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视阈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和价值

2018-05-06 09:55刘旭雯范明英
桂海论丛 2018年2期
关键词:协商民主内涵中国共产党

刘旭雯 范明英

摘要:协商民主的概念在中国民主政治的历史上由来已久。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协商民主多样化是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有效途径;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中之重;加强政协民主监督职能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手段;政协队伍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举措。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内涵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价值,突出了社会公平的政治价值,提升了协商民主的实效价值。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涵;价值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8)02-0054-06

一、问题的提出

对中国政治来说,民主协商在政治生活中早就存在了。1946年1月,为讨论抗战胜利后和平建国问题,在重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以及各民主党派参会的政治协商会议,就是想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来商讨建国方案,只是后来由于国民党单方面在南京召开国民大会并制定宪法,政治协商宣告夭折。1949年,中国共产党继续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协商民主正式步入中国民主政治的新舞台。中国的历史经验表明,尽管中国的协商民主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协商民主的意义和价值从来没有被否定过,协商民主依然煥发着青春和活力。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又再次将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一种民主形式加以论述。他指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重要组织,也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互相监督的重要形式。”[1]369随后,江泽民在论述我国的民主建设时,用“两种民主”形式进行了概括。他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选举和投票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1]505“协商民主”概念首次被官方确认是在2007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白皮书中。白皮书明确提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2],这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概况用“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并列起来进行表述,对后来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学者对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之间的关系的关注,并做了相当丰富的理论研究,深化了对“协商民主”概念的认识。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概念的正式确立是在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3]。这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人民民主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再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向前发展的决心和勇气。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个全新的历史方位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如何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于我们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党制度,探索和创新我国的民主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新时代视阈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4]14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建立在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矛盾统一的基础之上。正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存在着多种社会阶层,每个阶层的利益存在着差异,因而需要通过协商来调节。而这些差异之间又存在着希望就共同利益达成一致的愿望,因此也必须通过协商来解决。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能不能够实现,关键要看是否有一个主导力量来组织和促成协商。在中国,这个主导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各种价值理念、观点和主张以及不同利益,通过协商讨论达到求同存异并最终达成共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同时强调,“协商民主是实现的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4]26。这里不仅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党的领导,同时还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党的领导的重要关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我国政治民主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既不是从西方照搬过来的,也不是我国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就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供了实践基础。作出这样的判断是有历史依据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萌芽最早起源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建立的“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毛泽东起草了《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指出“在抗日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5],要求在各级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积极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间派占三分之一。这一制度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党外民主人士共同合作开创了先河。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定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至此,一种新的民主形式在全国范围内确立起来。随后,我们的协商民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协商内容从协商建立新中国到协商建设国家,从协商建设国家再到协商治理国家,协商形式从过去的座谈会到政治协商,从政治协商又到后来的立法协商、行政协商、社会协商等,这标志着协商民主在全国范围、在各个层次广泛运用,并最终形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们党在推进民主政治发展过程形成的新的制度安排,其本质特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确立对于巩固党的执政之基,促进党内民主和党的决策科学化,保障党的肌体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党的领导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协商主体和渠道多样化是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有效途径

社会协商民主的本质是为了扩大人民群众政治参与,为人民群众反映意见诉求提供重要的渠道,是敞开门听证,而不是关起门来议事。党的十三大报告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6]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但长期以来,我国建制化的协商民主主要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协商民主必然要不断超越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范围,向着其他领域拓展。因此,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就要顺应这一趋势,在全社会开展协商,实现协商民主形式的多样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原则,再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把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而人民民主则是“主权在民”思想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将人民民主切实体现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到各级党和政府机关工作的各个方面,体现到每一个关系到人民利益的决策中来。“涉及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事情,要在全体人民和全社会中广泛商量;涉及一个地方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部分群众中广泛商量;涉及基层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基层群众中广泛商量。”[7]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继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基础上,又再次提出要“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和社会组织协商”[4]26。这意味着我们把一个大范围的“人民利益”又细化到不同阶层的群众中,将各族人民的利益、各地群众的利益、基层群众的利益、特殊群体的利益进行分门别类,有助于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开展有效的协商民主,从而更好发挥党对协商民主的带头示范作用,推动社会各界群众参与国家治理平台的构建。这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协商的广泛性和包容度,不断扩大覆盖面,避免把协商仅仅局限于党派团体和政协组织之内,局限于少数政治精英和代表人士之间,推动各方面群众都能最大限度地参与政治生活的决心。

(三)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中之重

强调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是因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习近平曾指出:“必须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善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7]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指出:“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制度体系。”[8]这都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正朝着制度化方向不断发展。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宣告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4]26,这充分表明了制度建设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协商民主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创新和建设。没有合理科学的制度安排,协商只能流于表面。因此,必须在继续完善政治协商制度的同时,不断创新探索社会协商对话制度,使这两种协商民主制度互补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新概括的题中应有之义。自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这一概念以来,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国家层面的制度规范逐步完善,社会层面的组织形式也在迅速发展,基层层面的形式方法持续活跃,以协商主题为主导的各协商渠道也在实现良性互动。当然,我们在看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取得進步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协商民主制度运行过程中程序和机制建设不完善,制度落实效果不佳,协商成果的效力效能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等等。这些都对我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提出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当前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完善制度程序,是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制度的价值在于实践,实践可以在民众与制度之间建立起规范化的联系,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制度的认同,为制度的合法性提供稳定的群众基础。虽然我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还不完善,但我们既然已经有了这一制度形式,就必须运用具体的机制、程序和技术来使它能够发挥作用,再通过实践不断改进和发展我们的制度体系。

(四)加强政协民主监督职能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手段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已经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而确保这一制度能够实施的重要机构就是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最主要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这三大职能也是保证各民主党派、人民政协能够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发挥重要作用的基本形式。其中,民主监督又是这三大职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政治职能,它不仅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本身所蕴含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基本方针的具体表现。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中的规定,人民政协的监督范围不仅包含了对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对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还包含了对国家公职人员履行职能和廉洁奉公情况的监督等。但是现实情况也让我们看到,人民政协在履行三大职能的过程中,民主监督的履行处于相对弱势状态。特别是在对重大问题的监督上显得甚少,这给人民政协发挥其重要作用带来了影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各项决策正确与否都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因此,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的监督就显得极其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4]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党要把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和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作为主要任务。而人民政协也只有通过更好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把视线聚焦在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中,在对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的落实上开展全面有效的监督,才能更好推动人民政协在开展工作中紧紧抓住变化了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强化问题导向,找准问题所在,精准乏力,提高监督职能的实效性。

(五)政协队伍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举措

党的十七大报告曾经指出,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在影响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有所创新、取得成就,首先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建设一支和谐的政协队伍,切实提升履行职能的质量和水平,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习近平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的大会上再次强调:“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7]这里谈到的履职能力就是指政协委员的能力。而要推进人民政协履职能力建设,就必须要把加强人民政协委员队伍建设放在首位。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没有政协委员,就没有人民政协;没有高素质的委员队伍,人民政协的作用就很难得到发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协委员队伍,不仅是政协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样也是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协队伍,对于发挥人民政协自身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各方面力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有力的精神支撑和雄厚的群众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我们的政协队伍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是参与度不高。部分政协委员缺乏参与热情,履职观念淡薄。他们虽然当上了政协委员,却不愿参加政协活动,只享受荣誉,不愿承担责任和义务。有的委员则是因为平时工作繁忙,虽然有心参与政协活动,却无暇抽身。另一方面是参政能力有待提高。有些政协委员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协调能力不强,接触社会面过窄,对社会的关注度不够,对涉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不甚了解,听的多,说的少,导致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过程中难以提出真知灼见。还有一些委员的工作业绩水平一般,在界别群众中代表性不强,既没有威望,也没有影响力,在深入群众方面也做得不够,不能够真实反映群众的呼声,难以让群众信服。另外,在政协队伍中还存在一些腐败现象,表现在政协委员遴选过程中出现的内部交易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政协委员队伍的建设,损害了政协形象。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必须“加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4]26。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加强干部的遴选制度建设,努力让那些政治过硬,工作业绩优秀,品德良好、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有担当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二是要加强政协队伍的培养。通过不断加强政协队伍学习培训,不断丰富政协委员知识结构,增强才干本領。三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对于政协队伍中出现的腐败行为要坚持零容忍的态度,绝不姑息放纵。同时,加强作风建设,对于作风问题要经常抓、长期抓,不断加温、加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的高素质政协干部队伍。

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价值

(一)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价值

我国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造就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又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产生。我国是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当时的社会主义是经济水平不高的社会主义。由于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后来发生的“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都导致了当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迟缓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开始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除了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外,我们党还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等多方面进行不断改革创新,党内民主也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权利也得到了保障,政治参与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些都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增添了力量。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政治体制发展的前进方向。党的十七大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9]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目的在于使占世界人口将近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参与到社会主义民主实践中,这才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平等性和包容性,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我们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在“落后的社会生产”解决之后,如今最突出的矛盾是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例如城乡、地区差距拉大,以及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看到,当前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利益要求和行为方式都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这就导致了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日益增多。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推动协商渠道多元化,就是根据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和向往呈现出的新特点而作出的解决策略,它能够使不同阶层和群体的群众都能够平等有序地参与到国家治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人民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突出了社会公平的政治价值

我国协商民主是制度化的协商民主,是通过制度设计、体制机制建设和程序设计,将协商民主以法律、规章和制度等形式确定下来,并在实践中得到稳定实施的民主形式。完善的协商民主制度和相关机制有利于形成更平等、公平的党际关系,同时更能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平等、公平的政治价值的实现。我国立法机构先后制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立法法》,地方立法机构也相继制定了《立法听证办法》《立体听证规则》等法律法规,明确重大决策实行听证制度,国务院也建立起了参事制度,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也有专门的协商对话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协商制度的建设和加强参与实践,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不同层面上都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表达意见、达成广泛共识的体制机制,这都对保障协商民主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体现社会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社会关系是现代社会公平的真实体现。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又是通过权利的平等表现出来。可以说,人们追求的合理的利益关系是社会公平的根本要求。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上看,人类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包含了社会公平。社会公平就是要使每一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得到同等的看待,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历史事实表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社会公平的期待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公平也是不断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得到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对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解决社会公平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矛盾,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只有协商民主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才有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得到有效表达,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方面的要求才能够得到满足。完善协商机制,就是要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参与过程、协商过程和程序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使整个协商程序都有完备的制度作为保障,协商过程尽可能地公开、透明,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例如不断完善公民旁听制度、公民批评建议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制度体系,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民主协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另外,不断优化人民政协体制也是完善协商机制的重要内容。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人民政协必须要通过体制改革不断优化三大职能,特别是在加强人民政协的监督职能和完善人民政协队伍的制度建设上下功夫。通过不断加强人民政协在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上的监督,可以更好地推动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全面开展。而随着社会阶层结构的不断变化,人民政协委员来源更加广泛,规模更加庞大,不断提高政协委员队伍建设将有利于政协委员更好代表各界别群众的利益,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推动社会公平的政治价值的实现。

(三)提升了协商民主的实效价值

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形式的协商民主,如果不能够落到实处,追求实效,而只是单纯流于形式,那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真正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我国的协商民主虽然很早就形成,但因为其真正发展起来的时间较短,所以民主协商过程中常常出现机制不完善、协商效率不高、协商形式单一、流于表面的现象,这都是造成协商民主的实效价值未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协商民主实效的最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各民主党派的协商议政和参政履职能力。

提高各民主党派的协商议政和参政履职能力,首先要强调各民主党派的政治把握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最主要的参与者,它规避了西方党派之间的竞争性和讨论性,将公共事务的治理回归到公共领域的讨论中,避免使其成为不同利益集团争夺权力和利益博弈的工具。这也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区别于西方协商民主的最突出之处。而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必备的基本政治素质就是要真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平等协商,才能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效性。其次,要提高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能力。党的十九大将提高政协队伍建设放在报告中作了明确说明,这表明参政党人才队伍水平的高低对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个道德素质良好、知识水平较高的政协队伍有助于提高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和参与决策的水平。过去,各民主党派中有不少具有很高社会威望的知名人士和在专业领域造诣很深的知名学者,他们在推动各民主党派的影响力的扩展、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方面都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民主党派的这种优势在渐渐缩小。参政党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像中国共产党党内加强组织建设一样,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引进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骨干人才,不断壮大政协队伍,才能确保在参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协商过程中提出有实效价值的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还要提高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履职能力。人民政协的协商是高层次的协商,这体现在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上,人民政协提出的意见建议应该是在关键问题上一针见血、发挥作用,而不是走形式,讲套话。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民政协的工作应该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人民政协的监督应该放在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上。这就要求人民政协必须要更专业、更科学地聚焦国家和各领域内发展的重大事件,通过开展专题式的协商会议来取得协商实效,提高协商质量,以更好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效性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人民政协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政党制度[N].人民日报,2007-11-16(15).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1).

[4]党的十九大文件汇编.[G].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41.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494.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06(2).

[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1).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1).

猜你喜欢
协商民主内涵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新时期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协商民主问题探究
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