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丹丹 李孝诚
摘要:基于几何画板,结合数学知识本质,该文巧设问题串,构建了动态探究平台,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经历“抽象—猜想—证明(验证)”过程,有效建构正弦定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正弦定理;边角关系;解三角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8-0094-02
《正弦定理》是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中的第1小节“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第1课时,主要包括正弦定理的探究、证明及应用等内容。“正弦定理”是对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的延续,是基于已学习过的三角知识,通过对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揭示任意三角形边角之间的一种定量关系。除此之外,它与之后的余弦定理都是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也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有效工具。
学生已经学习过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相关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不足,也可能使学生陷入一种思维障碍,这就需要教师恰当的引导与提示,尽量启发学生,引导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发现问题,引出课题
问题1: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三角板,可以看到,三角板的一个角已经破损,你们能根据已知的两个角及一边长,确定破损角的大小及破损两边的长度吗?
追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能否将这里的三角板抽象成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来处理?
接下来通过操作几何画板,将实物三角板抽象转化成三角形。
问题2:猜想在任意的三角形中都存在怎样的边角关系。
评析:基于学生初中阶段学习过的“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提出问题1,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思考”的过程,利用点与线、边与角之间的关系自主解决问题。通过问题2的创设,引导学生回忆有关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内容,设置思维的突破点,把本节课研究的焦点聚集到“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问题上,从而为引出本节课题做好铺垫。
2分析问题,探究新知
2.1归纳发现
問题3在任意AABC中,它的三边a,b,c与对应的三角A,B,C存在怎样的关系?
利用几何画板改变任意△ABC的边长与角度大小,让学生观察边长与角度改变时,数值之间的联系,如图1所示。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归纳出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对探究本课最具有价值的边角关系。
评析:提示学生回顾以前学习的知识,观察几何画板中边与角间数值的联系,归纳三角形的边角存在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想起“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由此将三角形中的边与角联系起来,为探寻下一步的边角关系设置好突破口。
2.2提出猜想
在学生提出的众多的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中,将“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写成数学语言表达的形式(此处将角作为弧度制处理):
此时,共得到以上四种关于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猜想。
评析:由三角形的对称美、和谐美,引发学生探究其数式结构是否也具有同等程度的美。将“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写成对称的等式形式,是学生需要解决的思维突破口。将猜想1作为先行组织者,引导学生通过适当的变换得到猜想2、猜想3和猜想4。
2.3验证猜想
问题4验证上一步中的四个猜想是否对所有的三角形都成立。
(1)对等边三角形来说,猜想1、猜想2、猜想3、猜想4均成立;
(2)对等腰直角三角形来说,只有猜想2成立;
(3)对任意直角三角形来说,只有猜想2成立;
(4)假设猜想2对于任意三角形均成立。接下来需要证明。
首先用几何画板动画展示验证猜想2:在任意一个△ABC中,无论三个角∠A,∠B,∠C和三条边a,b,c如何变化,猜想2都成立,如图2所示。
接下来用数学方法证明猜想2:
①对任意锐角三角形,证明猜想,如图3所示:
由第1步中对直角三角形的验证猜想,将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情境,做AB边上的垂线CD,由此可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
在R△ACD和Rt△ABCD中,存在一个公共的直角边CD。
在砌ACD中,有CD=bsinA;
在△BCD中,有CD=asinB;
②对任意钝角三角形来说,猜想2仍然成立,具体证明交给同学们课下完成。
2.4得出结论
综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正弦定理的内容: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它们的对边a,b,c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评析:给出正弦定理的完整表述,说明解三角形的概念,便于同学们接下来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