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的大都市区化现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

2018-05-14 00:24成都行政学院四川成都610081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圈层成都市城区

文 (成都行政学院,四川成都 610081)

大都市区主要是指以大城市为中心,由周边卫星城、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形成的高度城市化区域。在城市发展的初期,各种生产要素只有向核心城市或者中心城区集聚,才能实现交易成本的最低化。但城市过度集聚,又会带来一系列副外部效应,产生 “大城市病”等问题,并通过“虹吸”效应拉大区域和城乡差距。所以,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又必然会向多极化、多中心发展。表现在内部,就是城市的大都市区化(郊区化),表现在外部,则是城市群的出现。

作为特大城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成都市由于人口、产业和公共资源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不仅导致了中心城区的大城市病问题,而且造成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近年来,成都市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梯次分布、大中小城市互相衔接的城镇体系,逐渐改变了原来单一核心的圈层城市结构,开始了向“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转变。

一、成都市原有单中心城镇体系的局限性

在单中心城镇体系下,长期以来,成都市的人口和产业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中心城区作为区域内的极核发展迅速,而外围城市和小城镇则由于功能不发达,对中心城区依赖性强,独立发展能力明显不足。

(一)人口向中心城区集中,增加了中心城区的资源环境压力

2011年至2015年,成都市户籍总人口由1163万人增加至1228万人,增加了65万人,年均增加16.25万人。

按照圈层①成都市域三大圈层的划分,既是一个地理分区,也是一个经济分区。一圈层包括位于主城区的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成华区、金牛区和高新区及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二圈层包括位于主城区周边的新都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温江区、郫县、双流区;三圈层则包括位于远郊的彭州市、都江堰市、大邑县、邛崃市、崇州市、新津县、蒲江县、金堂县。2016年5月,简阳市由成都市代管。本文引用的数据不包括简阳市数据。来考察成都市的城镇人口规模,2015年,一圈层的户籍城镇人口是374万人,占全市户籍城镇人口的52.16%。二圈层的户籍城镇人口是194万人,占全市户籍城镇人口的27.06%。三圈层的户籍城镇人口149万人,占全市户籍城镇人口的20.78%。

从城镇常住人口来看,一圈层的城镇常住人口是541.29万人,占全市城镇常住人口的51.57%。二圈层的城镇常住人口是306.60万人,占全市城镇常住人口的29.21%。三圈层的城镇常住人口是201.74万人,占全市城镇常住人口的19.22%。

外来人口方面,2015年,一圈层的外来人口为70.36万人,占全市外来人口的70.36%。二圈层的外来人口为35.38万人,占全市外来人口的35.38%。三圈层外来人口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7.31万人。

从人口密度看,一圈层的人口密度最高,2015年为11793人/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区府南河以内12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更是高达36180人/平方千米,远远超过很多发达国家大城市的人口密度。二圈层其次,为1467人/平方千米。三圈层最低,为537/平方千米。

从城镇化水平来看,全市城镇化也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特点。一圈层要高于二圈层,二圈层又要高于三圈层。2015年,一圈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均为100%。二圈层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50.9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08%。三圈层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1.4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4.50%。

(二)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卫星城和小城镇发展滞后

从空间关联性看,成都市14个区(市)县主要沿交通干线均匀分布。其中,中心城区与二圈层6个区县的空间距离均不超过30千米,最远的是青白江区,为30千米,最近的为双流区,为16千米;中心城区与三圈层8个市县的空间距离不超过80千米,其中最远的是蒲江县,为74千米,最近的是新津县,为37千米。区(市)县之间,金堂县和蒲江县空间距离最远,为114千米。成都市中心城区与区市县半径不超过80千米,按照现有交通条件,各城镇之间的空间距离均在“1小时交通圈”的范围。但由于中心城区“一城独大”,交通路网呈放射性分布,成都市各区(市)县间的经济联系并不密切。

从城镇体系等级来看,从2008年到2015年,成都市先后规划了卫星城(中等城市)、区域中心城市(Ⅰ型小城市)、小城市(重点镇)、特色镇、农村新型社区和双核 (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但由于中心城区城市功能高度集中,并没有出现人口和产业大规模向卫星城、区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转移的情况,城镇体系仍然呈现出传统大城市典型的“一极独大”的特点。

(三)中心城区产业高度集中、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2015年,成都市GDP总量为10801亿。从单个区市县的情况看,GDP最高的是龙泉驿区,为1002亿;最低的是蒲江县,为106亿,最高和最低相差近10倍。

从圈层来看,2015年,一圈层GDP为4000.08亿元,占全市的42.32%;二圈层GDP为3608.32亿元,占全市的38.18%;三圈层GDP为1843.45亿元,占全市的19.50%。按人均GDP计算,一圈层为10.69万元;二圈层为10.87万元元;三圈层为3.39万元。

从产业结构看,一圈层一产业的占比仅为0.03%,二产业的占比为18.71%,三产业的占比为81.27%。二圈层一产业的占比为3.78%,二产业的占比为62.50%,三产业的占比为33.72%。三圈层一产业的占比为12.68%,二产业的占比为48.85%,三产业的占比为38.26%。

2015年成都市城镇体系等级

2015年成都市三个圈层经济规模和三次产业构成

如果按照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三大产业类型划分,三圈层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二圈层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一圈层则主要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按照20个职能部门①2011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三次产业划分为20个类别。A:农、林、牧、渔业;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批发和零售业;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H:住宿和餐饮业;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J:金融业;K:房地产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O: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P:教育;Q:卫生和社会工作;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S: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T:国际组织。划分,一圈层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商务、金融、科技等高级服务部门;二圈层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三圈层就业人口则主要集中在农业、制造业和低水平的服务业等部门。

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除一圈层(中心城区)外,成都市二三圈层各区(市)县发展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成都市中心城区外的14个区(市)县的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进行分析。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6年《成都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课题组的调研数据。其中,反映城镇社会发展的指标共6项,包括户籍人口、新增就业人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医院、卫生院数量、中小学数量、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反映城镇经济发展的指标9项,包括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税收收入、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实际利用外资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一般主成分分析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即可采用,故本文采用前三名的主成分。

根据上述载荷表,第一主成分对户籍人口指标、医院卫生院数量、中小学数量的因子负荷均超过0.7以上,表明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公共服务。第二主成分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因子负荷达到0.9以上,表明第二主成分反映的是收入情况。第三主成分对新增就业人员指标因子负荷最高,表明第三主成分反映的是就业情况。

成都市14个区(市)县城市社会发展主要成分值及贡献率

成都市14个区(市)县城市社会发展主成分载荷表

按成分1、成分2、成分3算出综合评价得分,然后按综合得分对14个城镇进行排序,结果如下:

2015年成都市14个区(市)县城市社会发展水平排名

总体上看,二圈层区县社会发展水平高于三圈层市县。城市社会发展水平排名第一的是二圈层双流区,排名最后的是三圈层蒲江县。

14个区(市)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主成分分析选取了9个指标、14个样本、126个原始数据。

成都市14个区(市)县城市经济发展主要成分值及贡献率

一般主成分分析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即可采用,故本文采用前两名的主成分。

根据上述载荷表,第一主成分对所有指标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8,比较综合全面反映了所有指标,故可以称为综合指标。第二主成分因子负荷最高值出现在实际利用外资和税收收入上,这一指标主要反映了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活跃度。

成都市14个区(市)县城市经济发展主成分载荷表

按成分1、成分2算出综合评价得分,然后按综合得分对14个城镇进行排序,结果如下:

2015年成都市14个区(市)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排名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排名第一的仍然是双流区,排名最后的也是蒲江县。经济发展水平的圈层特点更为明显,排名前5的均为二圈层区县。

从城镇职能来看,虽然成都市各区(市)县城镇主要职能都不是很明显,但仍然呈现出较强的圈层特点。本文主要根据成都市人口普查办公室、成都市统计局《成都市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数据,采用区位商法来测算成都市各城镇的城镇职能。区位商值越高,表明城市职能结构与发展层次越高。

2010年,中心城区的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 成华区 G、H、I、J、K、L、M、N、O、P、Q、R、S、T均>1或接近1,表明中心城区主要发挥着经济、科技、文化、政治和对外交流功能。二圈层的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和郫县只有C>1,表明二圈层主要发挥着制造业功能。而三圈层的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彭州市A全部>1,其中,金堂县、蒲江县、彭州市、邛崃市甚至>2,表明三圈层的农业功能还比较突出。

2010年成都市各城镇职能专门化情况

二、成都市的大都市区规划和建设

目前,成都市的城镇体系仍然呈现出单中心的格局,结构失衡和极化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从人口规模结构来看,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外围各区(市)县人口规模都还比较小。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和城镇密度都远高于二三圈层;二圈层的人口密度和城镇密度也大大高于三圈层。2015年成都市一圈层的开发强度已达到84.8%,而二圈层、三圈层的开发强度只有35.1%和13.8%。一圈层核心区的人口密度已接近1.5万人,超过东京核心区人口密度;而三圈层却仍然处于人口净流出的阶段。从城镇功能来看,主要的城镇功能和优质资源仍然集中在中心城区,城镇化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由内向外的梯度递减特征。2015年,一圈层5城区综合城镇化水平达到100%,行政区域总面积只占全市总面积的3.8%,但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市的42.32%;二圈层6个区县综合城镇化水平为65.08%,行政区域总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5.9%,经济总量占全市的38.18%;三圈层8个市县综合城镇化水平为44.50%,行政区域总面积占全市总面积70.3%,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的19.50%。从空间结构来看,二、三圈层部分城镇的交通路网还不完善,互通性较差,空间关联度偏低。

虽然成都市城镇体系中一极独大的局面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近年来,人口和产业已经开始向外围区(市)县转移,中心城区不仅增长明显放缓,在区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也有所下降。从产业结构看,中心城区在三次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二次产业不断向二、三圈层转移。实际上,目前,二圈层已经取代中心城区成为二次产业的主要集中区。2015年,位于二圈层的龙泉驿区的经济总量就超过了1000亿元。2016年,位于二圈层的双流区在区划调整后,经济总量也重新跨过千亿级大关。2011年-2016年,成都市城市的增长主要发生在二三圈层地区。从人口流动来看,二圈层由于产业发展迅速,对人口的吸引力也越来越明显。2015年,二圈层的城镇人口已达到306.6万人,占全市城镇人口的29.21%。实际上,从2008年到2015年,二圈层不仅吸纳外来人口的增速远高于中心城区,而且每年吸纳外来人口的数量也越来越接近中心城区。虽然目前二圈层还不能有效地疏解中心城区的功能和人口,但是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对中心城区的依赖,实现了自身人口与就业的相对平衡。

近年来,成都市按照大都市区的思路,开始对城市空间、产业和人口布局进行重大调整,逐渐构建起了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缓解了产业和人口在中心城区的过度集中,促进了区域和城乡的协调发展。

(一)以城镇体系规划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

2007年,成都市和重庆市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成都市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编制了全市城乡总体规划、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战略功能区规划、城镇体系区规划等规划,把全市19个区(市)县、1.2万平方千米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城镇体系、产业布局、基础设施、交通体系和环境保护。

2013年,成都市完成 《成都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按照该规划,成都市的城镇体系包括1个特大中心城市、7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169个特色镇和2800个左右农村新型社区,全市将形成梯次分布、大中小城市相互衔接的城镇体系。1个特大中心城市由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组成;7个卫星城包括龙泉驿、温江、新都、青白江、双流、新津和都江堰等近郊区(市、县)县城;6个区域中心城则包括大邑、崇州、邛崃、彭州、金堂、蒲江等远郊市县县城;10个小城市包括新繁、永宁、蒙阳、安德、寿安等人口规模在5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卫星城的功能主要定位为为中心城市分担人口和产业,并最终和中心城市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在大都市区内形成功能互补的城市群。区域中心城主要定位为城乡统筹发展的载体,主要辐射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区域中心城按照中等城市的规模和标准来规划,人口控制在20万到50万之间,交通上主要通过“一高一快一轨”与中心城市相连。小城市主要由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发展而来,主要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功能。

2015年,成都市编制了《成都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该规划提出,到 2020 年,成都市将构建一个特大中心城 (双核)、8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68个特色镇和2000余个农村新型社区,形成“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大都市区网络城市城镇体系。在城镇空间布局上,打破原有的单中心和圈层结构,构建“一轴双核六走廊”的城镇空间形态。一轴,以人民路-天府大道城市中轴线为城市发展主轴;双核: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六走廊:沿主要交通干线展开的成龙(龙泉驿)走廊、成青金(青白江、金堂)走廊、成灌(郫县、都江堰)走廊、成温邛(温江、崇州、大邑、邛崃)、成新(新津)走廊和南部走廊。

2016年,成都市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后,成都市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在重新修订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中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和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由都市核心区、卫星城、小城市、特色镇和一般镇组成的四级城镇体系,形成大都市区和网络城市群格局。规划特别强调,要加快推进从单核向双核、从圈层结构向网络结构、从单体城市到城市群的转变,引导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向天府新区、都市组团、卫星城、小城市和特色镇梯度转移。

(二)优化城市产业布局、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2008年,成都市按照一区一主业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规划了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推动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位于一圈层的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成华区、武侯区和高新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工商管理、投融资、研发、营销、采购和生产总部,并带动与之配套的物流、信息、金融、商务和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位于二圈层的龙泉驿区、双流区、温江区、郫县、新都区、青白江区主要发展汽车制造、电子电气、装备制造、新能源等现代制造业和仓储运输、物流配送等配套性生产性服务业,与中心城区和远郊县(市)联动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位于三圈层的金堂县、新津县、大邑县、蒲江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主要承接中心城区和二圈层各区县一般制造业和加工工业转移,发展的产业包括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家具、制鞋、石化、建材等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资源性特色产业。三圈层要通过做大二产业,带动相关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

2013年,成都市选择在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核心区之外的二圈层和三圈层建设龙泉驿、温江、新都、青白江、郫县、双流、新津、都江堰8个现代化卫星城。按照产城融合的原则,卫星城均规划了相应的主导产业。

2015年,《成都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提出,要根据全市城镇布局形态的调整,结合各区(市)县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原有产业基础,构建市域产业集群。其中,以高新区(南区)为主体,联动双流区、温江区、郫县和崇州市,重点打造电子产业集群;以位于龙泉驿区的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区域,联动新都区、青白江区和金堂县,重点打造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以高新区(西区)和温江区为主体区域,联动双流区、邛崃市和彭州市,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2017年初,成都市出台《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推动在市域内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相互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按照规划,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青羊区、新都区、简阳市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辐射高新区、成都经开区、双流区、彭州市和金堂县。金堂县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辐射高新区、成华区、锦江区、彭州市。成都医学城和成都国际生物产业城重点发展生物(生物医药)产业。成都(双流)新能源产业功能区、新津、青白江、新都、金堂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新津新材料产业功能区、高新区、成都经开区、青白江区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成都经开区、青白江区和新都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并辐射简阳市、金堂县、双流区、崇州市、新津县和大邑县等区域。

(三)优化城镇功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成都市按照“独立成市”的思路,在优化中心城区功能的同时,不断加强外围城市的功能建设,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

2013年,成都市在编制的《成都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要通过增加绿地和开敞空间,减少建筑面积、建设“四网合一”(公交、地铁、BRT、有轨电车)的骨干路网、“15分钟公共服务圈”等方式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对纳入规划的龙泉驿、温江、新都、青白江、郫县、双流、新津、都江堰8个卫星城,按照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原则,建设产城一体、现代宜居的新兴产业城、生态宜居城、公交导向城、文化特色城。

2014年,成都市提出要按照大城市的规模和标准建设卫星城、按照中等城市的规模和标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高标准建设小城市和小城镇。在交通方面,以快速路和轨道交通为重点,推动卫星城与中心城区实现交通一体化。在产业方面,以大产业、大园区带动卫星城新型城镇化,每座卫星城形成不同的支柱产业。在公共服务方面,按照“10分钟公交圈”、“10分钟公园圈”、“10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的标准,建设卫星城公共服务设施。

2016年,成都市在新修订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中提出中心城区将进一步强化金融商务、总部办公、文化创意和国际交往等城市功能;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将强化国际化服务、创新服务等功能,都市组团区将通过布局区域性交通设施,建设各具特色的大城市专业化功能组团;卫星城将按照“独立成市”的原则,加强城市功能建设,提高城市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

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了“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方针。按照该方针,成都市将构建以龙泉山脉为中心,南北双向拓展、东西两侧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重塑城市经济地理。“东进”:主要是沿龙泉山东侧,按照建设现代化产业基地的思路,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州新城、高新区东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并承接中心城区和城市西部区域的产业转移。“南拓”:主要是高标准建设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过建设行政政务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区域性总部基地、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基地、中韩创新创业园、新川创新科技园、中国-欧洲中心、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综合服务平台和成都高新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国际交往、总部经济、会展博览等产业,加速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分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经济。“西控”主要是在西部都江堰灌区、龙门山生态保护区通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景观农业、休闲运动、康养旅游等高端绿色科技产业,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保持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田园城市形态。“北改”:主要是针对北部地区城市配套不全,城市功能缺失等问题进行“有机更新”,提高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通过发展国际商贸物流产业、高端制造、轨道交通、航空动力、轻工食品等产业,提高北部区域的产业层次。“中优”主要是针对中心城区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高等问题,通过“三降两提”(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降低中心城区建筑尺度、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提高中心城区产业层次和城市品质)来优化中心城区功能,着力解决中心城区开发强度过大、产业层次不高、休闲空间不足、社区人文特色不明显、生活环境有待改善等突出问题。

2017年7月,成都市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决定将中心城区扩容至13个,形成“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空间层次,进一步打破圈层结构,疏解城市核心区非核心功能,提高中心城区的外溢效率和辐射能力,带动全域均衡协同发展。大会还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布局建设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的产业功能区,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成都市扩容后的“11+2”中心城区范围

(四)完善交通路网,实现城镇体系内部互联互通

为从空间上突破单中心和圈层状的城镇体系结构,成都市通过完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体系,缩短中心城区与外围城市以及外围城市彼此间的距离,着力打造大都市区范围内的“半小时经济圈”。

2011年,成都市把“交通先行”列为“五大兴市”战略之一,提出要在推进高速公路和快速公路路网建设的同时,加大轨道交通网建设力度,推动区域、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2015年,成都市在编制的《成都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中提出,要在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卫星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至少建设一条快速铁路,实现县县通快铁,打造实现半小时交通圈。

2016年,成都市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后,成都市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在重新修订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中提出,要着力构建多层次、高标准、大容量、无缝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大通路格局。在对外交通方面,要通过加快城际铁路、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建设,建好“三网两港”(空中客流网、空中物流网、陆上物流网和成都航空港、成都国际铁路港),尽快形成综合城际交通网络,打造国际区域性枢纽城市。在市域交通方面,围绕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建设“环+放射”的高速和快速路网,推动高铁、市域铁路和地铁“三网融合”,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外围城市的发展打牢交通基础。

2017年7月,成都市召开市委常委 (扩大)会议,会议明确提出,要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大力实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形成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TOD模式)。同月,《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2016-2020年)》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目前,成都市已着手编制《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 (2020-2025年)》。按照四期规划,成都市未来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将达到2370千米,形成全国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三、发展大都市区,优化城市资源配置

大都市区是一个既有中心、又有腹地,既有城市、同时也存在农村的“城市化地区”,其内部不仅有着有紧密的地理、经济和社会联系,而且因为有着广阔的腹地,更有利于人口和经济活动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集聚和扩展。基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城镇化速度快等基本国情,走集约发展的道路,在大城市的基础上发展大都市区和城市群,是未来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方向。

目前,由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功能还不完善,还无法有效承接大城市的产业和人口转移,大城市仍然处于以内聚为主的发展时期,虹吸效应仍大于辐射效应,人口和产业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仍然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从国外城市发展的趋势来看,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又必然会走向大都市区化。发展大都市区,减少空间隔阂,形成积聚的空间布局形态,既可以分流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解决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问题,同时,通过人口、产业和城市功能转移,也可以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发展、协调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不能独立于大都市区和城市群,在大都市区和城市群之外盲目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既缺乏效率,也会造成资源浪费。未来我国城镇化中农业转移人口应该主要向大都市区转移,而不是向大都市区外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

猜你喜欢
圈层成都市城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