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向龙
摘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常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潜能生的培养成为课堂教学的瓶颈,本文从潜能生帮扶的外部环境、内驱力培养和小组合作中的帮扶方法等三个方面对潜能生的帮扶归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外部环境 小组合作学习 潜能生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基本教学的组织形式,旨在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间的差异,合作学习中潜能生容易被边缘化,如何在数学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中对潜能生实现有效帮扶,笔者现将自己在实践中一些做法提供给大家,仅供大家参考。[1]
一、为潜能生创造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外部环境
1.合理的学习小组的划分,为潜能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人脉资源。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在小组划分时我们采用六人一小组,其中三人为学优生,两名学生为中等生,一名潜能生。对优秀生、中等生的界定以学习的综合能力为主要指标,潜能生以数学学习能力为准。在满足学生意愿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性别搭配等。
2.科学座位编排,为潜能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提供有利的位置。根据我校实际,座位编排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其中A为优秀生,B为中等生,C为潜能生,数字表示同类学生中不同层次,其中A1综合能力最强。在实际教学中,方案一有利与潜能生组内任一学生的交流,方案二不仅有利于潜能生与两名优等生和一名中等生的交流外,也有利于教师的帮扶。
在与学生交流中,学生更多的趋向于方案二。
3.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激发潜能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对潜能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动作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等进行合适的评价,从而促使他们能够更加愉悦地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对潜能生个体评价坚持“三个优先”,即优先满足表现欲望,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上台板演,优先指名潜能生,尽量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并充分利用他们此时的成功感和兴奋感,激发学习欲望,培养学习积极性。初中教师网潜能生问题优先解答,对潜能生提问,组员、教师应优先予以解答,激励潜能生不懂就问,并充分利用已有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激发他们新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潜能生优先表扬奖励,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潜能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优先对他们的每一个进步予以表扬,让他们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到进步,认识自己宝贵的积极因素,及时帮助他们树立学好学习信心。
对于小组评价,坚持将整体评价和个体评价相结合,突出潜能生在学习小组中作用发挥。
二、培养潜能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能力
1.预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基础
指导学生做好结构化预习,提前感知要学习的基本内容,包括识记和理解要学习的基本数学概念、重要结论,思考例题方法,尝试课本习题,从而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针对性的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坚持预习“六字诀”,即读(读课本)、划(划重点)、写(写感想)、记(记问题)、练(练例题习题)、思(思学法)。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也可借助导学单来帮助学生预习。引导学生按照“六字诀”要求逐步提高预习能力。
2.倾听和表达的能力——合作学习的关键
合作学习中的潜能生产生主要原因是没有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不善于从别人发言中获取信息,学会思考。因此要培养潜能生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的习惯,要让别人把话说完,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即使对他的发言有意见或听不明白,也要耐心地听别人说完;要积极思考别人的发言。这样才能跟得上小组讨论的节奏,弄清有关知识、锻炼自己的思维。[2]
在合作学习中,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还必须学会表达。“说”是表达的一种形式,却不是唯一形式。潜能生由于发言机会较少,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些时候往往心里明白就是说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培养潜能生的行为表达能力,如当他们语言表达有困难时,可引导他们借助手势、动作、图画等完成其中的表达过程。在交流汇报时,有意地多让潜能生进行表达,而其他组员则作为补充发言,这样使潜能生的表达能力不断进步。另一方面要培养潜能生敢于表达的勇气。在合作交流中,总会遇到不同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时,潜能生往往会放弃自己的观点,没有信心和勇气与其他同学去进行辩论表达从而跟随别人。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让潜能生树立信心,敢于表达,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3.展示交流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体现
课堂组织学生展示的目的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感受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与展示的积极性;规范学生的学习成果;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认知缺陷;收集学习信息为诊断补救做准备。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展示,在小组展示时要有明确分工,要让潜能生参与其中,要给更多的展示机会,要鼓励潜能生大胆、大方、大声的进行展示。展示要板书解题过程,讲清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提示解题陷阱等。要鼓励潜能生的展示,对于展示过程要适当的给予提醒和帮扶。
4.评价的能力——合作学习的核心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尝试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数学课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师生互评。评价内容有补充性评价,有建议性评价、有争议性评价、有纠错性评价、有比较性评价、有鼓励性评价、有总结性评价等。无论评价内容如何,不能只让学生使用“好”、“对”“错了”等简单的词汇进行评价,这样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更不利于引导评价的深入。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采用 “看法+原因”的方式,要体现激励。对于潜能生的评价能力的培养可以从谈收获做起,引导潜能生总结知识和方法。
5.总结能力——提升合作学习水平
总结就是对数学知识的概括,对解题方法的提炼。首先用典型题型引导学生总结同类题的规律,形成学生自己的解题模式和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在做题中归纳总结,反思体会,并利用小组共学的形式将总结理论化,反思概括化,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潜能生的学习往往不注重学习过程的总结,要引导潜能生从总结数学知识做起,逐渐养成归纳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指导潜能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
参与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学生的先学独学,要让学生静下心来真学,通过阅读内容,引发思考,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知识中包含的方法,发现学习中的困惑,让合作学习成为一种需要。潜能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可概括为“五步”,即对子互学、优生帮学、组内群学、班级展学、达标测学。[3]
1.对子互学。在潜能生先学的基础上,组内学习程度相当的两个学生(B2与C,C是潜能生,B2是与C最接近的中等生)固定结成对子进行互学。通过互学,相互解决先学中遗留的问题,包括导学案中预设的没有解决的问题和自学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并用记号笔标记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同伴对学中让简单问题得到解决,掌握基本知识和方法,缩小先学时的差异。
在对子互学这种形式下,由于两个对子学习水平相当,两人之间没有身份上的压迫感,所以对学情况的交流是流畅真实的,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彼此面临的问题,也能将考虑不全面的问题有所补充,知识的生成在两人之间经过反复的讨论和推敲,记忆也比较牢固。但缺点是两人水平相当,意见相左时不易彼此认同,有时受语言表达能力限制,对知识的表述不合理,不规范,有时也会出现盲目认同,不求甚解的情况。
教师要在同伴对学时加强巡视,争取参与到争议较大的互学对子的学习中,为他们梳理思路,辨明是非,引导深入思考,并帮助他们归纳共性问题,为优生帮学做好准备。
同伴互学对不仅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对学习任务(导学案、作业、资料)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潜能生基本学习任务的完成。
2.优生帮学。在同伴互学的基础上由组内的一名优生(A3)与同伴对(B2、C)结对,即三人小组,帮助潜能生C、中等生B2解决同伴互学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使潜能生与组员差距再次缩小。与此同时小组中A1、A2及B1也可组成三人小组。
优生帮学有利于同伴对及时有效的解决面临的问题,由于有了学优生的帮助,再加上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言语表达上的亲近,有利于帮助潜能生及时解决面临的问题。三人小组帮扶最大的优势是三人水平在三个层级,优生的帮扶至少要帮扶到中等生B2,当潜能生不理解时再由B2去解决潜能生疑问。这样既可让优生的帮扶有成就感,同时也是对优生、中等生的检验。优生帮扶潜能生可能会因为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上的差异,甚至于因为学习水平高低带来的地位差,可能会出现不自信,这就需要及时关注,给潜能生展示的机会,让在展示交流中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
3.组内群学。在对子互学和优生帮学的基础上每人将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小组内进行交流学习的一种方式。由于小组成员的增多,组内群学要在组长的组织下有序进行,每个小组成员担当一定的角色,小组成员间相互依赖,每个组员都需尽心尽力,潜能生在这样的团体中也担任一定的任务,参与交流。
组内群学是目前课堂教学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欲提高。潜能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同学间的互助与辩论可以使未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得以解决。但由于组内群学是在优生帮学的前提下组织的,所解决问题对于潜能生来说难度更大,往往会出现潜能生在组内群学中有时会被边缘化。对于所解决问题有时难以理解,从而会丧失信心。因此要给予潜能生更多的关注,要充分发挥同伴帮扶队的作用。当潜能生出现问题时,第一个帮助者始终是自己的学习同伴(B2)。
4.班级展学。班级展学是指全班针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展开的学习分享,当然也包括对本组前阶段未解决问题的求助与探讨,期间一定包括老师对重难点问题的点拨、归纳学习方法及学习思想的归纳与提升,有利于梳理知识生成的来龙去脉,对知识的生成与应用有全面的认知。潜能生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能更加清晰的明白知识结论,熟悉思路方法,使原来零碎的知识归于原有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因此对于潜能生来说尤为重要,无论以小组为单位的展示还是个人展示,均要引导潜能生的积极参与,发挥帮扶对子的作用,督促潜能生整理完善导学案,做好课堂笔记。
5.达标测学。达标测学就是教师根据课堂学习内容设置的检验课堂学习效果的训练习题,一般分为两个层次:基础层次和拓展层次。其中基础层次是围绕课堂学习的重点设置的,对于潜能生来说,也是必须要掌握的。课堂测评环节中要关注潜能生的完成情况,要结合检测情况帮扶对要给予辅导,帮助他们顺利通过检测,增强学习的信心、兴趣和决心。
对于潜能生的辅导教师也一定要发挥作用,对于不同类型的潜能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对接受能力较弱的,加强学习内容的辅导训练,力争日日清;对自学能力较差的,注意学习方法的辅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自主学习的兴趣;对于学习态度有问题的,要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增强毅力,为组争光,树立信心。同时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也要尽量多给潜能生机会,安排他先发言,然后是帮扶对子,要有意识地提醒限制优秀学生发言的次数,同时鼓励潜能生积极参与优生帮学、组内群学,一般视题目难易先给潜能生发言机会,继而是中等生,最后是学优生。大家都有思路时,可以分段布置任务,例如潜能生负责基础的知识与运算,中等生负责思路的展现,学优生负责方法的总结与归纳。通过多途径促进潜能生学习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 合作——让学困生不再“学困” [期刊论文]《成功(教育版)》,2013年 田健豪
[2]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关注学困生 [期刊论文]《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 卢子平
[3] 如何提高机械制图教学实效 [期刊论文]《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1年 张先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