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中班幼儿自主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

2018-05-10 00:36王松梅
新一代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

王松梅

【摘 要】中班幼儿在自主角色游戏中有了选择角色、安排情节的意识,喜欢集体游戏,因此教师容易放任幼儿自主游戏而缺乏适时介入与指导,这对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和良好情绪的体验都不利。本文通过对中班幼儿角色游戏进行观察,从而探究教师的介入方法,以便让教师能更好地指导幼儿游戏,在尊重和支持中引导幼儿发展,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学习,使之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中班 角色游戏 游戏行为 指导策略

【正文】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容易出现忽视游戏重要性、放任幼儿自主游戏或者教师主导游戏,对游戏过程进行高度控制,这都不利于幼儿在自主探索、表现中表达意愿、提升能力,应该肯定的是角色游戏中需要给予幼儿适当的自主权,同时教师又要适当的介入指导。那么,教师该如何通过观察中班幼儿的游戏行为并采用合适的介入方法指导幼儿,促使幼儿的角色游戏行为水平得到提升呢?这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角色游戏教师介入指导的必要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幼儿园都非常重视游戏的开展,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通过想象,模仿和扮演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创造性的反映其生活体验的一种游戏,是3——6岁儿童最典型的游戏。幼儿园组织的角色游戏很多时候是自主性游戏,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场景、自发组织游戏过程、自由发挥游戏情节,并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认知通过游戏进行表达,从而获得思想的表达、情感的抒发和能力的提升。可以说,角色游戏扮演的过程也是生活经验积累与应用的过程,是幼儿综合素质的表现,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大多数教师或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绝对主导,对角色游戏干预过度;或现代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一味强调幼儿的主体性,对角色游戏实行自由放任。教师对角色游戏指导方式方法的失当,导致角色游戏变成:放任型游戏或者是高控性游戏,失去了角色游戏的原本特质。

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特点是有了选择角色、安排情节的意识,喜欢集体游戏。但是,中班幼儿受年龄、阅历、经验等限制,游戏时经常出现困难导致游戏活动过程缺乏愉悦体验或教育意义,这就需要教师的介入指导,以智慧的恰到好处的指导方法启迪幼儿思维、推动游戏情节深入发展,给幼儿带来游戏乐趣的同时更能提升游戏水平,发展幼儿能力。

二、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介入指导策略

(一)语言介入

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教师并不扮演游戏中的角色,而是在幼儿游戏遇到阻碍时适当的用启发性语言加以指导,推动游戏继续顺利开展。幼儿在游戏中,由于缺乏经验,无法展开自由想象,活动缺乏方向感,教师在观察室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幼儿现有的经验能力设置相关的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帮助幼儿找到让游戏顺利进行下去的活动方案。

在“快餐店”里,今天的生意特别冷清,两位服务员在擦桌子扫地,一位厨师由于没有客人来烧了一个菜后就有些无所事事了。这时教师应该适当介入,引导游戏的进行:“快餐店的生意为什么这么冷清啊,是菜口味不好,还是价格太高了?”孩子们马上想到了主意,商量了一番后,开始行动起来,服务员跑到别的游戏区域去宣传:“今日快餐店换新菜单,优惠大酬宾,欢迎光临!”不久两位服务员回来了并带回了好多顾客,狭小的快餐店里已经挤不下了,而且也影响了正常的就餐环境。于是我又引导他们:“平时你们去过餐厅,人多满座的时候其他没轮到吃饭的人也是这么挤在餐桌边看着的吗?”孩子们抢着说:“我们都是拿号坐在门口排队的,等轮到了再进去。”于是一个服务员在里面上菜,一个服务员引导大家在门口排队,大家纷纷搬了凳子排队坐好。快餐店的角色游戏井然有序的进行着,三位快餐店人员也根据生活经验和教师的语言介入在这个游戏中摸出了门道,找到了乐趣。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语言介入指导幼儿游戏时,一定要简洁、明确,一语点中要点,让幼儿迅速接受讯息并与自身经验结合以推动游戏发展。另外教师的介入语言要循循善诱,让幼儿在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下快乐游戏,并实现玩中学。

(二)材料的介入

游戏材料时游戏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丰富游戏内容,提高幼儿游戏性趣的必备条件。幼儿园里游戏材料不仅要丰富多样,满足幼儿的突发奇想,更好注重材料投放的针对性,做到按需投放,科学合理。在角色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行为,根据情节的需要,适时地投放相关材料,推动游戏发展。

壮壮和豆豆是娃娃家的爸爸和妈妈,“走,我们去喝咖啡吧。”两人手拉着手抱着宝宝来到了餐厅点了热咖啡,喝完回家。一会后,豆豆对壮壮说:“我去给宝宝买饭,你给宝宝喂药哦。”壮壮哦了一声,豆豆来到餐厅:“我要一份烧麦,服务员我要打包的哦。”等了许久,豆豆问:“服务员我的烧麦好了吗?我的宝宝在家等着呢。”嘉欣说:“我们这里没有打包的东西呀!”我提醒她可以去百宝箱里找找,过了一会,嘉欣从百宝箱中找来了个盒子,把烧麦装了进去,然后给了豆豆。

设置了自选材料区,投放非结构化材料,将诱导幼儿的游戏行为,孩子们的游戏内容不断丰富,游戏水平上升了一个台阶。角色游戏离不开对材料和物品的假想,游戏中这种物品使用的转换替代特征,促进了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三)平行游戏介入

平行游戏介入是指教师和幼儿在同一个区域内玩相同的游戏材料各自进行游戏活动,但双方没有互动,也不相互干扰。教师游戏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示范,以无意识的方式在无形之中给学生指导,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在苗苗医院的急诊室里,亮亮的脚摔伤了被送进来。医生们相互讨论该怎么处理,有的说:“他现在肯定很痛,让我给他来针止痛药吧!”有的说:“他的脚还在流血,让我给他止血、包扎!”有的说:“他的脚受伤了,就不能随便乱动,要把它用木板固定起来!”但很快孩子们就意识到了固定用的木板没有,怎么把伤人处理好呢?此时,教师就进入到游戏中,扮演一个手臂受伤的伤者,独自玩起来,边玩边说:“我的手受伤了暂时不能乱动,把那边的书本包在手臂上,就动不了吧。”说着就用书本保住自己的手臂,果然动不了了。幼儿们由此受到启发,纷纷寻找起木板替代物如装彩笔的罐子、水杯等帮腿受伤的人进行固定。

教师看似自娱自乐,实则以巧妙地形式介入游戏,启发幼儿思维,使幼儿在游戏开展中发挥了无穷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有一次,在班級QQ群里我发现家长们在聊天。其中有一位孩子家长说:“我们城城天天想着去幼儿园,说要玩当厨师游戏。”这句话立刻引起了家长的共鸣。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最喜欢玩医生的游戏、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最欢玩餐厅的游戏。可见,在教师的有效介入下,幼儿突破游戏瓶颈,在游戏中获得了更多的快乐,从而对角色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我发现中班幼儿从最初只会摆弄玩具到现在已经具有了很强的角色意识,并且游戏也从开始的单一、零散到现在已经出现系列的游戏活动了,孩子们间的沟通交流变得生动而有实质性,同时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如故事的创造力、同伴的交往能力都在游戏中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也发现了要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并不只是单纯的靠教师参与、集体讨论或者提供非结构化材料的,在我们采取了这一系列策略后,它必须是一个观察的过程、一个等待的过程,当我们一次次的为幼儿提供足够的自主游戏时间,然后在一旁做欣赏幼儿游戏剧情的“忠实”观众,在必要时介入,幼儿在不断游戏中自然会积累经验,而依靠这些直观经验、生活经验、社会经验的积累,幼儿的游戏情节自然就丰富了,游戏水平也就提高了。那么,还有哪些状况下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这又成为了我们思考的问题。因此,教师仍需关注幼儿、关注游戏过程,细致观察,透彻分析,力求在幼儿需要的时候做出积极有效的回应。

参考文献

[1]陈阿娟. 善于观察理解 幼儿的游戏行为 ——以角色游戏观察为例[J].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16(15):30-31.

[2]薛丽丽. 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的观察研究[J]. 成才之路, 2017(6):71-71.

猜你喜欢
中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
浅谈自然角内中班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
怎么升到中班的
交互式一体机在中班安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幼儿园角色游戏组织优化的实践研究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自主性研究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