。
对中职生职业规划能力不佳、目标定位不清晰的问题进行分析,有以下三个影响因素:(1)中职学校生源质量较差。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由中招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的学生、初中学业压力较大试图转学减轻学业压力的学生构成。因为生源质量不佳,使得中职生职业规划能力欠缺。(2)由于中职生专业选择存在盲目性。据了解,很多中职生选专业时对专业并不是特别了解,甚至有些学生的专业是父母或老师做主而被迫选择的,自己并不喜欢父母或老师给自己所选的专业,对职业目标的定位更不清晰。(3)课程设置不合理。据了解,目前,河南省中职院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大多是德育课程或是现代礼仪教程,课程内容单一,课程形式枯燥,应用范围狭小,与职业核心素养教育有关的实践活动很少,并且一般在学生即将离校时才开设。这些都是导致中职生职业规划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
(二)中职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缺失
教育部及各级管理部门曾多次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然而,中职生多是处于人生的青春期,这个年龄段的个体思维比较活跃、心智波动较大、最易受外界不良行为的干扰。虽然大多数中职生明白“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是正确的信念,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中职生仍会表现出人格素养教育缺失的现象,道德理念与实际行为不相符。比如,诚信缺失,缺乏敬业、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等。
对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缺失的问题进行分析,有以下两个影响因素:(1)传统教育理念的冲击。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把“知识”“技能”视为中职教育的重中之重,对职业核心素养教育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当前河南省的中职学校培养体系依然有传统教育理念的身影,强调专业、技能等重要性,忽略了对中职生吃苦耐劳精神、主体责任意识、环保安全意识等的培育。(2)教育方式单一化。职业核心素养是一种有关职场交往和职场活动的核心素养 [2],但是一些中职院校的行政领导、任课教师对职业核心素养教育的概念、内涵理解不够全面,他们错误地认为,职业核心素养教育课程只需开设一些德育课程、宣传讲座即可,不需要将其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过程;甚至有些中职教师认为,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任务是普通教育的责任,中职生没必要开设这些课程,这种认知的偏差导致了中职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的缺失,制约了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教育的发展。
(三)中职生职业关键能力素养不足
职业关键能力素养教育是中职生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于人才要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中职院校培育出来的人才已渐渐不能满足人才市场需求。[3]中职生职业关键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中职生的耐挫折能力较差、人际交往与协调能力不佳、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较弱、团队合作能力缺乏等。[4]比如,据有些老师反映,有些学生就业不理想并不是所学专业技能知识不扎实,也不是头脑不够聪明,而是没有主动工作、主动服务他人的意识。
对中职生职业关键能力素养不佳的问题进行分析,有以下两个影响因素:(1)中职生自身素养不佳。由于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不佳,与普通教育的生源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表现在中职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较差,因为被视为“差等生”不愿与别人交流,导致中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不佳。(2)中职学校管理不够严格。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对学生的管理相对灵活、松散,給予学生的自由时间较多,使得一些学生放松了对技能的训练,更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打游戏和玩耍上,对于他们来说,学习不是重要的事情,这些都是中职生职业关键能力素养不佳的原因。
(四)中职生主体责任意识素养不佳
责任意识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重要因素,只有敢于承担责任,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中职生职业基本意识素养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中职生的主动服务意识不佳。有些中职生在生活中不善于帮助他人,不主动与人交流、对实训场的仪器设备没有尽到主动爱护的责任。(2)中职生的安全意识素养不高,中职生尤其是一线操纵机器的中职生,在实训中缺乏安全意识,譬如,有些中职生进入实训场里不穿戴实训服,也不佩戴安全帽等。[5](3)中职生的环保意识素养不佳。环保意识素养不应只在企业里存在,在校园里同样需要环保意识。据笔者观察,很多中职生对环保意识素养认识不清,以致一部分中职生在实训场所有浪费材料的现象存在,或是没有循环再利用的意识。
对中职生主体责任意识素养不佳、缺乏责任意识和环保安全教育的问题进行分析,有以下两个影响因素:(1)师资队伍不合理,师资素养不佳。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授业解惑,新时代的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和专业的职业素养,教师不仅要了解社会和职业对学生的要求,还需要拥有丰富的阅历经验,专业的职业素养。[6]但据笔者了解,河南的一些中职学校在师资引进方面,往往以专业课教师为主,职业核心素养课程方面的教师引进较少,而且担任中职学校职业核心素养课程的老师多是一些未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高校学生,有的学生反映说,德育老师的年龄和他们相仿,上课一般也是照书本念,很少与学生互动,久而久之,听课的同学就比较少。再加上这些课程一般都不是考试课,所以老师和学生往往忽略这门课程的重要性。(2)中等职业学校重视度还不够。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不佳,毕业生就业状况不理想,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环境岌岌可危。为了改变这一现实情况,中职学校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对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重视度自然不够,而且有些老师认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本就不是学习职业核心素养等这类人文课程的,这些课程的学习是普通教育应该做的事情,中职学校只负责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花时间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无异于画蛇添足。
三、河南省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对策
通过对河南省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河南省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现状不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转变传统教育的理念,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职业核心素养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而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提出,并非是对传统教育理念中技术技能重要性的忽视,而应在学习技术技能的基础上重视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改变传统中职教育“技能至上”的理念。同时,中职学校还应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帮助学习者建立正确的职业信念。职业信念的确立、职业规划意识提高的前提是帮助学生重拾自信心,因为中职学校生源质量相对不佳,中职学生极度缺乏自信心,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也盲目。[7]因此,中职学校首先应在学生入学初期,开设一些简单的、有关职业介绍的课程,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了解职业的特性;其次,在入学中后期,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长或兴趣爱好,开设一些如何强化职业意识、提升职业规划能力的课程,帮助中职生确立职业意识、明确职业目标、建立职业信念;[8]最后,学校还应积极与企业联系,加强校企合作,组织即将毕业的中职生深入企业、参与社会实践,让中职生提前进入岗位,了解岗位所需的技能,了解职业环境,提升职业规划意识,建立职业信念。
(二)加强中职生职业关键能力素养教育,完善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教育内容
中职生职业关键能力素养教育的内容包括岗位适应能力、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信息处理与学习能力。[1]提高中职生职业关键能力素养,首先应提升中职生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以及抗挫能力。一方面,学校开展职业实训活动,开展职业实训活动的目的在于模拟中职生在求职的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其解决问题,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抗挫能力等;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校企合作的优点在于企业可以为中职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使中职生提前了解某些岗位的特点,为中职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奠定了基础。[9]其次,应提升中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与控制能力。目前,中职生的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较差,如聊天打闹、玩手机、打游戏、听音乐、看视频等的现象在课堂上频频出现。为了提升中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与控制能力,学校应制定相关的条例规定,如每个班级放置一些手机袋,上课之前要求学生自觉的把手机放在手机袋里。同时,每个班级还应制定相应的规定,如建立学分银行,学分的评定由任课老师、班主任、学生本人以及班级的同学四方给予评定,以此帮助中职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与控制能力。最后,应提高中职生的信息处理与学习能力。为此,中职学校应将计算机课程转化为主要课程,由每周的一节课变为每周两到三节,任课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教会学生从成千上万条信息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同时,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发主动学习,依据自己学习的进度来制定学习计划,以提高中职生的学习能力。
(三)加强中职生的主体责任意识,强化中职生的主体责任意识素养
中职生主体责任意识素养是中职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应承担起培养学生主体责任意识的责任,强化中职生的主体责任意识素养。加强中职生的主体责任意识,首先应提升中职生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目前,中职生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清晰,不清楚自身履行的义务,遇到问题不知道应如何用法律保护自身的权利,这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中职生的职业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中职学校不能忽视对中职生在法律法规方面的培养。中职学校可以聘请法律法规专业的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关于法律法规方面的讲座、论坛,同时,中职学校还应为学生开设一门相对简单的、 学时不长的法律课程,聘请法律专业的人员作为学校的外聘教师,定期向学生讲授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其次,中职学校应重视中职生的环保安全教育。目前,中职生的环保安全意识较差,据了解,一部分学生在实训场所训练时不穿戴实训服、佩戴安全帽,不懂得对材料进行循环利用等,这些不良习惯应该引起中职学校的关注。实训场所的任课教师应在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告知,下课之前进行提醒等。最后,应注意培养中职生的竞争创业意识。[10]中职生毕业后会面临就业压力,有竞争危机感,因此,应提前对中职生进行竞争创业意识的教育。譬如:中职学校可以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模拟现代职场环境,体验就业面试环节,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创意、创新、创业文化周活动,以提高中职生的创新和竞争意识。
(四)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人格素养教育,注重中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对中职生职业道德人格素养教育的培养。中职生职业道德人格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不仅需要中职生在理念上对职业道德人格素养持肯定的、积极的态度,而且要求中职生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有所行动。但中职生身处叛逆阶段,会出现一些与良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相悖的行为。[11]因此,中职学校在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人格素养培养时,首先应从细节开始培养,如上课迟到早退现象、作业不能按时上交现象、上课玩手机等,应制定相应奖励惩罚制度,建立班级道德学分银行,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格素养。其次,教师应与家长联合,做好家校教育。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因此,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在家里制定相关条例规定,来制约中职生的不良习惯养成。最后,中职学校应鼓励学生多开展多参与学校社团活动,增强中职生的集体荣誉感、无私奉献感和为人正直感。
2.注重教师的榜样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职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若教师的职业素养不佳、道德素质低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可想而知。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还应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例如工作态度、奉献精神、工作意识等素养的提升。针对没有工作经验的中职学校核心素养课程的教师,中职院校可以将这些教师分批次、分时段送入企业观摩实习,让教师了解企业文化,体验工作环境,以真正提高教师的职业核心素养。同时,中职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中职教育的学者,多渠道引进人才,建设一支真正适合开展职业核心素养的教师队伍。
(五)政府积极出台政策法规,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
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中职学校800多所,在校生128万人,如此庞大的中职群体,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关注和重视。譬如,2016年,已经出台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是核心素养政策制定的开始,政府还应该制定更加细化的、更有针对性的职业核心素养,如《中国高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某某省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以使政策的制定更有针对性,也使得核心素养方面的政策法规更加完善。
政府除了出台职业核心素养方面的政策法规以外,还应对中职生核心素养教育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中职教育虽然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国家对中等教育的关注度、资金支持力度是低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免收学费以后,中职学校的经费开支开始变得捉禁见肘。据一些中职学校的老师反映,他们也想对学生开展职业核心素养教育,聘请职业核心素养方面的专家,创建模拟职场的实训基地,但由于经费有限,使得这些想法得不到实现,因此,政府应该在经费上给予中职学校支持。经费的来源可以多样化,譬如:国家财政拨款是一方面,省财政拨款是另一方面;同时,还要取得社会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费支持,以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 方健华.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2] 罗桂城.高职学生发展职场核心素养:动因、内涵及培养——基于美国职场核心素养教育的审视[J].职业技术教育,2017(07):20-24.
[3] 殷婷.基于职业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职业,2014(33):18-19.
[4] 刘婧.社会工作介入中职生职业规划服务研究——基于武汉市S学校X班社工课堂服务的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5.
[5] 马秋艳.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山东省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D].濟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6] 段心词.河南省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
[7] 李宁.浅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实践意义[J].职业,2013(12):48-49.
[8] 刘靖怡.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意识教育研究——以广西部分高职院校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9] 李易.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实践研究——以台州市椒江职业中专为例[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6.
[10] 韩群.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发展研究——以国内外优秀创业教育课程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2.
[11] 薛婷.广州市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研究——以广州市六所技工学校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