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预设”与“生成”在小组合作中更有效

2018-05-10 08:38刘寅
新一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预设小组合作

刘寅

摘 要:本文从一堂信息课入手,简述了新课改中“预设”与“生成”在小组合作中的实施情况,反思了如何在信息化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高效的小组合作。

关键词:预设;生成;小组合作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成为教与学的主角,课堂上出现了更多的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教学形式异彩纷呈,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成为一个闪光的亮点,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认知、发现、创造,发展思维,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应用时,若不能理解其精神与实质,就会造成在形式上显得热热闹闹,实质上却难以取得实效。我在教学《图文混排》这一课时,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一、课前预设

《Word图文混排》这节课,我分四大版块来设计,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现简述如下:

(一)新颖的导入。本课学习之前,经过课前调查,我发现学生对一些体育赛事的杂志封面、广告宣传品等图文设计作品有很大的兴趣,并对其有一定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因此我展示给学生一些与体育有关的电子海报,引导学生先自我思考、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完成以下3个问题:1.分析作品版面的整体布局;2.一张优秀的海报体现在哪些方面?3.如何应用掌握的知识制作表达一定主题的作品。

(二)质疑形成表象。采用2分钟的竞赛活动,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完成电子海报中的图片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图文混排,并带着问题观看微课,了解图文混排操作方法,进行小组讨论交流,通过手机蓝墨云班反馈自学情况,师生共同总结出图文混排的方法步骤。

(三)合作突破难点,操作完成重点。这一环节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版式”的设置,为突破这一重、难点,我预先在样文中设计了多种版式,让学生在獨立观察、对比之后,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来探究如何设置版式,最终通过交流和实践操作加深理解,掌握“版式”的设置。

(四)应用回归生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所熟悉的生活越贴近,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课后,我布置了让学生设计制作贺卡的作业,使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感觉到教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课堂生成

本节课的设计,我从导入、质疑、解决重难点、应用四个环节对合作学习的内容、时机、学生的学情、教师的作用做了充分的预设,认为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习得知识与技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虽然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也出现了这样几种现象:

1.进行小组讨论时,有些小组学生没有认真看微课,就开始“讨论”;有些小组个别优生在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处于旁观者的角色;更有甚者,有些小组学生讨论起了电子海报上的内容,偏离了图文混排的主题,难道所谓给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成了学生最佳聊天的时机吗?

2.对提交的作品进行评价时,由于缺乏评价的标准,小组成员你一言我一语,时间过去,谁也说服不了谁,大家仍保持自己的观点,不懂得合作交流技能技巧,不会倾听。

3.各小组汇报时,学生的回答是我的想法和操作,而不是说我们小组的意见是什么,小组学习形同虚设。

三、课后反思

课结束了,课堂中的“生成”并没有“预设”的那样顺利成功,我经过反思,意识到学生由于缺乏合作学习的技能技巧,没有必要的激励和监督措施,因此这种小组合作是放任的、随意的和低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成了课堂教学的点缀,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

四、收获精彩

那么如何把小组合作学习由形式引向实质,笔者认为,首先授予学生合作的技能技巧;其二在合作讨论之前,给学生一定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第三在学生讨论时教师把握好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于是我对之前的教学设计作了适当调整,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收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现把调整的教学设计、所上课的效果及课后的一些想法简述如下:

(一)课始,授予学生合作的技巧,让交流更精彩。课前向学生介绍了合作的技能技巧,提出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1.各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学习,再小组讨论;2.讨论时注意学会倾听,小组汇报要做到准确无误,不重复;3.要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4.师生共同评出“最佳协作组”。这样使小组合作学习更积极向上,使学生更乐于参与。从而演绎了师生、生生间一段精彩的环节。

(二)课中,引导并参与学生的合作,让交流更真实、有效。有了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一改往常状态,在各自独立学习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交流得更加积极,各小组对图文混排的操作步骤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从不同的侧面来解决问题。

学生在完成作品提交后,老师适时把各小组的作品进行了展示,针对上节课学生讨论的盲目性,提出标准引导各小组对作品进行评价,从而避免没有目标的讨论。最后选出1-2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自己介绍、演示。

(三)课终,设计拓展知识,让教学回归生活。学生学完本节课的知识后,我布置了作业,灵活运用图文混排的知识设计制作贺卡,让我们的生活也能“图文并茂”、丰富多彩,最后在师生的共同小结中结束了全课内容。

五、结语

笔者的实践表明,真正把这一新型学习方式适时、有机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这不仅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还要创设良好的合作环境,让每位学生明确学习要求,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技巧,为小组合作学习建立新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才能使小组成员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真正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预设小组合作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