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荣
摘 要:本文将视点关注在明清时期甘肃地区蝗灾研究,通过搜集史料,总结归纳出明清时期西北地区蝗灾发生的一些特点,并将蝗灾与历史同期的水、旱、沙尘等自然灾害和饥荒、移民等历史事件进行联系、对比和分析,试图找到其之间的耦合关系;同时,深入了解蝗灾发生下民众的生活状况,以期为今天蝗灾的防治工作提供应有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历史蝗灾;甘肃地区;时空分布;环境机理;社会影响
20世纪以来学者们在对历史时期蝗灾的发生、成因、特征以及治蝗措施的总结等方面作了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探索。但是,中国蝗灾史与治蝗史作为一个专门性的研究工作来说,对历史时期甘肃地区范围内蝗灾的统计分析不完善,尚未形成时间、空间相关联的系统数据。其次,甘肃地区自古以来干旱少雨,农业耕作局限性较大,大部分地区“靠天吃饭”,属于农业较为落后地区,蝗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于甘肃地区社会经济应该具有极大的影响。本文利用各类史料中关于明清时期甘肃蝗灾的记载,对明清时期甘肃蝗灾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
一、明清时期甘肃地区蝗灾概况与分析
本文所指的甘肃地区,即2004年甘肃省行政区划确立的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各个历史时期,甘肃自然灾害次数和种类繁多,各类自然灾害的史料记载也较为丰富,其中也不乏蝗灾的记载,而明、清两朝又是蝗灾发生极为频繁的时期。
(一)蝗灾信息的统计
关于蝗灾的统计差异,学术界的分歧大多集中在次数上。首先可以认同的是,关于蝗灾的次数统计均有合理性和科学性,但仅仅以次数来统计,确不能做到详尽。笔者认为在蝗灾次数统计上,应该充分而全面的来考虑灾害发生的时空联系。章义和在《中国蝗灾史》中提出的统计方法比较符合此理论,即“抛弃‘次的统计概念,而代之以‘蝗灾发生年,凡一地一代与一地数代蝗灾,或数地一代与数地数代蝗灾,只要是在这一年中发生的,皆作为一个蝗灾发生年(或简称一年次)。”根据这一理论,对明清时期甘肃地区蝗灾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明代276年中,甘肃地区发生蝗灾的年份共26年;清代268年中,甘肃地区发生蝗灾的年份共28年。甘肃地区在明、清两个朝代蝗灾的频率基本为10年中有1年为蝗灾发生年。
按照蝗灾发生频率,明代和清代蝗灾发生频率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明代,第一阶段:洪武十一年(1378)年至正统十年(1445)。这一阶段蝗灾发生频次较低,67年中只有5个蝗灾发生年,平均13.4年中有1个蝗灾年。蝗灾发生产连续性低,史料记载蝗灾影响较小。第二阶段:成化十五年(1479)至嘉靖三十八年(1559)。这一阶段蝗灾发生频率有明显增加,80年中蝗灾发生年有13年,平均6.15年中有1个蝗灾年。已出现连续性蝗灾发生年。第三阶段:万历十一年(1583)至崇禎十四年(1641)。这一阶段蝗灾发生频率虽不及上一阶段,58年中有8年发生蝗灾,平均每7.25年中有1个蝗灾年,但连续性蝗灾发生年较多,特别是崇祯朝时期,明代蝗灾达到顶峰,蝗灾规模较大,灾情较为严重。
清代,第一阶段:顺治三年(1646)至雍正十年(1732)。这一阶段蝗灾发生频次较低,86年中有8个蝗灾年,平均每10.75年中有1个蝗灾年。蝗灾发生面积相对叫较小,受灾情况也比较轻微。第二阶段:乾隆二年(1737)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这个阶段是清朝的昌盛时期,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历史上被誉为“康乾盛世”。但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乾隆年间蝗灾反而发生较为频繁,42年间蝗灾年有7个,平均6年中有1个蝗灾年。受灾面积较大。第三阶段:道光十年(1830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这一阶段蝗灾频次较高,受灾面积和影响较大。77年间蝗灾年有13个,平均每5.92年中有1个蝗灾年。连续性蝗灾年较多。
综上分析,明清两朝蝗灾发生时间均集中于朝代前期和后期,也涉及朝代更替、政治腐败、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等社会因素。可以说,蝗灾的爆发除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直接影响外,与统治者的执政能力和农业生产重视程度息息相关。
(二)蝗灾的季节分布
根据史料统计,明清时期甘肃地区蝗灾发生月份主要集中在农历三至八月之间,明代为13次,清代有25次。其中又以六、七、八(农历)三个月份最多,明代有9次,清代有16次。四、五月次之,其他月份次数相对较少。这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蝗灾“最盛于夏秋之间,与百谷长养成熟之时,正相值也,故为害最广”的观点吻合。根据对蝗虫的生物学研究也可以得出,东亚飞蝗整个生长期至少需要经历日平均温度25℃以上的天数30个,才能完成其发育与生殖。郭郛等曾对东亚飞蝗在我国各地的发生期进行过观察和统计,其结果是,在东亚飞蝗的主要发生基地,6 月份是飞蝗的羽化期和迁飞期。因此,明清时期甘肃地区蝗灾发生的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其发生频次远远高于春、冬两季,夏季频率最高,危害最大。
(三)蝗灾的地理分布与特征
对于明清时期甘肃地区蝗灾的地理分布统计,我们按照地区为单位的统计方法。即将甘肃省划分为以下几个地区,河西地区: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中部地区:兰州、白银、定西;陇东地区:平凉、庆阳;陇南地区:陇南、天水;西部地区: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
根据明清时期甘肃蝗灾年份统计结果,明代陇东地区蝗灾年11个,河西地区7个,陇南地区5个,中部地区3个,还有7次未明确发生地区;清代陇东地区蝗灾年15个,河西地区9个,陇南11个,中部13个,西部1个。可以概括来说,明清两期甘肃地区蝗灾多发于肃州以南、文县以北、临洮以东、宁县合水以西的部分,具有很强的区域性。首先,大多集中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有记载的分布州、县大部分靠近甘肃境内主要河流,这既是蝗虫的生物特性,又和河流的旱涝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蝗灾多发平原以及丘陵地区。陇东和中部地区平均海拔800~1200米的,地形以塬为主。陇南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多数在海拔1000~1300米,其间徽县和成县所组成的徽成盆地为本区内最大平川及小丘陵地区,也是蝗灾多发区域。河西地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1500米之间,主要为平原和丘陵地带。土壤相对湿润、气温较高、地面植被良好,为蝗虫产卵、孵化和生长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造成了上述地区蝗灾暴发频次较高。
通过对蝗虫空间分布的统计和整理可以明确,虽然甘肃地区蝗灾主要受地形、水系分布、降水差异的影响,分布还是较为集中。这其中因素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的影响,具体将在下一章节中具体详细论述。
二、明清时期西北地区蝗灾成因分析
邓拓先生在《中国救荒史》中将灾害的发生归之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两者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明清两期甘肃地区蝗灾的成因,我们也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角度加以研究。
(一)旱、涝条件与蝗灾的形成
据曹骥的研究表明,蝗、旱灾的相关系数达0.92±0.23,而与水灾成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也就是说,旱灾后易发生蝗灾,而水灾会抑制蝗灾的发生,但是水灾后发生旱灾又会促使蝗灾的发生。蝗灾有与大旱、洪水相伴发生的特点,这一理论也被学术界所接受和认定。丁文广通过对公元前104年至公元1948年甘肃旱、蝗灾的统计,得出“飞蝗与干旱同年发生的机率或相关性最大,其次为前一年干旱以及先涝后旱。这也符合文中的研究结果,在所统计的96次蝗灾记录中,62次蝗虫发生当年为干旱年,34次蝗虫发生当年无干旱,但前一年为干旱年。”通过查找史料,从明世宗嘉靖八年、十年至十三年(1529年、1531-1534年)均有旱、蝗灾害记载。至清代,“19世纪60年代至清朝最后10年,甘肃连年发生旱、雹、风沙、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其中以1865-1868年、1899-1901年、1907-1909年发生的早灾、受灾面积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灾情最严重。而这几个时期,同样能找到较多关于甘肃地区蝗灾的记载,在这里就不一一详叙。
另外一种条件,洪涝灾害也与蝗灾的发生有一定联系。“蝗乃旱虫,故飞蝗之患多在旱年,殊不知其萌孽则多由于水,水继以旱,其患成矣。”洪涝灾害,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水分,过度湿润土壤不利于蝗虫卵孵化。但是洪涝灾害过后,伴随发生旱灾,则会飞蝗成灾。分析明清时期甘肃地区州、县地域环境可以发现,绝大部分州、县所在地均有河流,洪涝灾害发生后,河流沿岸和内涝地区会出现大量滩涂、荒滩、洼地,继而发生干旱,水位降低,形成蝗虫繁殖、蝗卵孵化的“温床”。
(二)冷、暖条件与蝗灾的形成
蝗虫作为变温昆虫的一类,体表温度和体内温度的变化对其形态和行为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冬季温度较高,即暖冬的发生,虫卵较为容易度过冬季,来年蝗灾发生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反之,蝗虫密度将会降低。明至清末为第三个寒冷期(1400-1900年)。因此,甘肃地区在元后期直至清末,处于一个降温寒冷的时期,西方学者将其称作“小冰期”。我们可以总结为明清时期的甘肅地区也应该处于相对寒冷的时期,该时期并不具备蝗灾发生的有利温度条件。但该时期蝗灾发生几率又处于历史时期的一个高峰,笔者推断应该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其一,“小冰期”带来气候变化,由温暖湿润进入寒冷干燥时期,旱灾发生几率增大。“明朝干旱发生间隔年份为1.8年,清朝干旱发生间隔年份为1.3年。”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确是甘肃地区旱灾发生最为频繁的时期,与前文论述一致的是干旱的确导致蝗灾频发。其二,“小冰期”时期,虽然气候寒冷干燥,但确有暖冬发生。李钢在《中国历史蝗灾动态的社会影响及生态环境意义》中对公元9-20世纪的冷、暖冬次年进行了统计,我们取其中明、清时期冷、暖冬次年加以分析得出,明清时期自1368年至1912年间,冷冬共有67年,暖冬共有37年。也就说明,“小冰期”时期,暖冬也伴随出现,也存在适宜蝗虫生长繁殖的气候。
综上所述,可总结为冷、暖气候条件对蝗灾发生具有一定影响,但不是非常显著。而在明清“小冰期”的大气候背景下,造成的水分严重匮乏,干旱日益严重化,直接形成了适于蝗灾发生及猖獗的有利条件。
(三)政治环境与蝗灾的关系
蝗灾爆发,或有明显爆发征兆时,政治处于较为良好的环境下,统治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治蝗、救灾制度科学,落实有效,蝗灾爆发规模和造成的影响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反之,若政治环境较差,未及时组织扑灭,势必造成灾害漫延,规模扩大,灾情加重的情况,直接影响到蝗灾的时空分布。蝗灾爆发,或有明显爆发征兆时,政治处于较为良好的环境下,统治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治蝗、救灾制度科学,落实有效,蝗灾爆发规模和造成的影响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反之,若政治环境较差,未及时组织扑灭,势必造成灾害漫延,规模扩大,灾情加重的情况,直接影响到蝗灾的时空分布。因此,政府救灾能力的强弱与灾害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政治环境又直接决定了政府救灾能力。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明清时期,民间抗灾、救灾能力极为薄弱,大部分依靠政府统一指挥调配。朝代初期,政治环境相对良好,统治者大多实行休养生息的积极政策,政府运转机制较为顺畅。往往到朝代末期,政治体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统治者的不作为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前进步伐和方向,相对来说政治环境较差。当蝗灾侵袭而来的时候,以皇帝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并没有站出来应对自然灾害,单靠老百姓的赤手空拳恐怕很难战胜大自然,即便统治者虽有心图强,但早已乏回天之术。
(四)战争与蝗灾的形成
使干旱地区农田弃耕。但由于甘肃地处重要军事战略要地,少数民族入侵时有发生。天顺七年“西宁番贼入庄浪地方,杀伤官军,掠去马匹”。成化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敌人自凉州直抵陕西、兰州一带,入境抢掠四五日,得去头畜人口,不知其数。”明末清初,甘肃地区战乱更加频繁,社会动荡不堪,农民多被充军,屯田亦因战争而荒芜,呈现出一片凋敝景象。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耕地大量荒芜,农民死亡逃徙。据《甘肃人口·历史人口状况》一书记载明万历6年(公元1587年)统计的人口数是1 346 192人,清康熙24年(公元1685年)统计的人口数是273 292人,人口出现大幅度减少。甚至在清初,安西竟然“民丁原额无”。古代农业生产中,人口资源遭到严重损毁,意味着大量开垦土地撂荒,而水利设施在战争中屡遭破坏,为蝗灾肆虐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明清时期甘肃地区蝗灾的影响
蝗灾往往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破坏,直接影响作物收成,形成大范围饥荒。如果遇到特大蝗灾,或者旱灾、蝗灾并发,这种情况就更为严重,最终可能会发展到人相食的地步。如果统治者没有采取适当、有力的措施,及时、妥善的安抚和救济,就会引起社会动荡,引发农民起义,甚至是朝代的更替。
(一)蝗灾造成大面积饥荒
甘肃地区土地较为贫瘠,农耕技术落后,耕作方式粗犷。无蝗灾爆发时,农业生产勉强维持农民生计。一旦蝗灾爆发,即会导致粮食歉收甚至绝收。如逢连年蝗、旱之际,更是常常造成赤地千里、饿殍载道的惨景。根据袁林《西北灾荒史》的统计,1368-1912年的甘肃地区,有史料记载的饥荒年就达到263个。笔者前文统计出,明清甘肃共有蝗灾年54个。结合袁林饥荒年的统计得出,清明甘肃地区既是蝗灾年,又同样是饥荒年的就有38个,占蝗灾年总数的70.3%。结合袁林总结的明代13个明显饥荒期和清代12个明显饥荒期。从整个研究期内看,明末清初的近半个世纪内(1620-1670年),蝗灾频发与饥荒现象是可谓最为严重,而且两者的县次数量波动趋势较为一致,呈现良好的镜像对应关系。如,明毅宗崇禎十一年“春蝻繁生,势如流水,食麦立尽。秋,蝻成蝗,食谷禾,岁大饥”,明毅宗崇祯十三年“是年,陕西等地大旱,蝗,至冬大饥,人相食,草木俱尽,道殣相望”。
(二)蝗灾造成社会动乱
在明代中期和清代中期,甘肃地区鲜有战乱发生。战乱主要集中在17世纪中后期和19世纪中期。这两个时期,甘肃地区旱、水、蝗灾害交替频发导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同时政治统治也日益腐朽黑暗,民变、兵变规模越来越大。如,“崇祯二年(1629年),四月‘阶州兵变,周大旺等作乱,同年‘秦大旱,粟踊贵,军饷告匮。总督杨鹤、甘抚梅之焕分道勤王;三年,‘复以稽饷而哗。戚奎足畏捕诛,亡命山谷间,倡饥民为乱。时东事急,朝议核兵饷,各边镇厘汰,裁额至数十万,乘障兵咸噪而下。”进入清代中后期,特别是同治朝以后,甘肃连年蝗灾爆发,同治元年(1862年)陇南、中部地区发生蝗灾,同治二年(1863年)陇中、陇南、陇东地区,同治四年(1865年)陇南地区,同治五年(1866年)陇东地区。而这一时期,则爆发了大规模的回民兵变。除民变、起义、内乱等社会动乱外,蝗灾还造成大量人口出逃。如明末崇祯大蝗期间,甘肃地区受严酷的蝗、旱灾害影响,社会景况甚为惨烈。据《甘肃人口·历史人口状况》记载,明万历六年(公元1587年)统计的人口数是1346192人,至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仅剩273292人,明末清初蝗灾频发成为甘肃的人口出现大幅度的减少因素之一。可以说,虽然蝗灾不能直接引发内乱、民变和兵变,但是内乱、民变和兵变的爆发,蝗灾必然是助推因素之一。
四、结语
蝗灾与水、旱灾害并成为古代社会的三大农业灾害,已有研究偏重水、旱,而对蝗灾关注不够,特别是甘肃地区蝗灾。综上所述,甘肃地区蝗灾的发生,以及水、旱、蝗交替出现,对本就较为脆弱的农业经济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最终导致社会政治经济的崩溃。因此,总结分析明清时期甘肃地区蝗灾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对于预测未来灾难的发生,有针对性的制定防灾、减灾措施,减少蝗灾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光启.农政全书校注[Z].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299.
[2]郭郛.中国飞蝗生物学[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9.
[3]赵艳林.甘肃近代史上的几次特大旱灾及严重影响[J].开发研究,1995(4).
[4]汤长平.古代甘肃旱灾成因及治防措施.开发研究[J].1999(6):63.
[5]丁文广.甘肃历史时期干旱、饥荒和虫害相关性研究及应对策略建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3):117.
[6]吴廷桢、郭厚安.河西开发史研究[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20.
[7]武沐.甘肃通志.明清卷[Z].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8):211.
[8]甘肃省志.林业志[Z].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29.
[9]陈崇砥.治蝗书[Z].清光绪六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