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强
摘要: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是突飞猛进的,周围环境的改变也是日新月异的,不管是社会,家庭,还是学校的变化都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对于适应能力较差的一二年级孩子。这是就会产生一些别人眼里的潜能生,潜能生没有天生的,他们的产生一定是有各种原因的,大部分原因是心理方面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变动表现在了孩子的行为上,就使他们变成了别人眼里的潜能生。作为老师老师,不能冷眼旁观,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去转化潜能生,让他们融入集体,融入课堂。
关键词:老师;心理健康教育;潜能生
一、态度上,正确对待潜能生,关心热爱潜能生
老师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充分认识到教育好每个孩子,特别是潜能生,不仅是老师应尽的职责,同时也是关系到每个孩子前途的大事。一二年级老师和孩子的接触时间更多,接触距离也更近,而且一二年级老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各个方面打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产生一生的影响。潜能生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不是永恒的标签。因此,老师在工作中要认真关怀、尊重爱护潜能生,以真诚的情感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育者的诚意和关怀信任,一旦为孩子所了解或体验到,他们的心灵就会被震撼和感动,接受教育者的教育。俗话说“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长”。教师一句鼓励性的话语,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教师的职责是转化潜能生而不是创造潜能生,如果教师常常对孩子恶语相向,尤其是对于辨别能力较弱的低年级孩子,他们往往会深深记住老师得话,潜意识给自己贴上潜能生的标签,那么一方面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另一方面教师的这种行为等于制造了一个潜能生。
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尤其是潜能生,教师的关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爱和帮助。比如,上课的时候,在他小组合作学习时候,我会进行行间巡视,只要发现他稍有进步,我就会温柔的摸摸他的头,并说:“你的表现真是越来越好了,不仅没影响他人,还能和组员很好的交流合作,加油孩子,你行的。”再如,有的潜能生不是学习方面存在大的问题,而是习惯较差,上课时好动,比如摆弄书本、玩铅笔、尺子等。这时,我不会直接呵斥他,而是走过去轻轻的把物品摆好,并用眼神提醒他,语言的交流放到课下进行,这样既省时又不伤孩子自尊,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状,对症下药
潜能生的情况是不尽相同的,后进的表现和程度、症结和原因也因人而异,十分复杂。但是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点,比如:自尊和得不到自尊的矛盾;好强与不能取胜的矛盾;上进心和意志薄弱的矛盾;好奇心与知识贫乏、看问题简单之间的矛盾,等等。老师只有抓住了这些主要症结,再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做好潜能生的心理转化和行为转化的教育工作。
有些孩子平时沉默寡言,不愿与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甚至躲避他人的眼神,连眼神的交流都不愿进行,或不敢注视他人的眼睛。这些表现与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如,在家中子女多,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爱或及时的关注,更有甚者竟无视孩子的进步总用不耐烦的语气打击孩子的信心,久而久之,便影响了孩子的自尊。孩子在渴望得到夸奖,拥有自尊的时候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渐渐产生寡言少语,闪躲他人眼神的现象。我在发现这种情况时,会在课下的时间,借助一些小活动,给孩子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与其谈心,了解并关心他的情况,在取得孩子的信任时与孩子做一个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的约定,先对孩子的进步和好的表現进行肯定,让孩子知道老师很关注他,树立孩子的信心,然后对孩子提出要求,如:今天上每节课希望他举手回答问题一次。并鼓励他一定行,最后在课堂上对该生进行眼神的鼓励和赞许,肯定他的进步。这样坚持下去孩子一点点开朗起来,思想也有了转变,学习方面也得到了进步。
三、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思想和态度上进步
潜能生普遍怕吃苦,对学习缺乏兴趣,知识比较贫乏,看问题往往流于表面,是非观念比较模糊。这时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他们旺盛的精力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老师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上课时,讲到重点知识时,语气上扬,并用眼神提示孩子注意听讲,使孩子心里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关注,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使其吸纳重点知识的效率提高。课下,对孩子在课上的优秀表现即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并采用代币奖励法,用小贴画等实物进行奖励,最后对孩子的进步与其做一个小交流,耐心的讲解并夸奖由于孩子自己的努力才得到今天的进步,让孩子肯定自己,在思想上更积极,态度上更端正。
另外,从基础知识的辅导训练到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一点一滴地指导他们,使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尽早获得成功和快乐的体验。一旦学习成绩上去了,他们就有了建立自尊和自信的前提,就会主动约束自己,而且随着知识的增长,他们的思想境界也会随之提高,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会发生改变。
四、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对于老师的教育,只有从心底里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也就是说只有取得了心理认同,才能接受并改正。依据心理学原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应遵循“真诚”的信条。因此,老师要用真诚换得与孩子的沟通,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他们产生心理认同,从而自觉迷途知返、改过自新。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认为孩子的后进不是一天造成的,因此,转变潜能生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于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尤其是一二年级小孩子极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及他人习惯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行动总具有很大的反复性,好三天,坏两天,今天做到了,过几天就做不到了,甚至刚刚做到了,过五分钟可能就不记得了。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事,这是进步中的曲折,绝不是徒劳无功。因此,在教育潜能生时我们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要给后进孩子帮助,而且要给时间,而不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朽木不可雕也”这些打击潜能生积极性,刺伤其自尊心的话,用一颗爱心,责任心去对待孩子,他会渐渐感觉到并用实际行动回报老师。
总之,作为教师,要及时观察并把握孩子的情绪变化,了解他们心理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正确分析,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做好心理辅导,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压力,用爱心和责任心来转化潜能生,使他们成为明日最灿烂的阳光。
参考文献
肖北方,杨雪梅.教育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